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許多地方,人們會在這壹天把新收獲的谷物、水果和蔬菜供奉給神和祖先。據史料記載,這壹習俗由來已久。周朝時,這壹天,周王親自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迎夏,隆重舉行祭祀炎帝祝融的儀式。後來,這種歡迎儀式被歷代統治者傳承下來。皇帝夏之時受到了朱衣的迎接,同時,生肉、鮮果、五谷和茶葉被獻祭給古代的皇帝。這個習俗流傳到民間後,長夏嘗試了壹些新的東西。因為這個時候,地裏的蔬菜郁郁蔥蔥,林中的鮮果初熟,確實是品嘗新鮮事物的好時機。如今江浙壹帶仍有“長夏見三新”的說法,所謂“三新”是指剛成熟的櫻桃、李子、小麥。
3.長夏還有煮新茶的習俗,其實是品嘗新茶這壹傳統習俗的演變。比如明代,這壹天家家戶戶都有在長夏煮新茶的習俗,並配以各種水果點心,親戚鄰居互相餵食,稱為七茶。後來煮新茶發展成了民間的茶藝比賽。這壹天,家家戶戶都要挑選好茶,混合各種輔料,然後抽取自來水,燒開後用來泡茶。茶中還應混有茉莉、肉桂、玫瑰、丁香、蘇星等。,還有壹些時令水果要鄰裏互贈品嘗。壹些富裕家庭借此機會爭財,用名窯的細瓷做茶具,將水果雕刻成各種形狀,用金箔裝飾,用茶盤供奉給客人或鄰居。學者們將舉行“鬥茶會”,品嘗名茶,並作詩慶祝。
4.夏季是冰雹多發季節,容易發生災害,從而對農業生產造成極大危害。把夏天定為夏季的第壹天,天氣越來越熱,容易出現冰雹。在北方地區,漫長的夏季過後,是小麥籽粒飽滿的日子。如果天氣好,小麥長勢好,那麽壹個月後,小麥就會大豐收。但是壹旦出現冰雹天氣,會給農業生產帶來很大的損失。所以人們在漫長的夏天祭祀上帝,請求他保佑豐收。祭祀冰雹的神奇力量經常在郊區進行,因為雨和冰雹主要落在田野裏,對農業生產造成損害。祭祀時,祭品中必須有黑魚和面包。之所以用黑魚,是因為夏天的冰雹多與雷雨平行,此時烏雲密布,所以人們認為冰雹神喜歡黑色。至於面包,人們認為它是萬福之神最喜愛的食物,所以必須供奉。
5、夏季炎熱,很多人身體不適,或消瘦,或食欲不振,或睡眠不好,或整天昏昏欲睡,感覺四肢無力。這些現象在民間統稱為“苦夏”或“苦夏”、“吃夏”。
6.人們認為,在漫長的夏季開展壹些習俗活動可以避免這種現象。比如妳吃李子,妳以為吃了之後就不會夏天難受了。另壹個例子是試穿葛藤服裝或薄紗服裝。這個時候天氣還不算太熱,沒必要穿這麽薄的。所以只是象征性的穿上,表示防暑提前,暑氣不會侵襲,不會再有苦夏。還有就是喝七分茶,問鄰居要點茶,煮好了再喝。按照習俗,七分茶必須用木炭、陶器或瓷器作為炊具來煮,決不能用鐵器。在這壹天,全家老少都會喝酒,鄰居們會互贈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