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隨州香菇詳細信息大全

隨州香菇詳細信息大全

隨州香菇是湖北省隨州市隨縣、廣水、曾都區的特產,是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

隨州地處中緯度季風環流區中部,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由於太陽輻射和季風環流的季節性變化,隨州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適合種植蘑菇。“隨州蘑菇”柄短,圓形,棕銅色,肉質細嫩,清香爽口。商業蘑菇直徑為3-10厘米。“隨州蘑菇”通常分為板菇和花菇。平菇表面光滑無裂紋;花菇有雕刻的圖案和白色。白花蘑菇是所有蘑菇中的極品,裂紋深,花紋密,香味獨特濃郁。

2018年7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國農業農村部正式批準隨州香菇農產品地理標誌註冊保護。

基本介紹中文名:隨州蘑菇原產地名稱: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廣水隨縣質量特征:柄短、圓形、肉質細嫩地理標誌: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批準文號:農業農村部公告第40號批準時間:2065 438+2008年7月3日產品特性、品質特征、營養價值、生產環境、土壤地貌、水文、氣候、歷史淵源、產量、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區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的使用商業蘑菇直徑為3-10厘米。“隨州蘑菇”通常分為板菇和花菇。平菇表面光滑無裂紋;刻花菇紋,色白,紋深裂密。營養價值“隨州蘑菇”品質獨特,營養豐富,氨基酸≥ 18.0g/100g,蛋白質≥ 26.0g/100g。隨州蘑菇產地環境土壤地貌隨州土壤的母巖主要是花崗巖、花崗片麻巖、凝灰巖、千枚巖和紅砂巖。農業土壤有五種類型,包括黃米壤土、米壤土和潮壤土。其中水稻土占耕地面積的50.26%。水文情況?水是漢水以東的壹條支流,發源於大紅山北麓,流經隨州、安陸、雲夢,在應城、雲夢交界處流向夏嘴。西支經漢川北部至新溝流入漢水,東支經雲夢至孝感至武漢至陳家集至長江。妳在線嗎?在水的兩邊,成百上千的支流像靜脈壹樣分布著,其中流量大的是?水、漂白水、澆註水、均衡水等。隨州市水質良好,無工礦企業汙染源,水質清澈純凈,是隨州香菇的生產用水。氣候:隨州市地處中緯度季風環流區中部,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由於太陽輻射和季風環流的季節性變化,隨州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夏季冷熱時間短,冬春溫差大。據統計,年降水量865-1070 mm,年日照總量2009.6-2059.7小時,年平均氣溫15.5℃,無霜期220-240天。隨州香菇的歷史淵源1978,華中農業大學楊教授在隨州三裏崗鎮成功種植香菇,帶動了當地群眾種植香菇,形成了香菇產業集群。1996,袋裝蘑菇進入隨州。20世紀90年代末,隨州興起了黑木耳種植,促進了食用菌產業的多元化發展。隨州市香菇產量2008年隨州市食用菌產量為1.47萬噸。2017年隨州香菇年種植量2200萬袋(棒),每年可生產優質幹香菇6.5萬噸。2018年,隨州有90%的鄉鎮,30%的農民,從事食用菌相關產業的約有30萬人。隨州香菇產品榮譽2065438+2008年7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正式批準隨州香菇進行農產品地理標誌註冊保護。