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養雞主要有白耳黃雞、狼山雞、南丹瑤雞、馬青原雞、固始雞、仙居雞等。1.白耳黃雞身材矮小,體重較輕,後軀較寬。2.狼山雞體魄強健,頭高尾翹,背凹,羽毛緊實,動作靈活。3.南丹瑤雞體呈紡錘形,胸骨突出,gaskin薄而長,足距發育較早,約40%有脛毛,少數有趾毛。
首先,白耳黃雞
1.白耳黃雞短而輕,但後軀寬。成年公雞呈船形,單冠,4-6齒。垂肉又軟又細
散養雞主要有白耳黃雞、狼山雞、南丹瑤雞、馬青原雞、固始雞、仙居雞等。1.白耳黃雞身材矮小,體重較輕,後軀較寬。2.狼山雞體魄強健,頭高尾翹,背凹,羽毛緊實,動作靈活。3.南丹瑤雞體呈紡錘形,胸骨突出,gaskin薄而長,足距發育較早,約40%有脛毛,少數有趾毛。
首先,白耳黃雞
1.白耳黃雞短而輕,但後軀寬。成年公雞呈船形,單冠,4-6齒。垂肉又軟又細又長。皇冠和垂肉是鮮紅色,彩虹是金黃色。喙略彎,多為黃色或灰黃色,少數雞的上喙端呈褐色。頭羽短橙色,梳羽深紅色,大鐮刀羽不發達,黑色綠色有光澤,小鐮刀羽橙色,其他部位羽毛淺黃色。
2.成年母雞呈三角形,單冠,冠齒6-7個。有些母雞性成熟後就掉了。垂肉很短,顏色和梳子壹樣,都是紅色的。耳葉為白色,眼睛大而發光,虹彩為橙色,喙為黃色,部分喙端為褐色,全身羽毛為黃色。
3.成年公雞體重1450g,斜長17.25cm,胸寬5.09cm,胸深7.39cm,龍骨長9.61cm,盆骨寬6.12cm,脛長6.5cm,成年母雞體重1190g,斜長65433
4.首次產蛋日齡約為151.75天,平均每年產蛋180枚,平均體重54.23克。
二、狼山雞
1,狼山雞很壯,頭擡起,尾巴上翹,背凹,羽毛緊實,動作靈活。頭部短而圓,單冠,冠齒5-6個。臉、耳垂、下垂肉都是鮮紅色。眼睛的虹彩以黃色為主,偶爾夾雜黃褐色。喙呈深褐色,尖端顏色略淺。脛骨是黑色的,細長的。
2.如東縣狼山種畜場1963-1966四年數據如下。500只種雞的年均產蛋量為134.88-175.37,最高個體產蛋紀錄為252枚。同時南通市狼山雞場最高年產蛋量為186.66,最高個體產蛋量為282。
三、南丹瑤雞
1.南丹瑤雞體呈紡錘形,胸骨突出,gaskin薄而長,足距發育較早。約40%有脛毛,少數有趾毛。單冠直立,冠齒6-8顆,喙黑色或石板藍色,面、冠和垂肉均為紅色,耳葉紅色或藍綠色,脛和趾為石板藍色。公雞羽毛的顏色以金黃色和棕紅色為主,其次是黃色和黑色;母雞羽毛的顏色主要分為麻黑色和麻黃色。
2.南丹瑤雞產蛋首日120-140天,年均產蛋量約100枚,蛋重平均41-54g,其中種蛋合格率97%,種蛋受精率93%,受精卵孵化率965438+。
3.90日齡公雞體重可達1.5kg,115日齡母雞體重可達1.3kg。
四、清遠麻吉
1,清遠麻吉的體型特征主要有:體型呈楔形,前軀緊湊,後軀渾圓,頭足細。
2.公雞頭部大小適中,頸部長度適中,單冠直立,壹個* * *,有5-6個冠尖。肉和耳為鮮紅色,虹彩為橙黃色,喙為黃色,頭、頸、背羽為金黃色,胸羽、腹羽、尾羽和主翼羽為黑色,肩羽和鞍羽為棗紅色,足短黃色。平均體重2.18kg。
3、母雞的頭比較小,頸長適中,單冠直立,有5-6個冠尖。冠和耳垂為鮮紅色,喙黃而短,虹為橙色,頭頸部前三分之壹羽毛為暗黃色。背部羽毛上有斑點,羽毛的底色分為黃色、棕色和褐色。平均體重1.75kg。
五、固始雞
1,中等身材,身體呈三角形,結構對稱,羽毛豐滿。母雞的羽毛有黃、麻、黑等不同顏色。公雞的羽毛多為暗紅色或黃紅色,尾羽多為黑色。尾形分為佛手尾和直尾兩種,以佛手尾為主。雞的嘴是藍色或黃色的,腿和腳是藍色的。冠型分為單冠和豆冠,單冠居多。樹冠直立,有六顆冠齒,樹冠後緣的冠葉分叉。冠、垂肉、耳葉、面部均為紅色,虹彩為淺栗色,喙短而微彎,呈青黃色。脛骨是靛藍色的,有四個腳趾,沒有脛毛。
2.第壹次產蛋期約205天(最早為158天),產蛋時間多在每年3-6月。每年平均產卵量約為141枚,平均卵重為51.4g。
六、仙居雞
1,仙居雞體緊湊,背直,尾羽高,頸細長,單冠,冠齒5-7個,全身黃羽,分布緊密。公雞的頸羽為金黃色,主翼羽為紅色,夾雜黑色,尾羽為黑色,而母雞的主翼羽為半黃半黑,尾羽為黑色,頸羽夾雜有斑點的黑灰色羽毛。喙黃色,冠肉鮮紅色,虹橙色,耳色淺黃。脛骨和爪子是黃色的,沒有羽毛。
2.仙居雞斜體長14.05cm,龍骨長10.4cm,臀寬8.85cm,脛長7.15cm,脛圍3.1cm。
3.仙居雞(公雞)屠宰率90.97%,半凈膛率80.16%,全凈膛率63.27%,胸肌率7.7%,腿肌率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