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如何買到好的紅酒

如何買到好的紅酒

雖然有句話叫做人不可貌相,但是這個社會裏,還是有很多人喜歡憑借外觀去判斷壹個人,壹件物品,比如葡萄酒,有很多壹看就讓人感覺價值不菲的酒,於是就不知不覺的中了這些套路。

1.酒瓶很重的葡萄酒

國人送酒好面子,總覺得酒瓶重的葡萄酒更拿得出手,品質也越高。但其實並不是這樣,葡萄酒瓶的形狀和大小與不同的產區和國家有關。

智利就習慣用上寬下窄的重型瓶灌裝葡萄酒,而波爾多、勃艮第名莊酒的酒瓶雖然不重,可品質卻很高。在國產酒和很多OEM上就更不用說,“品質不夠裝備來湊”,依據瓶子重量來判斷葡萄酒好壞是完全不科學的。

2.凹槽深的葡萄酒

葡萄酒瓶底凹槽與質量的關系源於壹段歷史。在葡萄酒釀造水平並不發達的時候,很多酒在陳年過程中會出現沈澱,這些沈澱會慢慢聚集在瓶底的凹槽中,於是陳年潛力越強的葡萄酒,其凹槽也會越深。

但在如今,葡萄酒在裝瓶前都會過濾,保證它在貨架期的穩定性。這樣壹來,瓶底的凹槽也沒有了作用,與葡萄酒的質量更沒什麽關系了。著名的路易王妃香檳就是平底瓶,但這並不影響它的卓越質量。

3.大瓶葡萄酒

在葡萄酒拍賣市場中,大瓶葡萄酒確實更有吸引力。10升以上的大瓶酒不易挪動,儲存更佳,與氧氣接觸更少,陳年潛力也更強,因此,這些大瓶酒往往價格不菲。

可這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大瓶酒離我們的生活太遠了,我們在超市和酒鋪中能見到最大的瓶子也就是3升,而這也是商家為了滿足“多人食”的需求而制作。它們不具備大瓶酒的優勢,自然也不用提質量更好這壹說。

4.名字中帶有“拉菲”的葡萄酒

遇到名字中帶有“拉菲”的葡萄酒,可壹定要註意了,此拉菲很可能非彼拉菲。

隨著82拉菲在國內掀起的風潮,很多商家都想方設法的讓自己的酒與拉菲沾上光。凡是拉菲集團的酒莊,無壹不在中文背標上註明自己與拉菲不壹般的關系;而大把的貼牌酒,也想盡方法讓自己的中文名帶上拉菲的字樣,這也造成了國內拉菲壹抓壹大把的現象。

對於這些酒,如果確實不是拉菲集團出品的,沒有五支箭的標識,很可能就是想要“蹭親戚”的貼牌酒。這些酒質量如何,可不能根據名中的“拉菲”來判斷。

5.看似“很老”的葡萄酒

俗話說“酒是陳的香”,這話放在葡萄酒中還真不適用。和人壹樣,葡萄酒是有生命周期的,當過了特定時間後,葡萄酒也會走向衰弱。壹般來說,世界上90%的葡萄酒適飲期都在1-2年內,只有10%左右的葡萄酒才具有5-10年的陳年潛力,而只有剩下1%的頂級葡萄酒才會在10年後到達品質巔峰。

而我們平日裏在超市、小酒鋪上買的葡萄酒,基本都是餐酒級別,沒有陳年潛力。這些上了年紀的餐酒,早已沒有了當年的生命力,沒有任何飲用價值。

6.陳釀很久的葡萄酒

雖然不少好酒都經過了很多年的橡木桶陳釀,但橡木桶陳年與葡萄酒的質量仍然沒有直接關系。

葡萄酒有各種風格,對於以果香為亮點的新鮮型葡萄酒,橡木陳年和橡木風味反而會破壞了葡萄酒最誘人的那壹部分。

此外,雖然橡木桶能為葡萄酒提供更復雜的風味,但這都是基於橡木味和酒中果香相互平衡的基礎上。沒有果香,只有橡木味的葡萄酒充其量是壹碗木頭湯,並不能算作什麽好酒。

橡木桶只是葡萄酒釀造過程中的壹個工具,用不用、怎麽用,是由想要釀出的葡萄酒的風格決定的,我們不能壹味的說,經過橡木桶陳年的壹定就是好酒。

7.蠟封葡萄酒

蠟封葡萄酒,看起來十分高端洋氣,成本也不低。這種封瓶方式確實可以更好的阻絕空氣,在曾經的壹段時間內,采用蠟封的葡萄酒很多都是品質突出且具有陳年潛力的。

但在如今封瓶技術如此發達的情況下,堅持蠟封的酒莊大多只是為了致敬傳統,或是單純讓自己的酒更別具壹格。

然而,正是因為看起來“貴”,不少酒商也開始動腦筋,將其發展為獨特的營銷手段,刻意用蠟封去包裝自己的葡萄酒。因此,我們在對待蠟封酒時,還是要理性的判斷,避免掉入生產商的“陷阱”當中。

8.用軟木塞封瓶的酒

或許是由於軟木塞封瓶的葡萄酒數量實在太多,人們並未產生“軟木塞壹定是好酒”的印象,可“軟木塞比螺旋塞好”這壹觀點,可是深入人心。

雖然國人對軟木塞總是偏愛有加,雖然軟木塞成本確實略高,雖然波爾多壹級莊都用了軟木塞,但這與軟木塞的葡萄酒更好沒有壹點關系!

奔富作為澳洲酒王,經常用螺旋塞封瓶;而不少不知名的OEM(貼牌酒),為了博消費者喜愛,恨不得用十個軟木塞來證明自己是好酒。即便貴如瑪歌,也曾在2012年做過螺旋塞的試驗,如若成功,會考慮將軟木塞更換為螺旋塞。

如果不是購買需要長久陳年的名莊酒,糾結螺旋塞和軟木塞是毫無意義的。僅僅單純靠軟木塞和螺旋塞就判斷葡萄酒的好壞,對葡萄酒也太不負責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