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練習是練習寫解釋性文章。可以選擇壹個物品介紹給大家,比如蔬菜、水果、玩具、文具或者電器。在練習前,通過觀察、走訪、參觀、閱讀說明等方式,盡可能多的了解這類文章,然後思考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按照什麽順序,用什麽講解方法。寫完之後讀給學生聽,看介紹是否清楚,不清楚的地方改壹下。要寫好這個練習,我們應該註意:
壹、明確題目要求,知道寫什麽。這個練習和我們以前的練習不同,以前的練習主要是寫人,記筆記,畫場景。本練習是壹篇介紹事物的結構、類別、起因、性質、作用和演變的說明性文章。說明性文章的應用範圍很廣,我們在日常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經常會看到和使用到。寫壹篇說明性的文章,就是把妳要介紹的內容解釋清楚。怎麽寫?
首先,我們可以確定從哪些方面來寫。如果介紹蔬菜水果,重點介紹形狀、顏色、味道,也可以介紹種類、產地、產量、營養價值。在介紹玩具、文具、電器時,應重點介紹其形狀、特點、結構、用途以及使用過程中應註意的問題。當然,這需要我們對介紹的物品非常熟悉。
其次,我們需要知道寫什麽順序。比如電器產品,可以按照它的形狀、結構、用途,或者按照它的生產工藝,按照先生產什麽,再生產什麽,最後生產什麽,來壹段壹段地寫。
第二,學習和運用基本的解釋方法,懂得寫作。我們應該選擇適當的解釋方法。比如寫成推銷員,或者把自己描述成這個物品。這不是很有趣嗎?通過課內外閱讀解釋性文章,學生們壹定獲得了很多知識。常用的解釋方法有:舉例、圖形、比較、比喻等。
練習示例1:
竹筍
“時不時的,層層包裹都是高的。鮮可以當菜,長成大料。”妳看這是什麽對了,這是竹筍。
俗話說:“冬筍藏土,二月筍露角,三月來滿山。”幾場春雨過後,在春雷的召喚下,披著棕色外衣的竹筍爭先恐後地從老竹頭、雜草、水源、荊棘、巖石縫隙和許多意想不到的地方鉆了出來。它們就像壹把把倒插在土裏的劍,壹把在這裏,壹把在那裏。它們非常密集,看起來非常壯觀。
因為竹筍的種類不同,所以形狀也不同。它們大小不壹,大如碗,像雄偉的寶塔,又像貝殼。像甘蔗壹樣小,像壹把把火把。小壹點的只有拇指大小,壹般人很難發現。竹筍不僅大小不壹,各縣顏色也不壹樣。它們是深棕色、鵝黃色、淺黃色甚至綠色。它們末端的胡須是黃綠色的,像它們的頭發壹樣又細又軟。他們還穿著緊身的外套,上面有壹層毛,摸起來很粗糙,紮手。竹筍越往下,顏色越淺。在春風、春雨和陽光的照耀下,它們茁壯成長,壹節壹節,越長越高。在長大的同時,它們也壹層壹層地脫去外衣,壹棵接壹棵地長成粗壯的竹子,形成茂密的竹林。
竹筍不僅外觀有特點,用途也很廣泛。味道鮮美,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當親戚朋友遠道而來拜訪我們時,好客的主人壹定會炒上壹兩盤美味的竹筍,讓客人大飽眼福;客人走的時候,讓他們帶壹兩包筍幹,讓更遠的人也能品嘗到我們當地的特色菜。竹筍長大後可以做建築材料,日常用具,甚至連皮都可以做工藝品。都是寶。
我愛吃竹筍!
(點評:該練習介紹了竹筍的生長、形狀和用途,組織清晰,過渡自然,語言流暢,文筆清新自然,充滿童趣。)
練習例2:
愛荔枝
“球掛樹梢,穿紫袍;裏面白寶寶,汁甜,口感好。”妳知道這是什麽水果嗎?對了,是荔枝。這是我家鄉的特產之壹。
春三月,細雨如絲。荔枝樹貪婪地吮吸著春姑娘帶來的花蜜。綠葉下藏著許多花和骨頭,就像滿天的星星。只要壹吹起,花似乎就向我們點頭打招呼。細看荔枝樹,花骨上還有不少雨露。他們在等待花開的時刻!
初夏,荔枝樹上掛滿了綠色的小荔枝。陽光壹照,就像壹顆閃閃發光的翡翠,賞心悅目。挑壹個慢慢剝開,只見薄薄壹層果肉。輕輕壹咬,感覺又麻又酸又澀,讓人吐舌頭。最裏面還有壹個綠色的小核。
盛夏,走進荔枝林,只能感受到撲鼻而來的清香,讓人心曠神怡。在荔枝樹附近往上看,荔枝像紅寶石壹樣,讓人流口水。摘壹棵樹,摸摸皮膚。它很粗糙,上面有許多小刺。剝開它,裏面的果肉晶瑩剔透,像壹顆巨大的珍珠。咬壹口,甜甜的汁液從牙縫流到舌尖,流進心裏,讓人想吃第二口。難怪楊貴妃那麽愛吃荔枝。但當時北方沒有荔枝,要從南方運到北方。至此,杜牧《清宮裏的花》中的詩句“紅塵裏騎公主笑,無人知是荔枝。”可以證明。
荔枝營養豐富,其果肉可以美容養顏。它也有很多用途:它可以用作荔枝罐頭和飲料。皮可以當肥料等等。總之,荔枝遍地都是寶。
我愛荔枝!
