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蚊蟲孳生地處理。
翻盆倒灌,清除閑置無用積水;清除衛生死角和垃圾;管理飲用水或功能性容器積水;種養水生植物的花瓶,每5天-7天換水壹次,沖洗植物根部,徹底洗涮容器內壁,花盆墊蓋不留積水,密閉市政管網的管道井、地下室或地下車庫的集水井、建築工地積水等,采取投放長效滅蚊幼劑控制蚊蟲孳生。 二、消滅成蚊。
在日出和日落前約半小時開展滅蚊效果最好,化學殺蟲劑可選擇高效低毒的除蟲菊酯類殺蟲劑等,以每平方米15毫克-20毫克噴霧進行空間噴灑滅成蚊;室內用市售殺蟲劑噴灑陰暗墻角、衣櫃背面進行殺成蚊。 三、做好個人防護。
在室外工作時應穿長袖衣褲,或在皮膚上凃防蚊油;白天、晚上睡覺應掛蚊帳、安裝紗門紗窗等防蚊措施;使用蚊香、氣霧劑等家用衛生殺蟲劑進行防蚊、滅蚊。
擴展資料:
登革熱不會由人直接傳染給人,也不會由空氣或接觸傳播,目前還沒有疫苗可預防。 其潛伏期通常約5天-7天,具有傳播迅猛、發病率高等特點。
由於本病系由蚊子傳播,故流行有壹定的季節性,壹般在每年的5月-11月份,高峰在7月-9月。 突然起病、迅速高熱(可達39℃-40℃,少數表現為雙峰熱);“三痛”(頭、眼眶、肌肉關節)及疲乏等癥狀;“三紅”(面部、頸部、胸部潮紅,結膜充血);多樣性皮疹(麻疹樣、猩紅熱樣);出血傾向;白細胞明顯下降或血小板減少。
人民網—登革熱防治知識知多少?。
2.預防登革熱小知識
預防登革熱小知識。
高溫多雨的天氣適宜蚊蟲孳生,降雨導致的各類小積水更是傳播登革熱的伊蚊的最愛繁衍之地。市民日常生活中要註意做好防蚊措施,行動起來,科學預防登革熱。
壹、蚊蟲小知識傳播登革熱的伊蚊主要在白天叮人,尤其是日出前後1-2小時和日落前後2-3小時,都是伊蚊的叮咬高峰。二、家居環境註意清積水無積水就無蚊蟲,無蚊蟲就無登革熱。
伊蚊最喜歡將卵產在幹凈的小水體內,因此,雨天過後,小夥伴們要註意查找家居周圍的小積水並及時清理,讓伊蚊沒有滋生之地。(壹)房前屋後各個角落:請馬上清掃除積水。
(二)陽臺上的閑置容器:請及時傾倒積水,並將這些盆盆罐罐翻過來。(三)家中水池和水養植物:庭院噴水池等應往水裏投放殺蟲緩釋劑;水養植物要趕緊換水,並同時認真沖洗植物根部。
(四)家中飲水機水盤、花盆底托等各類積水容器:請定期清理積水。要定時清理家居內外各種小積水,如每日清洗花盆底托,定時為水養植物換水洗根,倒置各類閑置容器等措施。
三、戶外活動註意防叮咬市民在戶外活動時,應盡量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要註意在皮膚 *** 部位塗抹含有效驅蚊成分(避蚊胺)的驅避劑。塗抹時要註意:●不可接觸傷口,不可接觸眼和嘴,在耳部也要少用。
●不要讓寶寶自己塗,應噴在大人手上後再塗抹到寶寶身上,但不要塗在兒童手部,防止經手入口。●如果皮膚過敏則應立即停止使用。
3.如何預防登革熱小常識
第壹部分:家居及個人如何預防登革熱
壹、清除伊蚊孳生地