隨州香菇地理標誌保護範圍涵蓋隨州市所轄隨縣、廣水、曾都等3個縣(市、區)33個鎮(場、區、辦)778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12° 43′-113° 46′,北緯31° 19′-32° 26′。質量技術要求:具體生產方式產地選擇(1):隨縣市三裏崗鎮、洪山鎮鎮、柳林鎮、桓譚鎮、歷山鎮鎮、萬和鎮、上石鎮、曹店鎮、小林鎮、淮河鎮、尹店鎮、高塍鎮、安珠鎮、新街鎮、五山鎮、唐縣鎮、均川鎮、長崗鎮、萬福鎮。廣水市蔡河鎮、吳店鎮、郝店鎮、余店鎮、關苗振鎮、武勝關鎮;曾都區羅陽鎮、府河鎮、萬店鎮、何典鎮、西河鎮、北郊辦事處、東城辦事處、南郊辦事處。***33個鎮(場、區、辦)。產地環境質量必須符合NY/T 2375-2013《食用菌生產技術規範》的要求。(2)品種選擇:隨州的隨州香菇選擇審定推廣、適宜、抗逆性強、抗病性好、產量高、品質優的品種,秋季種植的品種以九香秋7號為主;9608等品種是春季種植的主要品種;反季節品種主要是沈香215等品種。(3)生產過程管理:隨州“隨州香菇”的生產過程必須嚴格按照農業部頒布的NY/T 2375-2013《食用菌生產技術規範》進行操作,尤其要註意以下環節。a .生產基地必須無汙染,通風良好,避風向陽,靠近水源,適合優質蘑菇生長,道路、電力方便。b .種植技術①隨州香菇生長發育所需的生活條件:主要包括水分、營養、溫濕度、光照、pH值。營養:香菇是壹種木材腐生物。在木屑栽培中,添加壹些營養物質,如米糠、麥麩、糖等,可以使菌絲發育良好,促進香菇的優質高產。溫度:香菇屬於中低溫變溫出菇真菌,孢子萌發的最適溫度為22℃-26℃;菌絲生長範圍為3℃-32℃,最適溫度為10℃-28℃。秋季品種子實體發育的溫度為5℃-23℃,最適溫度為12℃-18℃;春栽培品種的子實體形成溫度為8-65438±08℃;反季節品種的子實體形成溫度為12-32℃。水分:香菇在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對水分和濕度有不同的要求。菌絲生長時,培養基含水量為55%,空氣相對濕度為70%左右。發育階段子實體含水量為60%,空氣相對濕度根據質量要求確定,45%-93%為宜。光照:根據香菇生長發育過程中的質量要求,確定合適的散射光。pH值:香菇適宜在微酸性培養基中生長,適宜的PH值為3-7,其中5最適宜。②生產技術:主要是袋料栽培技術。“隨州香菇”的生產應把握好四個方面。壹、產地生產基地應選擇無汙染、通風良好、避風向陽、近清水、路電便利、環境衛生的地方。二、基質原輔料基質原輔料要“五關”:(1)收藏質量關:原料要新鮮,無黴變變質。(2)入庫及危害控制:原料應幹燥、通風、防雨、防潮。(3)防潮儲存:倉庫應幹燥、通風、防雨、防潮。(4)堆制發酵:原料使用時,應提前進行堆制發酵,殺滅潛伏的雜菌和害蟲。(5)輔料添加:禁止添加無安全衛生標準的材料。三、規範生產季節(1)春播模式,套袋時間為2月至4月上旬,結果期為11至次年4月;秋季種植模式,套袋時間為8月中旬至9月下旬,結果期為165438+10月-次年5月。(2)基本配方基本配方為:鋸末80%,麥麩18%,白糖1%,石膏粉1%,含水量50%-60%。其中,鋸末選自當地樹種,如橡樹、橡子和楓香。(3)生產菌袋的配料:按生產量和配方中各原輔料的比例稱量,充分攪拌均勻,幹濕混合均勻,pH值適宜,不結塊。提倡使用機械攪拌,攪拌更均勻。裝袋:配料完成後,時裝袋滅菌,防止培養料酸化。套袋要松緊適度,以手抓袋不凹陷為宜,不能過緊。殺菌:常壓殺菌:啟動火暴4 -6小時升溫至100℃,然後保持火勢穩定控制在100℃,14 -16小時後停火。這期間註意定期檢查,及時補充加熱水,防止溫度下降,防止幹鍋。最後還要悶6個小時才準備做飯。這個袋子應該徹底消毒。如果滅菌袋數量較多,滅菌時間要適當延長。