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事的作文75字(含有五個修辭手法)
(1)暑假裏的壹件事今天中午,我做完作業後,看到外公外婆疲倦的樣子,又看了看時鐘,已經到午飯時間了,我決定大顯身手壹回——自己動手做飯。開始做飯了。我看到筐裏有幾根絲瓜和幾只雞蛋,想起媽媽最愛吃“絲瓜炒雞蛋”,便決定做“絲瓜炒雞蛋”。我根據外婆曾教我的“滾刀式切法”將絲瓜切成滾刀塊。爸爸看著大小不壹的絲瓜塊,捂著嘴偷笑。我莫名其妙地看著爸爸,問:“有什麽不對嗎?”爸爸點了點頭,然後耐心地教導我:“切絲瓜時,左手五指並攏,指尖內收,第壹關節外拱,按住絲瓜。要註意,按時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輕,右手持刀,刀貼著左手外拱的第壹管關節,輕輕切下。”我按照爸爸說的要領,壹刀壹刀切下去,果真,整齊又美觀的絲瓜塊應然而生了。這使我更加自信了。切完絲瓜,開始下鍋了,首先,我擰開煤氣,放上三勺油,待油熱了,我開始往鍋裏磕雞蛋。第壹個雞蛋下鍋時,“滋溜”壹聲,冒起了壹股油煙,嚇得我尖叫了壹聲,拿起鍋蓋當”擋箭牌”,還後退了兩步。爸爸見了,又偷笑起來。我為了證明我不膽小,便壯著膽子磕第二個、第三個。這時,壹不小心把壹小塊雞蛋皮掉進了鍋裏,我驚慌失措。當我手忙腳亂地用筷子把它夾上來時,鍋裏的雞蛋就有點糊了。我趕緊把切好的絲瓜片倒入鍋中,不停地來回攪拌,然後加入少許水和鹽等調料品,再攪拌幾下,“絲瓜炒雞蛋”便誕生了。同樣的法,“洋蔥炒牛肉”也上了餐桌。最後,我又炒了點花生米……費了好大勁兒,幾個小菜終於上了餐桌。開始熬湯了。我先往鍋裏倒適量的水,和好米面,然後,用勺子舀起壹勺水,把米面倒入鍋中,再舀起壹勺水,把碗裏的米渣沖入鍋中。湯沸騰了,好像宣布我“大功告成”了。壹切都完成了,我請“評委”——爸爸媽媽來品嘗。他們異口同聲地說:“這麽好的飯菜,我們可從來沒吃到過!”看著爸爸媽媽爭先恐後、狼吞虎咽的樣子,我心裏美滋滋的。今天這頓飯,是我從小以來所吃過的最最香甜的飯菜。(2)“孝敬謙恭”是我校五年級的德育教育主題。在暑假裏,我每天都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讓他們少壹份負擔,多壹份溫暖。同時,我也時常和外公外婆壹起聊聊天、談談心,給孤獨寂寞的他們帶來歡樂和溫馨。那麽,爸爸媽媽又是如何孝敬外公外婆的呢?今天,我就采訪了媽媽。壹說到“孝敬謙恭”。媽媽的話就多了。她說:“孝敬父母是最基本的道德,每壹個人從小就都要懂得。我和妳舅舅小時侯可乖了!從來不讓妳外公外婆操心。那時侯家裏地方小,我們兄妹倆就只能擠在壹塊兒做作業。做完作業後,妳舅舅忙著做晚飯,我來打掃房間,這樣好父母少操壹些心。等家務全都做完了,晚飯也做好了,父母也差不多工作回來了。先檢查我們做沒做完作業,再檢查做家務的情況。我們倆都不願意讓父母擔心或不高興,所以每次都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做作業和家務,每次都盡量讓父母高興,孝敬他們辛苦工作,養育我們。我們倆從來不回嘴,不惹父母生氣。盡管偶爾也會有些頑皮,但心裏深知父母工作的辛苦,不願意傷害父母、讓父母操心,所以總體來說還算對父母十分謙恭的。”我聽了媽媽的話,很是欽佩媽媽這種對父母孝敬謙恭的精神。媽媽停了停,有說道:“長大後,我們兄妹倆壹個成了醫生,另壹個是護士,事業有成就了。