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是怎麽死的?
鄧艾雖然出身貧寒,卻深謀遠慮,得到了太尉司馬懿的賞識,才華得以施展。
鄧艾傑出的軍事才能在於他在蜀漢大將姜維的對抗中屢戰屢勝。公元263年,他奉命攻打蜀漢,壹路神戰至蜀都,使蜀漢滅亡。司馬昭稱贊鄧艾的成就,並提升他的軍銜。
鄧艾為此邀功,甚至擅自做主,以天子之名任用蜀漢官員,甚至在綿竹築起高臺宣傳自己的貢獻。鄧艾對自己在滅蜀中的巨大貢獻非常自豪,經常在蜀國的老臣面前吹噓自己。很多人看到鄧艾如此自滿,都會在背後嘲笑他。
鄧艾的所作所為正是鐘會想要的。鐘會是個有野心的人。他不會甘心生活在鄧艾手下,壹直想鏟除鄧艾。
在成功滅蜀後,鄧艾開始籌劃各種滅吳的策略,但在此過程中,他擅自拜官,超出了壹個臣子的本分。而鐘會趁機修改了鄧艾上表給司馬昭的信,加深了司馬昭對鄧艾的偏見。
鐘見了鄧艾,與積怨甚深,乘機誣告鄧艾謀反。司馬昭對鄧艾疑心已久,監軍魏官便將鄧艾父子收押。後來鐘會謀反被殺,魏官穩住了局面,收拾了殘局。因為魏官也參與誣陷鄧艾,就派人殺了鄧艾父子。
杜奈墓
鄧艾是三國時期著名的魏國名將。他曾經潛入尹平,摧毀了蜀漢政權。後來由於自立門戶,他與司馬昭有嫌隙,被野心家鐘會誣陷謀反,被殺。
公元273年,司馬燕平反鄧艾,說:?鄧艾創造了很多功勛,也是被冤枉定罪後被抓在手心,而不是畏罪潛逃。他的後代也成了罪人,我時常為他們感到惋惜和同情。如今,他的孫子鄧郎還健在,我可以任命他為大夫。?就這樣,鄧艾的冤案被洗清了。
鄧艾雖然為自己的功績感到驕傲,但也做了壹些超出官員職責的事,失去了自己的榮譽,但他對魏國的貢獻是不容忽視的。他為魏國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當時鄧艾戰死在綿竹,現在他的墓位於陜西省蒲城縣。據說鄧艾的墓並不是真正的墓,而是後人為他修建的衣冠冢。
鄧艾墓坐北朝南,呈疊鬥狀。它最高的圍欄是六米,底部是十五米長,寬度是十三米。這座墳墓前曾經有壹座祠堂,但隨著歲月的流逝,祠堂消失了。好在墓上的石碑還在。雖然正面的字被擦掉了,但是石碑背面的字卻保留了下來。這兩塊石碑中有壹塊是先秦時期留下的,上面的文字是舒威。現在,除了墓室上的石碑底座,石碑被保存在Xi安的博物館裏。另壹塊石碑建於大金時期,這塊石碑至今仍存在於鄧艾墓上方。
鄧艾與姜維的關系
鄧艾和姜維是死敵。姜維數次北伐都與鄧艾作戰,第十壹次北伐被鄧艾所破。之後劉皇帝降服全國,姜維再無機會進行北伐。但鄧艾和姜維誰更厲害,眾說紛紜。
首先,姜維是高舉的,所以姜維在道理上比鄧艾強。姜維是蜀國後期很少挨槍子的名將,在戰略上甚至向諸葛亮取經。他雖然沒有諸葛亮厲害,但也是可以看出來的。他在北伐途中,壹般都是贏大於輸,可見姜維的武力值很高。而鄧艾的表現,卻沒有多著墨,顯得有些平庸。
不過另壹種說法是鄧艾更厲害,這種說法也能找到相應的證據。當姜維還在魏國的時候,他只是壹個將軍。當時鄧艾已經是三軍統帥,可見鄧艾的帶兵能力超級強。再加上北伐時,姜維是攻方,鄧艾是守方,所以守城總是很難。這期間姜維也不全是勝利,所以兩人應該是勢均力敵。而第11次北伐的失敗,鄧艾可謂是大敗姜維,所以,即使比姜維好不了多少,兩者至少是壹樣的。
歷史上有壹種觀點認為鄧艾之死是姜維造成的,實際上並非如此。雖然造反的是姜維的鐘會,但之所以那麽容易造反,是因為鐘會早就造反了,篡改了鄧艾的防禦書信,被司馬昭嚇破了膽。鄧艾死了,姜維最多是催化劑。
更有說鄧艾和姜維類似諸葛亮和司馬懿,都是棋逢對手,各有輸贏。
猜猜妳有興趣:
1.三國名將的真正死因
2.楊光是怎麽死的
3.司馬懿是怎麽死的
張飛是怎麽死的?
5.三國鄧艾的壹生
6.名將姜維生平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