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萬聖節南瓜有什麽意義?

萬聖節南瓜有什麽意義?

萬聖節起源於英格蘭的凱爾特人(波士頓有壹支NBA球隊叫凱爾特人),英文名是Halloween。這是壹個具有民間特色的傳統節日,主要流行於英聯邦國家(如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這個節日俗稱“鬼節”。據說英格蘭的凱爾特人認為鬼在這壹天(也就是65438+10月31)最接近人。為了嚇跑惡鬼,凱爾特人會戴上各種面具,裝飾壹些稻草人、長發藍牙的鬼,還有雕刻成惡鬼形狀的南瓜燈在屋前屋後。

從某種意義上說,萬聖節就像中國民間的鬼節(農歷七月十五),也像端午節。人們把艾葉貼在門上,意思是驅鬼,化邪為吉。後來天主教進入英國後,吸收了這個傳統的民間節日,賦予了它宗教色彩,尤其是基督教非常重視的壹種精神色彩。與保守的猶太教相比,基督教有自己的自由主義特征。但由於歷史上以色列人的生活環境和弱勢地位,基督教帶有濃厚的功利色彩。我估計凱爾特人萬聖節的本義很容易被天主教消化吸收,天主教再解釋它關於人的三個屬性(肉體、靈魂、精神),然後宣揚基督教教義,紀念天主教中的聖徒,壓制凱爾特人關於鬼的原始觀念。其實萬聖節的“Hallow”壹詞來源於古英語單詞“halwen”,意為英語詞根“holy”。當然,隨著西方尤其是歐洲基督教的衰落,萬聖節現在已經沒有了宗教色彩,基本掛著鬼的名號,成了人們尤其是孩子們的娛樂節日。

雖然萬聖節定在65438+10月31,但是最有娛樂性的還是萬聖節前夜(也就是30號晚上)。在這壹天,許多學校(尤其是小學)會舉行壹些遊行來慶祝它。男生大概會買壹條有著藍色獠牙和鮮紅舌頭的鬼面具腰帶,然後買壹件破破爛爛的衣服穿上,手裏拿壹把塑料劍、流星錘、三件套棍之類的類似武器;小女孩通常把臉塗得五顏六色,然後穿上特殊的衣服,打扮成小天使。當然,也有壹些標新立異的小女孩裝扮成女巫。這些萬聖節服裝和裝飾品大部分來自中國,商家每年都會發壹筆小財。壹件臟兮兮的破布衣服要20多美元——當然,就算萬聖節過後這些衣服都是免費的,估計也沒人要了。

也許萬聖節最常見和最著名的象征是南瓜燈。現在,“標準”的南瓜燈實際上是南瓜燈。居民們把南瓜挖空,然後雕刻成人臉的形狀,在裏面點上蠟燭,放在門前或臺階上驅鬼,這是壹種好運。起初,據說凱爾特部落沒有南瓜。那時候,南瓜燈是用蘿蔔或蕪菁做成的(類似於普通的白蘿蔔,但又圓又短,而且很多是紅色的)。正因為如此,在每年的收獲季節,也就是萬聖節前的壹段時間,會有大量的南瓜在商店和農場出售。這種南瓜通常不作為蔬菜出售,而是作為萬聖節的裝飾品,因為它和我們平時吃的那種南瓜有點不同。這種南瓜不太甜,燉完也不壹塊壹塊糊湯,很好吃。南瓜有大有小,小的只有壹兩公斤,大的能有幾百公斤。當然,最受歡迎的是20公斤的南瓜,每個能賣五六塊錢。

對於我這種喜歡逛農場的人來說,每年去農場摘壹個南瓜幾乎是必修課,但是今年我比較忙。美國大城市郊區的農民普遍富裕,和那些偏遠地區樸實勤勞的農民完全不同。這些農場每年夏秋兩季都對公眾開放,讓附近的居民采摘蔬菜和水果。這些蔬菜和水果往往比超市裏的要貴,但由於是本地種植(意思是本地的,美國人在廣告中常用的壹個詞)且新鮮,所以仍然能吸引大量附近居民,尤其是在周末,更不用說采摘蔬菜和水果(尤其是水果)本身就充滿了樂趣。農場通常有壹個小操場,或者也餵養羊、雞等動物,供孩子們玩耍或參觀。壹些大農場也有簡單的火車或長車廂,把遊客從農場的停車場拉到農場的不同地方。馬車墩通常由木條或麥稈制成。記得前年,我去了壹個種亞洲梨的農場(通常種亞洲梨的農場不多),踏入了果林。只見壹對年輕的俄羅斯夫婦坐在果樹下,大嚼著梨子,微微閉著眼睛,看起來十分陶醉。那對俄羅斯夫婦看到我們走近,很有禮貌地站起來和我們打招呼,舉起他們的亞洲梨,連說很好吃,說這種蘋果比富士蘋果好吃多了,極力向我們推薦。它看起來興奮而自豪,好像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原來,這對俄羅斯夫婦從未吃過這種梨,還誤以為是蘋果。......

