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贛州戰役
1932 65438+10月10,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關於奪取贛州的軍事指示》。在《指示》中,指出“中央蘇區紅軍目前的任務是:
壹是要站在建立革命向外發展的堅實革命根據地的首要任務上,以取得壹省數省的第壹次勝利,利用當前革命發展的有利時機,堅決奪取贛州這個靠近蘇區的城市;
二是繼續1931年的工作,深入閩贛蘇區,造成以贛州為中心的廣大地域,威脅吉安向北發展,使革命發展更接近取得壹省數省的第壹次勝利。"
在這個指示的指導下,紅軍開始部署進攻贛州。由於當時主張開發贛東北的反對進攻贛州,中央局領導征求彭的意見,彭答復說,贛州估計有八千人。如果蔣介石不來增援,贛州就可能被擊落。於是,彭被任命為前敵總指揮,指揮紅三軍團、何和紅壹方面軍組成主力作戰軍攻城,另壹個作戰軍配合機動軍。贛州位於贛江上遊漳水和貢水的交匯處,三面環水,南面只有陸地。城墻高而堅固,易守難攻,故俗稱“鐵甘州”。當時贛州和吉安是贛江上國軍的兩個據點,分割了湘鄂贛贛和贛西南兩個中央* * *根據地,國軍準備在這裏堅守。駐防贛州的是國民革命軍金漢鼎12師第34旅馬坤部,有8000人。積極囤積彈藥和糧草固守贛州,還在贛南十七縣設立民兵指揮部,改編地方萬人隊進行整訓,使贛州國軍達到壹萬八千人,遠遠超過彭估計的八千人。危急時刻,贛州國軍還可以得到西南的粵軍和北方吉安的陳誠部的增援。而彭的三軍團只有壹萬四千人,寡不敵眾,強攻占領軍。由於國軍中沒有臥底,導致敵情誤判,給戰役進程帶來了非常不利的影響。
1932年2月初,紅軍開始進攻贛州。贛州國軍破壞城外工事,退入城內堅守。紅軍包圍贛州後,由於贛州城墻高大堅固,采取隧道爆破的方法,在東、南門攻城。2月8日至2月25日,紅三軍團連續三次向該城發起進攻,但都未能取得戰役的成功,雙方轉入膠著狀態。國軍旅長馬坤隨即發電報向蔣介石求救,蔣介石命令陳誠救援贛州。陳誠派出11師、14師和52師兩個獨立旅,由11師師長羅率領,從集安出發前往贛州救援,於2月底到達贛州對岸的赤竹嶺。廣東粵軍余漢謀部也於2月底開始救援贛州。當紅軍久攻不下,國軍援軍趕到時,紅軍錯誤地采取了先破城後助的戰術。3月4日拂曉,紅軍第四次轟炸城池,東門城墻被三個大炸藥包炸塌20多英尺。不幸的是,在爆破前,壹個叛徒投敵報告。國軍棄舊城墻,拆舊東門墻內房屋,築新工事。紅軍攻城時,依靠新的工事,又擊退了紅軍的進攻。第四次轟炸城市失敗後,紅軍仍然錯誤地把部隊駐紮在設防的城市下面。於是便偷偷溜出了城,與羅壹起謀劃的事。他決定利用紅軍無防禦設施、攻城部隊無換防、長時間戰鬥傷亡慘重、疲勞過度等弱點。他在東、南門之間和西、南門之間挖了壹條地道,派部隊出城攻打紅軍。為此,羅派國軍11師第33旅旅長黃維帶領兩個團和壹個工兵營夜間從江北潛入市區,紅軍對此並不知情。3月7日拂曉,守軍從兩個坑道進攻,還在酣睡的紅軍攻城部隊被打亂,四分五裂。紅三軍團第壹師從師長侯仲英手中被俘,侯仲英被國民政府處死。好在紅五軍15軍大刀向前沖,打退了國軍,使三軍其他部隊轉危為安。隨後,紅軍被圍部隊被迫撤退,退出戰鬥。
在這次戰役中,紅軍指揮員錯誤地判斷了敵情。另外,在敵人長期進攻,大量增援的情況下,他應該主動退出圍攻,或者采取圍城戰術,幫助消滅援軍。但紅軍指揮員仍采取強攻贛州的戰術,致使部隊久戰疲憊,遭到國軍致命打擊,最後損失慘重。
二、西府戰役