伊蚊的生長周期 15 天,分四個階段,卵、幼蟲、蛹 3個階段大約 7~10天,必須生活在水中,壹旦離開水,伊蚊的生命鏈被打破,無法繁衍後代。因此,防蚊、滅蚊的重要工作,就是清理積水,消除孳生地。
(壹)防止積水,消除伊蚊孳生地,富貴竹等陰生水養植物的花瓶。每5 ~7天換水1次,並沖洗植物根部,養有大型水生植物的,要在水中投放滅蚊藥物。
(二)飲用水缸或其他飲用水容器要加蓋,每 5~7 天換水1次,不能定期換水的可放養食蚊魚等,水井要加蓋。
(三)冰箱底部的水盤應每星期清理壹次。
(四)浴室、衛生間儲水桶、缸等每5~7天清理換水壹次。
(五)花盆底盤要保持幹爽。
(六)貯水的水桶、陶甕、排水槽等每 5~7 天清理換水壹次,所有渠道要保持暢通。
(七)廢輪胎要存放室內或避雨的場所,如要堆放室外,要用防雨布嚴密遮蓋,不積雨水。必要時可用殺蟲劑噴殺成蚊,並在輪胎內施放馬拉硫磷、雙硫磷等殺幼劑。
(八)竹籬笆竹節頂端、樹洞、竹洞要用灰沙堵塞,或對留根的竹筒。采用“十”字砍刀法,使其有裂縫不再積水。
(九)屋檐排水槽或反墚堵塞積水要定期清理。
(十)家禽、家畜與鳥類飲用水槽要每天清理。
(十壹)清除周圍廢棄的盆、罐、瓶等容器,暫時閑置未用的應當逐壹翻轉倒放。
(十二)將地面凹陷的地方全部填平,以防積水。
二、消滅成蚊
使用家用殺蟲劑殺滅成蚊,並遵照包裝指示使用適當的分量。註意切勿向運行中的電器用品或有火焰的地方直接噴射殺蟲劑,以免發生爆炸。
三、個人防護
(壹)窗戶裝防蚊網,如房間沒有空調設備的,應裝置蚊帳或其它防蚊設備。
(二)避免於“花斑蚊”出沒頻繁時段在樹蔭、草叢、涼亭等戶外陰暗處逗留。
(三)到登革熱流行區旅遊或工作,應穿著淺色長袖上衣及長褲,或在外露的皮膚及衣服上塗噴蚊蟲驅避藥物。
第二部分:預防登革熱知識
壹、登革熱的由來
登革熱是登革熱病毒引起、伊蚊傳播的壹種急性傳染病,病人和隱性感染者是主要傳染源。本病於 1779 年在埃及開羅、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及美國費城發現,並據癥狀命名為關節熱和骨折熱。1869年由英國倫敦皇家內科學會命名為登革熱。
二、登革熱是怎麽傳播的
傳播的媒介主要是伊蚊,人被帶登革熱病毒的伊蚊叮咬後,就會將病毒傳播給人,引起發病。
三、登革熱有哪些癥狀
病人多突然發病,有畏寒、發熱(24~36 小時內可達39度~40度),伴有疲乏、惡心、嘔吐等癥狀;有的病人有劇烈的頭痛、眼眶痛以及肌肉、關節和骨骼痛;面部、頸部、胸部發紅,眼結膜出血。淺表淋巴結腫大。病人發病後3~7天於四肢、軀幹或頭面部出現皮疹,有癢感,部分嚴重病人可出現多器官大量出血、肝腫大和休克。
四、如何預防登革熱
預防的重點在於防蚊和滅蚊。要盡量減少蚊子的孳生地,可以采取以下壹些措施:
(壹)室內防蚊滅蚊:翻盆倒罐,清除小積水,種植花卉盆景的存水,定期每周換水,提倡改用濕沙種植萬年青、富貴竹或將花瓶口密封;可積水的容器不露天堆放,防止積水生蚊;噴灑滅蚊藥,身上擦花露水,還可使用防蚊紗窗、紗門、紗網,睡前放蚊帳防蚊。也可擺放壹些花卉如茉莉花、杜鵑花、萬壽菊、薄荷等也有驅逐蚊蟲的效果。
