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不能和什麽水果壹起吃?柿子不宜與橘子、橙子、柚子、葡萄等酸性水果同食。酸性水果,如梅、杏、李等。,含有不易氧化分解的酸性物質,容易導致體內呈酸性,壹般不宜多吃。
另外,柿子不宜與以下食物同食。讓我們更多地了解他們。
1.柿子不宜與高蛋白的蟹、魚、蝦等食物同食。中醫認為螃蟹和柿子都是寒性食物,不能壹起吃。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高蛋白的蟹、魚、蝦在鞣酸的作用下容易凝固成塊,也就是胃柿石,會引起腹痛、嘔吐、腹瀉。
2.柿子不能和紅薯、菠菜壹起吃。紅薯是壹種含澱粉較多的食物。吃了之後會在胃裏產生大量的胃酸,而柿子含有較多的單寧和果膠。當胃酸遇到鞣質和果膠,就會凝結形成不溶性的硬塊——胃柿石。
3.柿子最好不要和醋壹起吃,吃柿子前後最好不要吃醋。否則,柿子中所含的柿子膠會與醋酸發生反應,形成塊狀物,殘留在人體的胃中。
4.柿子不能和酒壹起吃。酒味苦,柿子涼,兩種食物不能同時吃。
柿子怎麽吃
柿子有很多吃法。柿餅除了鮮食,還可以做成柿餅,容易保存,口感甜膩。此外,柿子還可以作為配料制作餅幹和果醬。下面麻王百科為大家介紹柿子醬和芝香柿子糯米糕的做法。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壹試。
首先,柿子醬
材料:熟柿子600g,麥芽糖150g,細糖100g,檸檬1和1/2,水100cc。
練習:
1,檸檬洗凈,榨出汁備用;柿子去皮,切成塊狀備用。
2.將切好的柿子果肉放入耐酸鍋中,先加水和檸檬汁中火煮沸,再轉小火,加入麥芽糖繼續煮。炒菜的時候壹定要用木鏟不停的攪拌。
3.麥芽糖完全溶解後,可以加入細砂糖繼續煮至醬汁粘稠。
二、芝香柿子糯米糕
材料:柿子、糯米粉、白芝麻。
練習:
1,熟柿子,洗凈去皮去蒂。
2.將柿子放入大碗中,搗碎,用料理機拍打,使其更加均勻。
3.加入糯米粉
4.做硬度適中的面團。糯米粉的量要自己控制,和面的時候不要粘手。
5、取壹小塊面團,揉圓,壓平,成小餅樣。
6.在餅的兩面都粘上白芝麻。
7.鍋裏放壹點油,在鍋裏煎出餅坯。
8.煎成金褐色後,翻面煎成金褐色。
柿子的功效
柿子富含標誌性的營養成分。和蘋果比,除了鋅和銅,其他成分都是柿子。正如外國諺語所說,“壹天壹個蘋果,醫生遠離我。”但說到預防心血管硬化,柿子的效果遠遠超過蘋果,堪稱有益心臟健康的水果之王。所以“壹天壹個蘋果,勝過壹天壹個柿子。”下面我們就來仔細看看柿子的功效吧!
第壹,藥用功效
1,潤肺金聖:柿子能有效補充人體營養和胞內液,起到潤肺金聖的作用。
2、解酒:柿子能促進血液中酒精的氧化,輔助身體排出酒精,減少酒精對身體的傷害。
3、治療地方性甲狀腺腫:柿子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碘,可治療碘缺乏引起的地方性甲狀腺腫。
4.柿子還有助於降低血壓,軟化血管,增加冠狀動脈流量,活血消炎,改善心血管功能。
二、食用功效
1,補充維生素C:柿子所含的維生素和糖分大約是普通水果的1 ~ 2倍,所以吃柿子可以補充大量的維生素C。
2、潤腸通便:柿子中含有豐富的果膠,是壹種水溶性膳食纖維,具有很好的潤腸通便作用,對緩解便秘、維持腸道菌群正常生長有很好的作用。
柿子禁忌
秋冬是柿子的收獲季節,愛吃柿子的朋友們終於可以大飽眼福了。但是,吃柿子也壹定要註意吃法。吃柿子有哪些禁忌,哪些人不適合吃柿子,妳壹定要了解清楚。
壹、飲食禁忌
1,最好不要空腹吃柿子。柿子中含有大量的柿膠,遇酸會凝固成塊。空腹吃大量柿子時,柿子中的柿子膠會和胃酸凝結成塊狀,小的如杏核,大的如拳頭,積多了無法排出。所以,柿子壹次不宜多吃,宜飯後食用,因為此時胃酸已與食物混合,不易產生“柿石”。
2、柿子不宜帶皮食用。有人覺得吃柿子的時候嚼柿子皮比單獨吃柿子好吃。其實這種吃法是不科學的。因為柿子中的鞣酸大部分集中在皮中,所以柿子澀的時候不可能把鞣酸全部去掉。如果連皮壹起吃,更容易形成胃柿石,尤其是在脫澀過程不完善的情況下,其皮中含有較多的鞣酸。
二、禁忌人群
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胃功能低下、外感風寒咳嗽的人不宜吃柿子;生病的人、產婦、經期的婦女禁止吃柿子;熟柿子含有較多的糖類,包括蔗糖、葡萄糖、果糖等。,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
查看全文
柿子吃多了會怎麽樣?
柿子好吃又有營養,所以很多人想要好吃就會多吃柿子。其實吃柿子有很多註意事項。比如柿子吃多了會有壹定的副作用。那麽,柿子吃多了會怎麽樣呢?有什麽副作用?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壹下。
1.柿子吃多了會影響鈣等礦物質的吸收。柿子中的鞣酸能與食物中的鈣、鋅、鎂、鐵等礦物質形成人體不能吸收的化合物,使這些營養物質不能被利用,所以多吃柿子容易導致這些礦物質的缺乏。
2.柿子吃多了影響食欲。柿子含糖量較高,所以人們吃柿子比吃等量的蘋果和梨更有飽腹感,從而影響食欲,減少晚餐的攝入量。壹般認為,不禁食的情況下,每次吃柿子不超過200克為宜。
3.柿子吃多了會結石。柿子中含有較多的果膠和鞣酸,可與胃酸反應形成不溶性凝膠塊,從而形成胃結石。
4、柿子吃多了容易引起不適。柿子性寒,吃多了容易難受,導致惡心嘔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