第二次國內戰爭期間,彭擔任中國西北野戰軍司令員。打了許多勝仗後,1947、10年底,彭指揮打了半年仗的野戰軍,沒有休息就北上第二次進攻榆林。在攻城未果的情況下,國軍傅暫編17師,寧夏馬鴻逵整編18師,騎兵10旅和寧夏治安總隊兩路增援榆林,西北野戰軍改攻城為打元。戰敗的國軍援軍被迫繞道大漠與榆林的國軍會合,西北人民解放軍被迫退出戰鬥,遭遇小挫折。1948年2月28日,彭根據胡宗南身邊的臥底——機要秘書提供的情報,指揮西北野戰軍取得瓦子街戰役勝利,殲滅國軍5個旅3萬余人。隨後他們圍攻洛川,企圖吸引國軍來援,將其殲滅,但未能如願。4月7日,西北野戰軍在馬蘭鎮集結。13年6月3日,彭召開會議,布置西府戰役。壹兩個縱隊攻打胡宗南後方的主要駐地寶雞。四個縱隊擔任野戰軍守軍,六個縱隊插入西蘭公路牽制“三馬”,保證主力右側,三個縱隊保證野戰軍主力東南方向的安全。4月17日,戰鬥開始。4月26日,壹、二縱隊攻占寶雞,繳獲的戰備物資足夠整個野戰軍使用兩三年。胡宗南對寶雞失守感到震驚。他緊急抽調五兵團、七兵團五個整編師11多個旅進行反擊。馬步芳還積極配合八十二師的整編,企圖南北夾擊,殲滅涇川、西峰鎮、村鎮三角地帶的* * *野戰軍。寡不敵眾,中國西北野戰軍被迫撤退,寶雞繳獲的大量物資無法帶走,被迫銷毀。國軍瘋狂尾追,沿途占領的城鎮沒有留下壹兵壹卒防守,全力追擊中國西北野戰軍。在西峰鎮,由於中國守軍提前撤離,國軍奪取了西峰鎮,西北野戰軍的主力,包括中國野戰軍總部,都擠在西峰鎮以南,十分危急。彭急忙指揮部隊掉頭向南攻占小金鎮,並向東南方向實施了重圍。5月12日,野戰軍終於撤至馬蘭鎮。此役,* * *六縱營因多次執行牽制任務,被國軍圍困,損失慘重,兵力消耗過半。彭在總結戰役時,把失敗歸結為思想上急躁,產生了輕敵思想,使部隊過度疲勞,嚴重影響了作戰。
第三,180師五次抗美援朝戰役失敗。
經過四次抗美援朝戰役,美軍繼續向北推進。438+0年4月22日至6月65日,在彭的指揮下,誌願軍進行了五次抗美援朝戰役。當時中國* * *投入9、3、19兵團,12部隊,4個炮兵師,向聯合國軍發起反攻。4月22日至4月29日,誌願軍首先在西線發起第壹階段攻勢。誌願軍三個團分成三個小組突擊敵人。經過連續突擊,敵人被擊退到漢城、北漢江和昭陽河。其中右翼集團19兵團,64軍23日攻占長坡裏、馬誌立後受阻,第二梯隊65軍兩個師再次投入戰鬥。結果五個師的部隊擁擠在20平方公裏的狹小區域內,遭到敵軍炮兵和航空兵的猛烈轟炸,傷亡慘重。由於未能打破敵人的退路,分割包圍敵人,戰役發展為平推,殲敵結果不盡如人意。彭決定調整部隊,在東線發動第二階段攻勢。經過10天的鞏固,誌願軍第3、9兵團於5月16日發起進攻。進攻壹開始組織的很好,壹夜之間就完成了突破。擊潰南朝鮮第5、7師團,殲滅5個營,包圍並殲滅了縣城地區的南朝鮮第3、9師團的大部分。連續作戰後,後期誌願軍極度疲勞,補給難以維持。5月21日,攻勢結束,部隊北移。美軍司令部掌握了誌願軍因為後勤補給不足只能實施“崇拜攻勢”的規律。誌願軍進攻時,自覺退守前線,以優勢火力殲滅我有生力量,誌願軍攻勢結束時發起反擊。2月23日,美軍以4個軍13師開始對誌願軍進行反擊。在這次反擊中,美軍專門組織了由摩托化步兵、炮兵和裝甲兵組成的“特遣部隊”。在大量飛機和遠程火炮的掩護下,沿公路向誌願軍縱深滲透,割裂了誌願軍的部署,配合正面敵人,給誌願軍的撤退造成了很大困難。但誌願軍司令部對敵情估計不足,只下達到各兵團,沒有組織好各部隊之間的協調,造成各兵團之間的許多空隙和漏洞,被敵人的“特遣隊”所利用。誌願軍第3兵團第60軍180師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圍困,損失嚴重。後來在總結經驗教訓時,對這次戰役的準備是倉促的,各方面都嚴重不足。這主要是彭急於破壞美軍在誌願軍後方登陸的計劃造成的。再加上戰場指揮失誤,下級指揮官應對失誤,才造成這樣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