(二)室外防蚊滅蚊:在主要孳蚊的地方如汙水溝、廢水塘、下水道、建築工地采取填平、覆蓋、密封、清疏方法杜絕蚊蟲孳生。還可用倍硫磷、殺螟松等化學殺蟲劑滅蚊。
(三)溫馨提示:夏秋季是登革熱的高發季節,請各位居民翻盆倒罐清除積水,清除蚊子孳生地,有高熱、頭痛、肌肉痛等癥狀及時到醫院就診。
4. 怎樣預防登革熱呢
預防登革熱,最主要的措施是殺滅蚊蟲,清除蚊蟲孳生地,同時做好個人防護,防止蚊蟲叮刺。
埃及伊蚊主要孳生於戶內積水容器內,白紋伊蚊主要孳生於盆、罐、樹洞、廢輪胎、花瓶以及建築工地容器積水中,消滅和控制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壹般以消滅孳生地和幼蟲為主。 滅蚊措施主要有: 壹、消滅蚊幼蟲:發動學生、家庭婦女,家家戶戶齊動手,傾倒盛養富貴竹、萬年青……的花瓶、花盆中積水,清洗根部,3-5天換水壹次。
在花盆假山中放養魚,吞食蚊幼蟲。 大面積積水可加入汽油,使幼蟲窒息死亡。
翻盆倒罐,填堵樹洞,對飲用水容器勤洗刷,勤換水,加蓋防蚊,也可采取水缸內放養食蚊幼蟲的魚類或其它生物滅蚊方法消除蚊幼蟲。 對難於徹底清除的非飲用容器積水,可投灑廢油類或緩釋殺蟲劑。
疏通溝渠、下水道,防止積水,填平窪地、翻盆倒罐清除積水。 二、消滅成蚊:室內用噴灑或施用對人無毒的殺蟲劑消滅成蚊。
噴殺的地方是房屋陰暗處,窗簾布、墻裙等。室外在搞好環境衛生的基礎上重點對成蚊較多的竹、樹林、陶器場、廢輪胎堆積站等場所使用殺蟲劑。
目前可采用下列幾種: 1、敵敵畏:可采用藥物稀釋噴灑及煙薰,特點是速效,迅速殺死成蚊。對人畜有毒性。
使用時須小心,註意安全。 2、三氯殺蟲酯(7504):對人畜毒性低,可采用藥物稀釋噴灑及煙薰,特點是見效慢,但保持時間長,7~10天仍有效。
可與敵敵畏混合使用,比例為4:1或3:1,其優點是速效且持續時間長。
5.登革熱的預防措施有哪些
分布控制和消滅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是當前最有效的預防措施。
埃及伊蚊主要孳生於戶內積水容器內,白紋伊蚊主要孳生於盆、罐、樹洞、廢輪胎、花瓶以及建築工地容器積水中。消滅和控制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壹般以消滅孳生地和幼蟲為主。
滅蚊措施主要有: 1、消除孳生地和幼蟲:翻盆倒罐,填堵樹洞,對飲用水容器勤洗刷,勤換水,加蓋防蚊,也可采取水缸內放養食蚊幼蟲的魚類或其它生物滅蚊方法消除蚊幼蟲。對難於徹底清除的非飲用容器積水,可投灑廢油類或緩釋殺蟲劑。
2、殺滅成蚊:室內用噴灑或施用對人無毒的殺蟲劑消滅成蚊。室外在搞好環境衛生的基礎上重點對成蚊較多的竹、樹林、陶器場、廢輪胎堆積站等場所使用殺蟲劑。
截止2011年,尚無疫苗可以防治該病,因此最佳的預防方法是清除家居、學校、工作地點及附近的積水,防止蚊子孳生,以及避免給蚊子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