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有血瘀的人真的太多了,大多數人都需要活血化瘀。那什麽是血瘀體質?它有哪些表現呢?
女性朋友可以從月經來看,經量少顏色偏暗,或者有痛經,經血有血塊等。如果妳實在搞不清楚,看下舌頭底下,如果是青筋明顯的話,那就是血瘀體質。青筋越粗,說明血瘀越嚴重。
血瘀是如何形成的?從中醫辨證角度來分,可以分成這四種原因:
第壹種,氣虛成血瘀。 氣為血之帥,氣的能量不足,推不動血液運行,逐漸形成血瘀。這種情況老年人最多見,中風後遺癥也是這種。
第二種,氣滯成血瘀。 氣堵住了,無法帶領血液流動,形成血瘀。這種常出現在女性身上,肝氣郁結形成血瘀,所以出現經前綜合征,暴躁易怒、乳房脹痛,還會出現痛經,有暗紅色血塊。
第三種,寒凝成血瘀 。寒則凝,凝則滯,滯則不通,天氣寒冷會結冰,身體寒冷容易出現血瘀。有些女性就是因為腰腹寒涼,導致經血淤堵,形成的痛經。
第四種,痰濕成血瘀 。痰濕重的人,血液裏面的油脂垃圾增多,就形成血瘀了。這種類型的血瘀往往是身體肥胖的這群人,也就是體內痰濕偏多的油膩胖胖。
方法1:治療女人肝郁血瘀的名方
解郁調經湯,這是張大方,專調肝氣郁結、血瘀氣滯月經失調癥
基本方藥為:當歸、川芎、赤白芍、熟地、香附、柴胡、郁金、木香、炒白術、茯苓、佛手、雞內金、枳殼、小茴香、甘草、生姜、大棗。
這個方子是在逍遙散的基礎上不斷摸索發展而來的,可活血化瘀,化解肝中郁結,可健脾利膽、可順氣調經。
除了月經不調、不孕不育、胎停育、卵巢早衰等特殊病,壹般婦科初期、常見病都可以用這個方子辨證加減。
方法2:經絡穴位調養保健
血瘀體質的人,最需要做的就是活血化瘀,而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穴位中,最常見的穴位就是神闕穴。
神闕穴,位於臍窩正中,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是人體生命最隱秘、最關鍵的要害穴竅,是血瘀體質偏於瘀血阻滯在上焦心肺的人,可以經常選用的穴位。
我們知道,母體中的胎兒是靠胎盤來呼吸的,嬰兒脫體後,後天肺呼吸開始,而臍帶,胎盤則緊連在臍中就是神闕的位置,沒有神闕,生命將不復存在。
神闕穴可以用揉轉法:每晚睡前空腹,將雙手搓熱,雙手左下右上疊放於肚臍,順時針揉轉,每次10分鐘;
還可以用聚氣法:端坐、放松、微閉眼、用右手對著神闕空轉,意念將宇宙中的真氣能量向臍中聚集,以感覺溫熱為度。
方法3:活血養血的外敷膏方
固本膏, 烏藥、白芷、木通、當歸、赤芍、大黃、續斷、椿皮、川牛藤、杜仲、附子、鎖陽、 紅花、巴戟天、艾葉、香附、肉桂、益母草、金櫻子、血竭、乳香、沒藥、兒茶。
這個膏方,主要是用來配合穴位進行外敷,適用於月經量少,閉經、痛經、肝氣不舒、肝血不足,氣色不好,容易長斑等這些血不固本的人群,所以叫固本膏。
好了,關於血瘀體質的調理,就跟大家分享這麽多,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血瘀體質是最嚴重的壹種體質,冰凍三尺非壹日之寒,調理血瘀體質的時候,不要心急,慢慢調,只要方向對了,身體就會向好。
但是,我們更要去找到生活中的原因,常見原因有4條大家也要謹記:
1.飲食生冷油膩,長期依賴空調,沒有做好保暖,導致身體受寒;
2.長期壓抑不開心,負能量沒有及時排解,壓制了心陽的能量;
3.常常熬夜,增加肝臟的負擔;
4.缺乏運動,氣血不通暢。
血瘀是壹個結果,跟不良生活作息是分不開的。所以,我們要學會從生活中入手找尋找病根,找到之後去改善不良生活作息,這樣才能真正去根。
#非常病例# #中醫來了# #女性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