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風熱和風寒?首先我們來看壹下風熱感冒:這種感冒多發生在夏季,身體感受到風熱之邪,主要表現為鼻塞、黃流涕、發熱、咳嗽、痰黃、咽部癢、苔薄黃等癥狀。如果能“對號入座”,基本上就是風熱感冒。
至於感冒,往往發生在春夏和季節交替的時候,或者是夏天淋雨吹空調等寒邪侵襲的時候。癥狀也與風熱感冒有很大區別,如鼻塞、流鼻涕、肌肉酸痛、舌苔薄白等。
從待遇上看,兩者也有本質的區別。風寒感冒主要由寒邪引起,以壹些辛溫表的藥物為主;風熱感冒屬於熱邪犯表,治療上常用辛涼藥。
需要註意的是,以上的解釋和治療方法都是從中醫的角度分析的。根據現代醫學(西醫)的理論基礎,“感冒”是不存在的,這種癥狀是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鼻炎的表現。
現代醫學如何解釋感冒?所謂感冒,就是上呼吸道的急性病毒感染,大部分是病毒引起的(少數是細菌)。癥狀也是階段性的。感染初期的癥狀是咳嗽、咽幹、打噴嚏鼻塞、流鼻涕。3 ~ 4天後,鼻子變得黏黏的,並伴有咽痛、流淚、頭痛、聲音嘶啞。
那麽,怎麽解釋明顯的清鼻和粗黃鼻呢?
鼻子清亮可能有兩種情況,壹種是淡無色,像清水壹樣,沒有鼻塞或其他癥狀,多由急性、過敏性鼻炎引起。另壹種是清涕鼻塞,有頭暈的感覺,很可能是流感病毒引起的。
如果是黃鼻子,也有兩種可能。壹種是細菌感染引起的,需要警惕鼻炎。另壹方面來自於清鼻的“進化”。當病毒來的時候,妳體內的保護墻——白細胞會爭先恐後地與之對抗。為了消滅這些病毒,許多白細胞付出了生命和同歸於盡的代價。如果黃鼻病長期存在,說明妳的感冒越來越嚴重,反之亦然。
感冒後,很多人犯了錯誤。妳是怎麽做到的?其實感冒沒有特效藥。市面上大部分感冒藥只是對癥治療。壹般來說,它們只是不會讓妳覺得悶、頭疼或不舒服。他們只是消除妳不舒服的癥狀,並沒有從本質上治療妳的疾病。
妳肯定聽過這樣壹句話:“感冒了,不治療,兩周自然好。”這不是廢話,而是科學真理。當然,如果感染嚴重,還是需要及時就醫,輔以藥物治療。
所以,壹旦感冒了,首先要有壹個明確的態度,不要太緊張,沒有必要像很多人壹樣急著去醫院。盡量多喝水,多休息,保持體力。如果發燒,盡量用物理降溫,尤其是孩子。
最後提醒壹下,如果感冒了,不要自己吃藥。很多人會在家裏準備壹些常用的藥物。從某種角度來看,這種做法不值得提倡,更不用說自己吃藥。當然,OTC藥品是可以自己識別和服用的。與A類(紅標)相比,B類(綠標)更安全。
總之,無論從中醫角度,還是從現代醫學理論分析,感冒都是“小毛病”。大家沒必要太緊張,更不用說很輕松地去輸液。還是那句話,藥物對人體的傷害往往大於疾病本身。希望大家能認真對待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