農場通常在幾英畝的土地上種植南瓜。這種南瓜產量極高。每到收獲季節,南瓜藤就會枯萎。從遠處看,妳看到的是大面積的橘黃色、黃色、橘黃色,大概有幾百個甚至幾千個。這時,遊客可以到南瓜地裏,挑選壹個或幾個自己喜歡的南瓜,或還算滿意,或歪歪扭扭,算完賬,笑著放進後備箱蓋。我在農場見過的最大的南瓜,重達300多斤,上面寫著“非賣品”——當然,因為南瓜太重,它與土壤接觸的壹面被壓扁了。

萬聖節,因為是中秋,天黑的比較早。晚飯後,孩子們迫不及待地穿上萬聖節服裝,戴上面具,戴上塑料制成的假南瓜燈。在大人的陪同下,他們開始三五成群地挨家挨戶乞討糖果。很明顯,小孩子喜歡在人口密集的地方討糖,比如排屋、公寓、房屋密集的小區,或者商家集中的商場。傳統上,如果主人準備好了,想讓孩子們討糖果,他會打開玄關燈,否則就要熄滅。有些好客的美國人幹脆連門都不關,搬個凳子坐在大門口,等著來討糖的孩子。孩子們看到誰家的燈亮著,就會跑去按門鈴,帶著主人去開門。之後孩子們會笑:“不給糖就搗蛋!”請把糖給我,否則我會找麻煩的!),然後把假的空心南瓜燈或者袋子拿在手裏,裝上糖果。孩子們拿到糖果後,會禮貌地說謝謝,然後跳到下壹家。偶爾,孩子們會表演壹個小節目,唱唱歌,比如“天是藍的,草是綠的,願我們有我們的萬聖節!”當然,雖然大多數孩子得到了糖果,但他們也得到其他東西,如小玩具或壹盎司包裝的小袋薯片。壹般不到壹個小時,孩子就能拿到5斤甚至10斤的糖果,反正夠吃很久了。

我過去住在公寓裏。公寓的安全措施很嚴格,門是鎖著的。只有工作人員和住戶可以進去(鑰匙或者磁卡),小孩進不去,所以即使我準備了,買了糖果,也不能給出去。今年不壹樣。萬聖節前大約三周的壹天,我早上出門時,驚訝地發現門外有壹個塑料的假傑克燈。燈籠裏有壹些糖果和壹些小禮物,燈籠旁邊有壹根小棍子和壹把小雨傘。燈籠裏有壹頁飛頁,上面寫著這樣的話:

“萬聖節快樂!首先,我希望妳喜歡我給妳的小禮物。那麽,請準備兩份禮物,並將這份傳單復印兩份給妳的兩位鄰居。記住,晚上要悄悄送,不要讓鄰居發現是妳送的!最後,把這張傳單貼在妳的門上,表示妳已經收到禮物,妳的鄰居不會把第二份禮物送到妳家……”

這有點像古老的幸運鏈遊戲,不是嗎?只是好笑的是,萬聖節過後,我撕下貼在門上的飛頁時,不小心用膠帶紙把門上的壹小塊油漆拿掉了。......

接下來的幾天,我從店裏買了壹個南瓜,用刀挖了幾個小洞,做了個簡單的鬼臉,放在樓道裏。至於南瓜裏的蠟燭或者小燈,我就懶得折騰了。萬聖節前兩天,我在巨人食品店買了10美元的糖果,打開包裝,倒進籃子裏。那天早早吃完晚飯,我打開走廊和玄關的燈,坐在樓梯上,看著書,等著第壹個按門鈴說“不給糖就搗蛋”的孩子。果然,六點左右,期待已久的門鈴響了,壹瞬間我只覺得門鈴是多麽的親切和熟悉!壹開門就看到四五個孩子站在門口說:“不給糖就搗蛋!”有的害羞,有的期待,似乎脖子伸得有點長...當然,這是毫無根據的主觀臆斷!孩子的父母留在路上。送走這些孩子後,我關上門,不久門鈴又響了...就這樣,不到壹刻鐘,媽的,我差點把三袋糖果給吃完了!所以我不得不開車去商店。我想了想,咬了咬牙,花了大概60塊錢,帶回了大概20包糖果,匆匆趕回家。我以為加20包糖就夠了吧?如果不行,我還有壹盒從Costco買的小薯片和菜條,48小袋。如果有必要,我會把它們壹起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