冷卻:滅菌後,待溫度降至70℃以下時,從烘箱中出袋,將袋運送至滅菌後的冷卻室或接種室,冷卻至28℃以下即可接種。接種:接種的工藝流程如下:對接種箱或接種室的空間進行消毒→裝入料袋和工具→對空間進行消毒→對菌種和器具表面進行消毒→打孔接種→密封→轉移到培養室進行培養。接種前對接種箱或接種室進行消毒。空間消毒采用氣溶膠消毒劑,接種箱消毒時間為25分鐘至30分鐘,接種室消毒時間大於3小時。接種器具、料袋接種面和接種人員的手應用70%-75%酒精或消毒劑擦洗消毒。消毒劑應選擇註冊產品。(4)真菌培養管理培養場所應幹燥、清潔、通風良好,避免光線直射,門窗加陰涼,避免真菌受光。使用前對空間進行消毒,並采取有效的升降溫措施。培養期間,培養溫度應控制在22℃-24℃,並及時適當通風,避免光照直射。溫度計放在中間的菌袋之間。每天觀察壹次,壹般不要翻菌管。(5)變色期的管理變色期應適當利用散射光,加強通風。轉色至80%起泡,並轉褐色,均勻,有彈性,有光澤,有蘑菇特有的香味。需要根據品種和天氣來翻堆。低溫晚熟品種應壹次性撤離,盡量不要翻堆。中溫早熟品種可翻兩次,促進變色均勻。對於長勢不好或變色不良的菌管,在低溫或陰雨天氣不能翻盤。關好門窗,盡量減少溫差,避免出菇現象。盡量高溫變色,否則黃水增多,變色過快。如果變成深褐色,皮厚,蘑菇後期生長緩慢,產量低,嚴重的會造成爛管。(6)春播菌棒的越夏管理主要是通風降溫,防止爛棒。宜利用室外遮蔭棚避暑。遮蔭棚周圍和棚頂要增加遮蔭,保證沒有陽光直射進入棚內,菇棚環境要徹底清潔,做好消毒殺蟲工作。菌缸可以在最後壹次穿刺通風後進入棚內。進棚後應低堆疏放,地面出料高度不超過1米。氣溫超過32℃時,可在外棚和內棚地面噴灑冷水降溫,並加強夜間低溫通風。(7)蘑菇管理架栽培的蘑菇棚壹般高2.5 -3米,遮蔭度70%,四周有排水溝,深度15cm-20cm;菇棚高2.2m-2.5m,架高1.5m-1.7m,共5-7層,層間距25cm-30cm為宜。底層離地20cm,地板寬度90cm(雙側操作)或45cm(單側操作)。四、嚴格按照無公害農產品安全生產許可證的生產記錄流程要求,詳細記錄生產情況。建立原材料臺帳、生產時間記錄、檢驗記錄和銷售記錄。(4)產品采收及采後處理a .采收時期:隨州香菇長到六七成熟,即菇蓋邊緣向內卷成“貢邊”。蘑菇膜剛破的時候,孢子剛噴出或沒噴出的時候最適合采收。b .香菇幹燥:是為了去除體內水分,達到幹燥物品的程度(含水量13%),以利於長期冷藏。其方法:曬幹:將新鮮的香菇蓋朝上,菇柄朝下,壹朵壹朵地排列在簾子裏,不要重疊,幹了以後再翻過來再曬幹。壹般三到四天就能曬幹,幹香菇維生素含量高。烘幹:根據香菇的大小和幹濕程度,大菇放在上層,小菇放在下層,菇蓋朝上,菇褶朝下。烘烤溫度從30℃開始,每小時升高65,438+0-2℃,然後升至60℃再降低濕度至55℃直至幹燥,幹燥後的香菇香味濃郁,品質良好。風幹:壹個接壹個,讓風吹幹。幹香菇立即裝袋密封或儲存在密封盒中。c、等級劃分:收獲的鮮香菇或幹香菇按菇蓋直徑大小,5-8cm為大;3-5厘米為中等;2-3厘米是小尺寸,蘑菇丁的瓶蓋直徑在2厘米以下,要分類存放,方便銷售。蘑菇采收後要及時分揀晾幹,放入標準保鮮庫,避免雨淋發黴。同時必須根據產品質量進行包裝和銷售。(5)生產記錄要求對“隨州香菇”生產全過程,建立生產和投入品記錄,有專人負責,各生產環節的技術措施要有完整記錄,妥善保存備查。“隨州香菇”產品質量安全規定應符合NY/T 2375-2013《食用菌生產技術規範和標準》。特殊標誌使用隨州香菇地理範圍內的地理標誌。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在其產品或者包裝上使用已註冊保護的隨州市食用菌農產品地理標誌的,應當向註冊證書持有人隨州市食用菌協會提出申請,按照相關要求規範標誌的制作和使用,統壹采用產品名稱與農產品地理標誌相結合的標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