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蘋果
現在世界上栽培的蘋果品種,絕大部分屬於這個種或本種和其他種的雜交種。我國原產的綿蘋果和引入的栽培品種都屬於這個種。本種有許多變種,生產上有價值的有三個:
(1)道生蘋果
此變種類型很多,矮生喬木或灌木,冠高5~6m,枝幹易生不定根,可用分株、壓條、扡插等方法繁殖。可作為蘋果的矮化或半矮化砧木,或作矮化砧木育種材料。
(2)樂園蘋果
本變種極矮化,高約2m,灌木型,可用分株、壓條、扡插等方法繁殖。可作蘋果矮化砧或矮化砧育種材料。
(3)紅肉蘋果
喬木,本變種特點是葉片、木質部、果肉和種子都有紅色素,新疆葉城的甜紅肉、酸紅肉,伊犁的沙衣拉木,遼寧北部的紅心子即屬此變種。可作培育紅肉品種的原始材料。
2.花紅
別名沙果、林檎、甜子、果子、柰子、蜜果、白果、文林朗果、亞洲蘋果等。本種起源於我國西北,分布華北、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及西南各省(區),以西北、華北最多。落葉小喬木,高4~7m,分枝低、角度大,樹冠開張,枝條披散或下垂。果實扁圓形,黃色或滿紅,果點稀,重20~40g,果心近於頂端,萼縮存,果梗短,7~8月成熟,鮮食或加工用,不耐貯運。生產上多用嫁接繁殖,用山定子或楸子作砧木,本種也可作蘋果砧木,較抗寒,但不耐鹽堿,不抗旱。
3.楸子
別名海棠果、林檎、柰子、圓葉海棠、海紅等。本種原產我國,分布於西北、華北、東北及長江以南各地。落葉小喬木,高3~8m,小枝圓柱形,嫩枝密被柔毛,老枝灰褐色,無毛。果實卵形或圓錐形,直徑2~2.4cm,黃橘色或微具紅色,萼宿存,下面突起;8月中下旬到9月上旬采收。本種適應性廣,抗寒、抗澇、抗旱,在鹽堿地表現比山定子強。對蘋果綿蚜和根頭癌腫病也有抵抗力,嫁接親和力強。本種果實除少數改良品種可供鮮食外,大都作加工用,也可作為育種的原始材料,米丘林曾用它和蘋果雜交,育成不少抗寒優良品種。
4.西府海棠
別名小海棠果、海紅、清刺海棠、子母海棠。原產我國,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陜西、甘肅、遼寧、雲南等省均有分布。小喬木,高3~6m,樹性直立,多主幹,有時呈叢狀。果實近球形,紅色,直徑1~1.5cm,和海棠的最大區別是其果實有明顯的萼窪,萼多數脫落,少數宿存,萼片下突起不明顯。本種抗性較強,在鹽堿地生長良好,較抗黃葉病,可作蘋果砧木,如河北懷來的八棱海棠、冷海棠,昌黎的平頂熱花紅、平頂冷花紅;山東萊蕪難咽,益都的晚林檎;山西太谷等地的林檎等。幼苗生長量大,分枝多,停止生長晚,播種當年可嫁接。
5.山荊子
別名山定子、山頂子、林荊子等。本種產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陜西、甘肅等地。落葉喬木,高超過10m,樹冠廣圓形;果實近球形,重1g左右,紅色或黃色,10月成熟。抗寒力較強,有些類型能耐-50℃的低溫。在東北及河北、山西等北部地區,是蘋果主要砧木之壹。
6.毛山荊子
又名毛山定子、遼山定子、棠梨木。原產我國東北、華北和西北。喬木,高可達15m,果實橢圓形或倒卵形,較山荊子稍大。本種在東北、河北、山西北部地區,作為蘋果主要砧木。
7.河南海棠
土名大葉毛茶、冬綠茶、山裏錦。原產我國,分布於河南、山西、陜西、甘肅、河北、四川等省。灌木或小喬木,高7m左右,果實近球形,直徑0.8~1cm,黃紅色或紅紫色,9月成熟。在河南壹帶用作蘋果砧木,有的類型如武鄉海棠和蘋果嫁接有矮化現象。
8.湖北海棠
別名花紅茶、秋子、茶海棠、野花紅等。本種分布於湖北、湖南、江西、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廣東、四川、陜西、甘肅、雲南、貴州、河南、山東、山西等省。灌木或喬木,高1~8m,與山荊子近似,但嫩葉、花萼和花梗都帶紫紅色,心室3~4個。山東的平邑甜茶、雲南南石屏野海棠均屬本種。在我國華中、西南和東南各省可作蘋果的砧木。抗澇,但不抗旱。本種有孤雌生殖能力,種子是由珠心壁細胞形成的胚發育而成,可保持母本性狀,變異性小,而且不傳病毒。
9.海棠花
又名花海棠、海棠、海紅。我國原產,在河北、陜西、江蘇、浙江、雲南等省均有分布。落葉小喬木和大灌木,高可達8m,果實近球形,直徑約2cm,黃色或黃綠色,萼窪淺,萼片脫落,樹生長力強,耐鹽堿,抗寒,抗澇力中等。適於沙灘地栽培,是沙灘地蘋果園較好的砧木。
10.三葉海棠
我國原產。野生於遼寧、山東、陜西、甘肅、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福建、廣東、廣西等地。果分紅果和黃果兩種,在山東青島、文登稱為山茶果,陜西秦嶺稱為花葉酸酒,貴州桐梓稱為野黃子,可作為蘋果砧木。
11.新疆野蘋果
又名塞威氏蘋果,產新疆西部的伊犁和塔城地區。小喬木或喬木,高2~8m,果實形狀、顏色、品質、成熟期不同類型間差異很大。陜西、甘肅、新疆等地用作蘋果砧木,生長良好。
12.麗江山荊子
別名麗江山定子、喜瑪拉雅山荊子。分布在雲南西北部,四川省南部和西藏東南部,生在山谷雜木林中,海拔2400~3800m。在雲南麗江當地農民用作沙果砧木。果形比山荊子大,圓球形,心室4~5個,四川西南部用作蘋果砧木。
13.臺灣林檎
產於臺灣省,又名臺灣海棠。本種果實大,有香氣,生食略帶澀味,用鹽漬後可食用。壹般用實生繁殖,種子萌發力很強,可作為亞熱帶地區栽培蘋果的砧木及育種原始材料。
14.小金海棠
又名鐵楸子。原產我國四川小金、馬爾康、理縣等地。喬木,高8~12m,果橢圓形或倒卵形,直徑1~1.2cm,紅黃色,9月下旬成熟。本種根系發達,須根多,具有抗旱、耐瘠薄土壤、耐澇、抗病、耐鹽堿等多種抗逆性,是抗缺鐵失綠有希望的蘋果砧木。本種有無融合生殖特性,與蘋果嫁接親和性好,具矮化作用,結果早,豐產、優質。
我國蘋果屬植物除以上14種外,其余主要是觀賞用,在果樹生產地應加以研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