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新資源豐富,產品眾多。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10多種,其中花崗巖、鐵礦、石英巖質量較好,易於開發。土特產品品種繁多,尤其是花生、栗子、油桐、柿子、野菜、黑木耳、草莓、西瓜、藥材,形成了產業化格局。深化農業結構調整,在板栗東西沿河發展茶葉、水果、蔬菜、花卉,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我的家鄉東部建成1萬畝板栗基地,西部沿京珠高速建成3000畝茶葉基地,沿舞水河畔大力發展800畝油桃、梨、草莓、柿子、李子等水果基地,400畝大棚蔬菜基地,300畝蘭草花卉基地,農業生產效益明顯提高。
東辛鄉是壹片富饒的土地,資源得天獨厚。皮棉產品極其豐富。板栗、花生、茶葉、牛油、銀杏、野菜、藥材等名優產品久負盛名。其中烏桕年產量居全國縣級首位,花生、板栗、油桐年產量居全省首位。素有“中國牛油之鄉”、“中國板栗之鄉”、“花生之鄉”的美譽。
有“縣樹”之稱的烏桕,年產量600萬公斤,居全國之首。烏桕是化工產品、醫藥和化妝品深度開發的理想原料。
有“長壽果”之稱的大悟花生,年產量2.5萬噸,居湖北省首位。開發的“多味花生”和“銀杏花生”暢銷全國。花生是開發高級食用油和食品的原料。
被譽為“東方明珠”的大悟板栗,以果大、品質高、營養豐富、耐貯藏而久負盛名,年產量達3萬噸。大悟板栗是開發加工綠色飲品和綠色食品的首選。
被譽為“生命之果”、“活化石”的大悟,古銀杏樹不計其數,基地面積5萬畝,年產量80萬斤。銀杏是生物制藥原料的上品。
被譽為中國十大名茶之壹的大武綠茶,占地4萬畝,年產綠茶2000噸。其“金鼓露毫”“黃立壽眉”聞名全國,大武綠茶更是人們養生長壽的絕佳飲品。
有“山珍”之稱的珍珠花、馬齒莧、蕨菜、菖蒲根等十余種具有山野風味的綠色食品,年產量達1000噸以上,滿足了現代人類回歸自然的需求,發展前景廣闊。
被譽為“中藥之王”的枸杞、橘根、杜仲、梔子、山藥等珍貴中藥材被大規模種植,可供深度開發利用。
大悟資源豐富,物產豐富。全縣已探明的金屬非金屬礦產有38種,占湖北省礦產資源的32%。其中,金、銅、磷、石英石、石灰石、大理石、花崗巖、螢石儲量豐富、品位高、質量好、易開采。大悟地下礦藏豐富多樣,品質優良。目前已探明的礦產有8大類38個品種,可供開采的有140多處。金、銅、磷、螢石、大理石、花崗巖、石英等礦產正處於大規模開采時期。
其中大花綠大理石為世界稀有珍貴品種,總儲量654.38+0.2億立方米。是酒店、大廈等建築的高檔裝飾材料,深加工後的各種工藝品價值百倍。
“芝麻黑”和“楓葉紅”花崗巖色澤淡雅,經久耐用,總儲量達2億立方米。它們是城市街道、公園和廣場的優秀建築裝飾材料。
石英石,二氧化矽含量99%以上的特級矽,儲量10萬噸,可廣泛用作煉鋼結晶工藝品、金銀手飾模具、航空航天工業特種塗料的添加劑,發展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