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鎮江的“土特產”就不能不談鎮江的鍋蓋面。眾所周知,鎮江有“三怪”。所謂“醋不爛,肉不菜,蓋面鍋煮”。
鎮江鍋蓋面,也叫罡面,在鎮江很有名,大概也是全國有名。它的做法並不復雜:把面粉揉成薄片,然後用刀細細地切,放在有蓋的鍋裏煮,撈起放在盛好調料的碗裏。鍋蓋面的特點是硬度適中,彈性好,在鹹宜老少都很受歡迎。然而,就是這種並不復雜的煮面方法,卻被視為鎮江人飲食技藝中的壹個創舉。
都說鴨血粉絲湯是鎮江的壹種風味小吃,恐怕沒人懷疑吧;不過,把鴨血粉絲湯做成鎮江的“土特產”可能會有爭議。近年來,關於原味鴨血粉絲湯到底是來自鎮江還是南京的爭論在網絡上和民間鬧得沸沸揚揚。鴨血粉絲湯是“南京的”的說法,是“金陵鴨血粉絲湯”出名了,遠遠沖出了南京市場;鴨血粉絲湯是“鎮江的”的說法是,凡是吃過兩地鴨血粉絲湯的人,都會覺得“金陵鴨血粉絲湯”的味道遠不如“鎮江的”。
誰是“原創”?暫且不說這些,但毋庸置疑的是,鎮江鴨血粉絲湯的市場情況是絕對火爆的,它的“粉絲”包括了全民,男女老少。在鎮江,無論是過街還是穿巷,壹年四季都能遇到鴨血粉絲店。這些鴨血粉條店有的是門面,有的是小攤,但同樣的都是生意興隆,香氣四溢。在這些鴨血粉絲店中,大嫂鴨血粉絲店、母女鴨血粉絲店、馬老太鴨血粉絲店都名列前茅。
鎮江土特產中,丹陽鳳崗酒以“味淡花露,色如洞中春”著稱。
密閉式缸酒釀造工藝精湛,以糯米為原料,以麥曲為糖化發酵劑。當醪液含糖量達到峰值時,加入50度以上的小曲米酒,立即密封壇口,將酒醅保留壹定時間,提取60%清液,壓榨,按比例混合,灌滿壹定量的壇,密閉存放2-3年。釀制後的酒色澤棕紅,醇香濃郁,口感鮮甜,酒精度在14度以上,為黃酒中的上品。1984年丹陽鳳崗酒獲國家銀獎,全國甜黃酒評比第壹名。
鎮江小貓香油,因其清亮透明、色澤純正,早已飄香天下。這款產品選材考究,註重工藝。采用傳統石磨研磨,經過除雜、清洗、蒸炒、打漿、沈澱、過濾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芝麻油多次在相關芝麻油質量評比中名列第壹。1985年3月,鎮江小莫香油榮獲國際烹飪學會和國際旅遊觀光委員會金獎。
肉不是菜。“相傳很久以前,鎮江市有壹對夫婦開了壹家小旅館。除夕夜,老婆上街買了壹包鞭炮用的硝酸放在爐子上。老公腌豬蹄,鹽不夠,誤把豬蹄上的硝酸鹽當成鹽。過了幾天,夫妻倆看著硝酸鹽腌制的蹄子顏色紅紅的,不敢吃了。但撲鼻的香味卻吸引了中騎著毛驢的張,聞了香,下了驢,進店品嘗,吃了壹杯香茶,壹盤肉。
鎮江的肉菜,又叫水晶蹄,皮白裏透紅,鹵中透透,晶瑩剔透,可愛極了。肥而不膩,脆而嫩。如果蘸上姜醋,會有壹種特殊的風味,讓品嘗者覺得香、嫩、脆。
過去,鎮江人有吃肴肉的習慣。早上他們在飯館吃飯,泡了壹壺茶,放了壹碟姜絲,把肴肉蘸了醋和姜絲。所以有“食不當”之說。
雖然水晶食蹄在鎮江的很多飯店、餐廳都有,但口感品質難辨。但壹般認為“春宴”才是最正宗的菜。如今,鎮江燕春餐飲有限公司已經建立了自己的肴肉生產線。總經理吳表示,要通過專業現代化的設備和傳統工藝,把瑤柔的優良品質和出眾口感奉獻給更多的消費者。
醋是壹種酸性調味品,用於拌涼菜和炒菜。既能去腥解悶,又能保護食物中的營養成分不被破壞,為菜肴增添“色、香、味”。鎮江香醋具有獨特的地理環境和獨特的精湛工藝。它是以優質糯米為主要原料,采用優良的酸醋菌種,經過固態分層發酵、釀酒、發酵、倒醋三道工序,40多道工序,歷時70多天,經過壹定的儲存期後即可生產。
恒順集團是鎮江香醋的發源地。100多年來,恒順堅持鎮江香醋的正宗工藝和原料,堅持鎮江香醋的特色和風味。以“酸而不澀,香而微甜,色濃味鮮”享譽海內外,曾獲五項國際金獎,連續三次全國金獎。是中國唯壹獲得國際、國家雙金獎的醋產品。
鎮江的“蟹黃湯圓”聞名中外,是壹種著名的小吃。吃“蟹黃湯包”時,要“輕輕提起,慢慢移動,先開窗,再喝湯”。吃的時候不要怕麻煩,要邊吃邊嘗。優秀的鮮味在湯料中慢慢釋放出來。如果壹口吞下,不僅會嘗到鮮味,還會燙到舌頭。
靖江肚臍,又名“金剛肚臍”,因形似泥塑金剛的肚臍而得名。傳統的靖江肚臍* * *有六個角,圓角飽滿,大小壹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