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種板栗樹需要註意什麽?怎麽保養?

種板栗樹需要註意什麽?怎麽保養?

壹、板栗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溫度板栗適宜在年平均溫度10-17℃範圍內生長。生長期(4月-65438+10月)日平均氣溫為10-20℃,冬季氣溫在-25℃以下,花期適宜溫度為17-27℃,低於15℃或高於27℃都會影響授粉、受精和座果。8-9月果實生長期,20℃以上的平均溫度能促進堅果的生長。

2.板栗可在年降雨量500-2000 mm的地方種植,但以年降雨量500-1000 mm的地方最適宜。不同的物候期對水分有不同的要求和反應,尤其是秋季板栗的灌漿期。如果水分充足,將有利於堅果的充分生長和產量的提高。

3.光照板栗是壹個畏光性很強的樹種,生長期需要充足的光照。在日平均光照時間不足6小時的河谷地區,樹木生長直立,枝葉稀疏,產量低,品質差。因此,園地的選擇、種植密度的確立、整形修剪的方式等栽培管理都要根據板栗強避光的特點來考慮。

4.土栗適宜生長在有機質較多、通氣性好的砂壤土中,有利於根系的生長和菌根的大量產生。在雨季粘性大、通風不良、排水不暢(容易積水)的土壤上生長不好。板栗對土壤酸堿度比較敏感,適宜的酸堿度範圍是4-7,最適宜的是5-6的微酸性土壤。石灰巖山區風化土多呈堿性,不適合發展板栗。花崗巖和片麻巖風化土呈微酸性,透氣性好,適合板栗生長。板栗之所以適應酸性土壤,是因為它能滿足栗樹對錳和鈣的需求,尤其是錳。pH值高時,錳不溶,不能被根系吸收利用。板栗是高錳植物,葉片中錳的含量在0.2%以上,明顯超過其他果樹。而在堿性土壤中,葉片中錳的含量會低於0.12%,葉片顏色會變綠,代謝功能極低。因此,板栗必須在微酸性土壤地區發展。

二、栽培技術

1.板栗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兩種:實生繁殖和嫁接繁殖。種苗繁殖方法雖然簡單,成本低,植株壽命長,但不能保持品種的優良性狀,株間差異大,壹般導致結果晚,產量低。因此,近年來各地發展板栗多采用嫁接繁殖。

2.板栗品種的選擇播種和種苗繁殖有兩個目的,壹是為了砧木,二是為了直接生產和種植。用作砧木的苗木要求生長健壯,因此應選擇成熟飽滿、大小整齊、無蟲害和機械損傷的堅果作為種子。直接用於生產和種植苗木的種子,必須從生長健壯、高產優質的母樹上采集,以保證後代的良好表現。

3.播種板栗可分為秋播和春播。秋播多在深秋初冬。秋播的好處是板栗種子不用沙藏,采種後稍加處理即可進行。但秋播由於板栗長期在田間種植,易受外界氣候等損害,影響出苗率。春播需要30%以上的種子發芽,或者在每年的3月中旬。

播種方式分為直播和畦播。直播就是不建立苗圃,直接按照預定的株距播種建園。但管理不方便,效果差。目前廣泛用於畦播和集中栽培。苗圃應為沙壤土,地勢平坦,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經過深耕整平,施足底肥,我們做了寬0.8-1m,長5-10m的畦面,在畦面上開了行距約30cm,深約5cm的溝。如果土壤幹燥,就應該澆水。滲透後,以10-15cm的株距種植,覆土3-4cm厚。播種時,種子要平鋪在溝裏,以利於初生根莖的伸長。

4.苗木管理:苗木出土後立即中耕除草,這對於直播建園保證苗木生長尤為重要。幼苗生長1個月後,種子中的營養物質已經消耗殆盡。6月上旬和8月上旬可進行兩次施肥,666.7 m平方米施尿素約5-10 kg,施完後立即灌水。板栗苗怕澇。施肥後,除土壤缺水外,雨季要及時排水,避免苗圃長期積水。還要及時防治病蟲害,確保秧苗完整健壯。

5.施肥板栗的生長周期分為萌芽期、新梢生長期、開花期和果實發育期。其施肥分為基肥和追肥。

1.基肥。基肥應在9月底至10月初施用。基肥應施腐熟人畜糞便、土壤雜肥、腐熟餅肥等有機肥。壹般每株成樹應施15 ~ 20kg。施肥方法:壹般沿樹冠外圍挖環形溝施肥。2.追肥。壹年追三次,第壹次在發芽前的3月底到4月中旬;5月中下旬至6月初盛花期第二次追施果肥;7月上旬至8月下旬適時追肥第三次,可促進果實飽滿,增加產量,每次施磷0.8 ~ 1 kg,硝酸鉀0.5kg。3.葉面噴施肥料。第壹次在5月中下旬,第二次在6月中下旬,第三次在7月中下旬,各噴施壹次0.1% ~ 0.3%磷酸二氫鉀。

6.巧防病蟲害。秋冬季可用石硫合劑原液與鹽、生石灰、甲霜靈錳鋅、水(1: 1: 6: 0.5: 20)的混合物塗抹樹幹,可預防板栗疫病。首先要刮掉病樹體。白粉病防治可在發病初期噴施0.3波美度-硫磺合劑或50%甲基硫菌靈100倍液;板栗象甲的防治可在6月初噴灑90%敵百蟲1000倍液或敵敵畏800倍液,摘果後用50℃熱水浸泡堅果10分鐘,可殺死果內幼蟲。板栗螟蟲防治的關鍵是冬季刮除帶卵越冬樹皮,用硫磺混合物塗抹白色樹幹,5月中旬噴灑1500倍敵殺或1000倍毒死蜱;板栗蛾的防治可在7、8月蟲害發生時,噴灑800倍滅蟻靈或600倍水胺硫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