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二十四節氣中立秋的特點,立秋的由來和習俗

二十四節氣中立秋的特點,立秋的由來和習俗

二十四節氣中立秋的特點,立秋的由來和習俗

“立秋”首先帶來的是天氣的變化。立秋的氣候特征:氣溫逐漸降低,秋高氣爽;立秋節氣預示著炎熱的夏季即將到來,秋天即將到來。當立秋到來時,我國許多地方仍處於炎熱的夏季。立秋之後,雖然暑氣壹時難消,還有“秋老虎”的余暉,但天氣的總趨勢是天氣越來越涼。

立秋的由來

“立秋”也是豐收的標誌。所謂“秋不涼,籽不黃”,更有利於立秋的收獲。立秋意味著夏天將降溫,秋天將開始。這是壹個反映季節的節氣。據《二十四節氣》:“秋亦爭,物聚於此”。立秋不僅預示著炎熱的夏季即將到來,而且秋天也即將到來。也意味著草木開始結果生子,收獲的季節到了。古人把立秋視為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壹直非常重視這個節氣,所以也叫“立秋”。

24個節氣中哪壹個是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

二十四節氣:立春、下雨、驚蟄、春分、清明、谷雨、長夏、小滿、芒種、夏至日、小暑、立秋、初暑、白露、秋分、寒露、初霜、立冬、小雪、大雪、冬季至日、小寒、嚴寒。

立秋和鬥柄,北鬥七星,指向西南,太陽到達經度135,每年公歷8月7日至9日舉行節日。立秋時節,萬物成熟收獲,天地之間的陰逐漸增多,而陽則由“長”轉為“收”。在中國古代,立秋分為三個階段:第壹階段是涼風習習的時候,第二階段是露水落下的時候,第三階段是蟬鳴的時候。

立秋後,我國許多地方開始刮北風,南風逐漸減弱。小北風給人們帶來了涼爽。“第二天露水降”,因為白天陽光還是很強,晚上涼風吹來,形成壹定的晝夜溫差。早晨,空氣中的水蒸氣在室外的植物上凝結成晶瑩的露珠。“三等蟬鳴”,此時的蟬,食物充足,溫度適宜,在微風吹動的枝頭上傲然歌唱,仿佛在告訴人們,炎熱的夏天已經過去了。

雖然中國有句民間諺語叫“立秋涼爽”,但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各地緯度和海拔不同,各地不可能同時進入立秋涼爽的秋天。事實上,立秋往往在三伏天的末尾。此時暑氣未消,秋日驕陽似火,許多地方的天氣仍然十分炎熱,因此被稱為“秋老虎”。

太陽能農業

立秋前後,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仍然較高,各種作物長勢旺盛,用水需求迫切。這壹時期的幹旱會對農作物的最終收成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所以有“立秋三雨,稻子化成稻”和“秋雨淅淅瀝瀝,遍地金”的說法。因此,必須抓住當前高溫的有利時機,追肥田間,加強管理。

初秋有什麽習俗?

自民國以來,在廣大的農村地區,人們習慣於在白天或夜晚預測立秋時的冷熱天氣。還有用西瓜青豆嘗新事物,祭祖的習俗。在立秋的前壹天,陳冰有吃瓜、蒸茄子、炒香香等習俗。立秋的主要習俗有:立秋節、秋摸、秋忙會、貼秋膘等。立秋節,又稱七月節,對農民來說,秋天意味著壹年的豐收,也是壹個好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