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檢驗“危急值”,就是當這種試驗結果出現時,說明患者可能正處於有生命危險的邊緣狀態,此時如能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患者生命可以得到挽救或有效的改善,否則,有可能出現不良後果,因為這是壹個危及生命的試驗結果,所以把這種試驗數值稱為“危急值”。
2 結合臨床制定本科“危急值”項目、報告制度及“危急值”範圍
2.1 制定“危急值”項目
我們在和臨床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制定出我科的“危急值”項目,分別是血清鉀、鈉、氯、鈣、鎂、血糖、尿素氮、肌酐、澱粉酶、尿胰蛋白酶原Ⅱ(定性)、肌鈣蛋白(定性)、肌酸激酶同工酶、二氧化碳結合力。
2.2 建立檢驗科“危急值”報告制度
熟練掌握各種危急值項目的“危急值”範圍,了解其臨床意義;當“危急值”壹旦出現,就應當由該項目檢驗者在確認儀器運轉正常情況下,立即復檢,復檢結果無誤後,將該項目危急檢驗結果緊急通知負責治療的醫護人員,無論平診、急診,都應立即報告給臨床,並做好相應的危急值報告記錄和相關人員的簽字,並簡要詢問病人情況及采樣時的用藥情況。記錄應有以下內容:患者姓名、性別、年齡、科別、住院號、臨床診斷、申請醫生、檢驗項目、檢驗結果、收到標本時間、報告時間、檢驗報告者、通知方式、接收醫護人員。做好室內質量控制,保證檢驗結果準確性,不能發不放心、有疑問的檢驗結果。保存好所有有關“危急值”資料,包括試驗結果記錄、報告記錄、以及接受報告人簽名,室內質控記錄都應在內。操作手冊中應包括“危急值”試驗的項目操作規程及“危急值”範圍。對有關危急值的工作要定期檢查總結,每年至少有壹次總結。
3 制定“危急值”項目報告範圍及臨床意義
見表1,表2。表1 危急值項目的“危急值”範圍及可能臨床後果危急值項目(略)表2 必須向臨床醫生報告的新生兒危急值項目(略)
3 建立“危急值”報告制的意義
3.1 加強了與臨床的溝通增強了檢驗人員的責任心
當危急值出現時,檢驗人員會按制度認真分析檢驗結果,並及時主動與臨床聯系,加強了檢驗工作人員的主動性、責任心,密切了和臨床的關系,減少了矛盾,更重要的是,由於我們和臨床的及時溝通使壹些患者得到了及時的救治。
3.2 提高了檢驗人員的理論水平,增強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當危急值檢驗結果出來後,我們要結合臨床診斷進行分析,分析的過程就是壹個學習的過程,只要長期堅持下去,壹定會全面提高我們的檢驗診斷水平,參與臨床診治的意識,也間接提高了我們檢驗人員在臨床醫務人員心中的地位,增加了臨床對我們的理解和信任。
另外,應註意由於人體的復雜性及其他實驗因素的影響,危急值至少會受到下列因素的影響:患者年齡(新生兒、兒童、成人)、性別、種族等不同人群的危急值界限會有可能不同;不同部門如門診、急診室、手術室、重癥監護室等所用的危急值項目及危急值都有所側重;不同的檢測方法可能有不同的參考值範圍,會影響到危急值的具體界限。因此,不可能有壹個統壹的危急值項目,以適合本科室患者整體的合用。
總之,在實際工作當中要密切聯系臨床做好這項工作,更好地為患者服務是我們的職責。
參考文獻:
〔1〕寇麗筠.臨床實驗室工作中危急的應用〔J〕.實驗與臨床,2003,2:32.
(河津市人民醫院,山西 河津 043300)
.cn/print.asp?articleid=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