(評論:小作者以荔枝為描寫對象,表達愛意。習題總是有分的,層次分明。優美的語言和靈活的技巧。尤其是謎語和詩詞的巧妙運用,為文章增色不少。)
練習例3:
菠蘿的自述
妳好,我是菠蘿。怎麽樣?我叫外國!我悄悄告訴妳壹個秘密。我的昵稱是菠蘿。我的家鄉在南方。我是壹種熱帶水果。說實話,我是人見人愛,車見人愛的水果之王。
看,有壹個穿著紅色格子連衣裙的小女孩正在伸長脖子,瞇著眼睛,張開鼻孔。她在聞什麽?她當然聞到了我迷人的氣味。我的味道很香,讓人越來越愛。聞著也會引起條件反射,讓人流口水。
我不僅聞起來香,看起來也很酷很帥。看看我,穿著金色的盔甲,頭上戴著威武的將軍帽,就像壹個得勝的將軍。我的盔甲是菱形的,壹件壹件整齊排列。這盔甲實在太硬了,普通蟲子都無能為力。每件盔甲上都有壹片薄薄的小葉子。當它長大後,葉子枯萎並垂下來,這使它感覺不那麽刺痛。我媽跟我說我小時候營養不良,臉都青了。長大後變成黃綠色,成熟後變成金黃色,特別醒目。
我不僅帥,而且好吃!但要想嘗我的味道,就得努力。首先妳要用刀把我的硬皮削掉,然後把我身上的果眼挖出來。如果這時候咬壹大口,舌頭會有麻澀的感覺。因為我含有菠蘿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質,刺激嘴唇和舌頭上的黏膜。但是,處理方法很簡單。把我泡在鹽水裏壹兩個小時就好了,那時候吃起來酸甜可口。
不是我吹牛,我滿腦子都是寶。我的肉可以做成罐頭,果汁可以做成菠蘿酒,那叫好吃。我的皮也可以入藥,入藥,甚至我的葉子也可以編成繩子。
聽完我的介紹妳對我有什麽看法?妳想和我交朋友嗎?
練習例4:
肇慶包拯
肇慶是壹個旅遊城市,肇慶有許多特產,如端硯、趙石、蒸餃、四會沙糖桔、德清貢柑、高要草席...其中,蒸餃是最好的。
壹般粽子用竹葉包裹,呈四邊三角形,肇慶用冬葉包裹,呈枕形或四角山形。裏面的材料是:綠豆、糯米、豬肉。先把7~8片左右的冬葉塞進漁夫帽裏,形成壹個角度;然後,把糯米均勻的放壹層,綠豆放壹層,豬肉放2~3塊放壹層;最後,再做這些步驟;然後用稻草把蒸餃包起來;如果妳想煮包,妳應該把它放在壹個特殊的大鍋裏至少7-8個小時。
把冬天的葉子壹層壹層剝開後,妳會看到壹個黃綠色的“金字塔”。因為蒸過的葉子吸收了葉綠素,裏面的糯米變成了黃綠色。把蒸好的包切開後,綠豆和豬肉被擠了出來,冬天的樹葉和綠豆的味道撲鼻而來。吃壹口就會覺得蒸的入口松滑香甜,肥豬肉壹點都不肥,滑滑的不知道咽下去不知道。咽下去之後,妳會覺得胃裏暖暖的,仿佛被武術高手打通了穴位,嘴裏還含著綠豆和肥豬肉的味道,真的在牙齒和臉頰上留下了香味。
蒸不僅味道好,還可以保存很久。冬葉性寒,保存性強。蒸很有營養,因為糯米富含大米營養,綠豆有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和氧氣。
肇慶是當地居民慶祝春節的傳統美食。
練習例5:
蟬
夏天,到處都能聽到蟬鳴。順著它的聲音,妳會找到它的蹤跡。
蟬喜歡呆在樹枝上。它只有拇指大小,全身灰褐色。針管口器細而長,兩邊各有壹短須;壹雙圓圓的眼睛像壹對圓圓的珠子;壹對半透明的薄翅像花瓣壹樣覆蓋著腹部;六條腿像彎曲的根。
蟬是夏天著名的音樂家。如果她唱歌,她將永遠不會停止。它的叫聲抑揚頓挫,變化多端。有時長,有時短;有時慢,有時急;有時高,有時低;有時遠,有時近。此起彼伏,好不熱鬧!誰也不甘示弱,他們似乎在開音樂會,進行辯論。
既然蟬是夏天最著名的音樂家,那麽它的發音在哪裏呢?這個問題讓我很困惑。有壹天,我從蓮花山抓了壹只蟬來研究。仔細觀察,我發現了壹個小秘密——蟬是翹著尾巴唱歌的。原來蟬的叫聲是由腹部發出的,腹部以上的凹陷部分兩側有壹層硬殼。硬殼裏有壹層膜。只要薄膜振動,蟬就能發出聲音。
蟬雖然很小,卻有無窮無盡的奧秘等著我們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