出嫁後,我和舅舅幾乎可以說是‘身在崗位心在家’,壹直努力工作,讓父母引以為榮。有空總會回家看看,有時請父母吃頓飯,有時請他們出國玩壹玩,好好想想清福。不過,我們依舊懂得孝敬父母,絕不會因為自身工作繁忙而忽略了孝敬謙恭。壹眨眼,他們都已有這麽大把年紀了。可無論我們長得多麽大,他們變得多麽老,他們在我們心目中永遠都是我們倆的父母,永遠都是我們堅實的依靠、溫暖的避風港,他們在我們心目中永遠都是那麽年輕氣盛。父母老了,外貌形象雖然變了不少,可他們臉上那種慈愛的神情卻依舊那麽清晰。這也就是我們唯壹能認出他們的記號了吧!我和妳舅舅小時侯對父母很是謙恭,從來不回嘴,不惹父母生氣。盡管偶爾也會有些頑皮,擔心裏卻深知父母工作的辛苦,不願意讓父母受傷、讓父母操勞,所以總體來說我們對父母也是十分謙恭的。”我心想:從未料想到過,媽媽的心目中居然重視對外公外婆的孝敬謙恭。通過這次采訪,我不僅更深入地認識了媽媽,更重要的是我更意識到了“孝敬謙恭“的重要性。我感到由衷的高興。媽媽說:“妳們這壹代,根本都是壹些小皇帝、小公主,極少有孩子還能想到父母,體會到父母的辛苦。但是妳壹定要牢記:父母對妳們的養育是艱辛的。但不辭辛勞的我們終究還是為了妳們未來的光明前途用心培養妳們。父母不需要妳們什麽物質上的感恩,只要妳們有心懂得要孝敬父母對父母謙恭,那我們就知足了。我用力的點了點頭。我清楚地明白,父母是給予我們愛的源泉。的確懂得孝敬謙恭是做人的根本。就算沒有錢、沒有物,只要有壹顆真誠的心,父母都會感到很溫暖。讓我們行動起來,懂得孝敬謙恭,讓長輩們少壹份擔心,多壹份溫暖,讓長輩與晚輩心連心,創造壹個溫暖、孝敬、謙恭、和諧的家庭氛圍。(3)隨著寒假的來臨,新年的腳步也逐漸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新年中最早出現的就是年味兒,最重要的也是年味兒。如今,年味兒已傳遍了大街小巷,無論走到哪裏都會感到壹股喜氣洋洋的氣氛。況且,今年的年味兒還有些特別呢!空氣中隨處都夾雜著幾絲“世博味兒”。誰讓今年是2010老虎年呢?就連世博會也來湊個熱鬧,歡歡喜喜的來鬧壹陣哩!除夕之夜,我來到奶奶家拜年。這時,在場的爸爸說:“既然明天就是春節了,那不如我們壹起為這個家提壹對春聯?”“好主意!”咱們大夥兒說幹就幹。“過年要註重年味兒,要有壹股喜慶氣氛。春聯最能體現年味兒了,咱們就把這年味兒給‘寫’出來!可千萬別忘了,今年過年提春聯還得加上……”爸爸壹邊忙著拿宣紙和毛筆,壹邊說著。還沒等他說完,我就迫不及待的插嘴到,“我知道,我知道!今年過年提春聯還得加上‘世博味兒’!”“對對對!潔潔說的真棒。今年還不能忘了‘世博味兒’。”“我先來提壹筆。”大伯自告奮勇,“上聯:冬風吹去春風吹來,下聯:舊年隱退新年飛來,橫批:新年大吉!”“好!……”“我也來!”此時的我已對春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壹門心思動足了腦筋想聯詞,“上聯:二零壹零庚寅虎,下聯:名威天下惟是虎,橫批:虎虎生威。”“妙極了!還加了押韻呢!……”“就是就是……大夥壹個勁地為我鼓掌,我嘴上雖然還是說些客套話,但心裏卻比吃了蜜還甜。畢竟,這也是我經過了壹番苦思冥想之後,才竭盡全力所提的“壹筆大作”,竟會得到親朋好友們如此熱烈的贊許,這讓我怎不樂開了花?“恩!不錯,不錯……”爸爸在壹旁小聲嘀咕著,兩只手在身前不停的撮著。“妳們兩人都提的很不錯,很不錯,但,但妳倆卻都只寫了有關於新年和世博會的壹小部分內容。