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1:種植水稻
1.從苗圃或農資供應站購買水稻種子。妳也可以從信譽良好的種子商店或當地農業部門購買水稻種子。基本上有五種米可以選擇:長粒米。這種稻子長出來的米又輕又軟,而且通常比其他種類的要幹燥。
中粒大米。這種米濕軟,略粘,煮後有壹點奶油的味道。其質地與長粒米相同。
短粒米。短粒米煮熟後會變得軟糯。還是有點甜的。這是用來做壽司的大米。
甜米飯。這種大米有時被稱為糯米,煮熟後呈蠟狀,通常用於制作冷凍食品。
香米這種米比其他米的香味更濃。香米包括印度香米、茉莉香米、紅米和黑米。
意大利大米。這種米煮熟後口感滑膩,米芯有嚼勁。主要用來做燴飯等意大利美食。
2.選擇種植地點。為了達到最佳效果,種植地土壤的主要成分是弱酸性粘土。妳也可以把它種在裝滿這種土壤的塑料桶裏。無論妳在哪裏種植,確保有壹個可靠的水源,並且妳可以在收獲前排水。選擇壹個可以全天接受陽光的地方,因為水稻需要充足的陽光和至少21攝氏度的溫度才能生長最好。
考慮季節因素——水稻生長、開花、結果需要3到6個月。水稻需要在長期溫暖的氣候下生長,所以中國南方最好有那樣的氣候。如果妳所在的地方沒有持久溫暖的氣候,最好在室內種植水稻。
3.播種至少30到60克的稻種。播種前將種子浸泡在冷水中。種子需要浸泡至少12小時,但不能超過36小時。然後從水中取出種子。浸種時,規劃好種植地點和方法。大多數人喜歡成行播種,這樣更便於灌溉和除草。還應考慮修建運河和堵塞運河末端,以便儲存水和防止水流失(可能還需要斜坡)。但是,本質上,種植區不需要淹水,保持濕潤即可。
4.秋天或春天將稻種撒滿土壤。清除雜草,翻松稻田,平整土壤。如果用桶栽,桶裏至少要填15 cm的濕土,然後撒稻種。記住,種植區域需要被淹沒。淹沒壹個小區域比淹沒壹個大區域要容易得多。如果是在室外種植,用幾個苗床管理維護更方便。
如果是秋天種的,壹定要把長出來的雜草去掉。水稻種子需要所有能得到的營養和生長空間。
第二部分:照看幼苗
1.水桶或育兒室應該裝滿至少5厘米深的水。然而,這只是傳統的種植建議。很多人說只要保持土壤濕潤,就沒必要用水淹死。做什麽要看自己,最重要的是保證土壤保持濕潤。添加壹些堆肥或覆蓋土壤,以稍微覆蓋水稻種子。這樣種子會自動被壓入土壤中。有機堆肥可以保持水分,所以是個不錯的選擇,尤其是在氣候幹燥的時候。
2.觀察種植區的水位,始終保持土壤濕潤。在水稻生長的過程中,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保持5厘米的水深。如果不蓄水,至少要保證土壤始終濕潤。預計種子將在壹周左右發芽。如果妳在桶裏種植,當晚上溫度變冷時,妳可能需要把桶移到溫暖的地方。水稻可以在溫暖的環境中茁壯成長,如果溫度下降,它可能會生長發育不良。
蓄水方式因人而異,商業水稻種植機構有時會壹直蓄水到水位達到20厘米。還可以在幼苗長到18 cm高時增加蓄水量。具體操作方法看妳自己。
3.將種植的幼苗保持壹定距離,防止過度擁擠。種植苗木時,株間距最好不超過10 cm,行距在23-30cm之間。幼苗長到18 cm左右的高度平均需要壹個月左右的時間。有些人會選擇苗床育苗,因為種植過程中總是需要移栽的。如果選擇這種方式,當苗高達到13-18 cm時就可以開始移栽了。秧苗應每隔30厘米左右移植到泥床中。
4.等待水稻生長成熟。這個過程需要3、4個月。在此期間,水稻可以長到差不多40厘米的高度。收割水稻之前,讓水分蒸發或排出多余的水分。在接下來的兩周內,水稻將從綠色變成金黃色,然後就可以收割了。如果是種在稻田裏,可能要等水稻長到38厘米高的時候把土裏的水排掉,灌滿水,然後再排幹。然後,繼續上述步驟,讓大米變幹,變成金黃色。
第三部分:收獲大米並烹飪。
1.把稻草切碎,放在太陽下曬幹。當水稻變成金黃色時(瀝幹水分後約2周),就可以收割了。把裝滿米粒的穗下的稻草剪掉。妳可以看到吸管頂端有很多小袋子,那是米的外殼。讓大米幹燥2-3周。用報紙包好切好的稻草,放在幹燥陽光充足的地方2-3周。有必要徹底幹燥水,以獲得幹凈的米粒。
2.將米粒在82攝氏度下烘烤壹小時。攤開米粒,放入烤箱烘烤。溫度不能太高,否則米粒會燒焦。這個時候米粒要變成更深的金黃色。
3.把米粒從殼中分離出來。烘烤後,讓米粒冷卻。用手摩擦米粒,或者用杵和臼將米粒從谷殼中分離出來。妳現在加工的是妳真正了解的大米。最終的結果是米飯可以煮著吃。需要註意的是,最後壹步可能會很辛苦。磨壹把兩把米,就會慶幸有了現代科技。耐心點——妳已經做得很好了,只是需要壹些時間。當工作完成時,妳得到了壹份妳從頭到尾都在生產的珍貴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