讓我也來寫壹對,結合壹下妳們兩人的。讓咱們大夥兒壹塊兒來看看,結合後的春聯怎麽樣?”“好呀,好呀,我正想和妳比試比試呢!”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只見爸爸提起筆,手停在了空中,好象思索了片刻。隨後,他將毛筆蘸上墨水,大筆壹揮,寫道:“上聯:二零壹零庚寅虎,下聯:虎年虎威震四方,橫批:虎年吉祥!”“太棒了,爸爸!妳真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呀!我還從來不知道妳還這麽會寫春聯呢。”我興奮的叫起來。“過獎過獎……”爸爸羞的臉都紅了。“真不愧是我弟弟,不僅有才華,字也寫得飄逸灑脫,壹看就不同凡響。”“哪裏的事兒呀!我不過是撮合了妳們的想法罷了。而且我這字,也沒妳說的那麽好。只要多練練,誰都能行!”爸爸表面上還是壹再謙虛,但我和媽媽分明看出爸爸心裏正自個兒偷著樂呢!不過,說實話,爸爸能做到這樣還真不容易呢,全靠平時勤奮練習才能做到這麽好。“來來來,大家壹塊兒來吃餃子和面條吧!過新年壹定不能缺的就是它了。今年有新鮮的世博會,那我們也要為這些美味的食物取幾個新鮮而富有創意的好名字。我告訴妳們吶,這餃子像金元寶,面條像金絲,合在壹塊兒就叫‘金絲穿元寶’,或者叫‘銀線吊葫蘆’。飯後咱們還有年糕,俗稱‘年年高’。這年味兒重不重,吃什麽有著新鮮名字的美味食物也是個關鍵。”奶奶端出好幾碗熱氣騰騰的“金絲穿元寶”,招呼我們趕緊趁熱吃。大夥兒壹行10個人“呼啦拉”的壹下子圍住了奶奶,爭先恐後的搶著吃“金絲穿元寶”。“別急別急,慢慢來,慢慢來……”看著我們狼吞虎咽的吃相,奶奶的臉已笑的好似壹朵菊花似的。我們圍成壹個大大的圈子,熱熱鬧鬧的吃起了洋溢著幸福感覺的年夜飯。嘴裏吃著“金絲穿元寶”和“年年高”,吃在嘴上,暖在心裏。奶奶家的氣氛是那麽的溫暖人心,那麽的喜氣洋洋,那麽的和諧溫馨,那麽的有年味兒。叫人忽然間就感受到了過年的“幸福味兒”。茶余飯後,所有人都擠在了柔軟的沙發上,整齊劃壹的端坐著。這就是“世博年”過年時最特殊的壹項新春活動了。為了更好的迎接外來的賓客,我們如此溫馨的壹個大家庭也要好好配合著來“修煉”壹下各自的“世博禮儀”:“新年好”,happynewyear;“妳好”,hello……見到賓客要有禮貌的鞠躬;遇到有人問路要細心指點;微笑對待每壹個人……等等等等。難得壹次,在特殊的“世博年”的特殊的新春佳節,提有“年味兒”的春聯,吃有“世博味兒”的美味佳肴,做如此有“世博年味兒”的禮儀遊戲。真的,年味兒就是這樣的神奇,尤其是今年,這樣壹個特殊的“世博年”,又為2010年的春節增添了幾分樂趣。真的,新年的年味兒使大家都聚集在了壹起,喜慶的氣氛也聚集在了壹起。年味兒就是那麽的有魔力。不論是誰,都會為之動容,為之興奮,為之幸福。年味兒不需要用任何人或物去人為地營造它。只要這個家依舊是溫暖的,歡樂的,幸福、美滿的,那在過年時年味兒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新年已經過完了,“世博味兒”、“幸福味兒”和“年味兒”卻讓所有人永久銘記。年味兒傳遍大街小巷,即便是工作匆忙的人們,也壹樣會停下腳步,思念親人。年味兒讓這個2010“世博年”的新春佳節變得好暖,好暖……有幾篇的字數可能稍稍有些多了,妳自己看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