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底配方:主料:帶皮肥狗肉2000克,雞架骨500克。調助料
花江狗肉火鍋源於貴州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花江鎮,後經改進而成,並流行各地。
特點:
湯香味濃,皮糯肉軟,補脾助陽,冬季佳肴。
鍋底詳細配方:
主料:
帶皮狗肉2000克,雞架骨500克。
調味輔料:
老姜300克,大蔥200克,姜片30克,蔥段50克,洋蔥塊20克,幹花椒3克,精鹽2克,料酒500克,五香粉2克,砂仁粉1克,胡椒粉1克,胡椒粒3克,紅棗15克,枸杞3克,雞精2克,味精1克,狗化油100克。
香料配方及處理方式:
陳皮5克,八角5克,桂皮4克,香葉3克,砂仁10克,草果5克。(八角、桂皮掰成小塊。香葉、陳皮切碎。砂仁、草果拍破。陳皮、八角、桂皮、香葉、砂仁、草果用清水沖洗)
推薦燙食菜品(5人食用):
熟狗肉500克,肉丸子150克,酥肉150克,雞腿菇150克,平菇150克,銀絲粉100克,油豆皮100克,青筍200克,豆腐200克,冬瓜200克,白菜心150克,豌豆苗150克。
推薦味碟:
狗肉味碟5份
狗肉味碟:
鹹香微辣,風味獨特。
原料組成配方(以5份為例)
主要調味原料:
幹辣椒節30克,幹花椒15克。
輔助調味原料:
精鹽2克,醬油15克,蒜泥25克,豆腐乳泥15克,砂仁粉2克,狗肉香末15克,香蔥花10克,香菜末15克,味精2克,狗油50克,油酥黃豆50克,色拉油15克。
制作步驟:
1.烹前工作:將幹辣椒節、幹花椒入鍋中加色拉油用微火焙至酥脆,涼後用刀鍘碎即成刀口椒。刀口椒入盛器中,將燒至四成油溫的狗油淋入刀口椒中,加砂仁粉拌勻。
2.味碟調制:取5個專用碟,均勻放入刀口椒、醬油、蒜泥、豆腐乳泥、味精、精鹽,撒入狗肉香末、香蔥花、香菜末、油酥黃豆即可。
適用範圍:
狗肉火鍋。
技術揭秘:
控制好狗油的用量和油溫。鍋底制作程序:
準備工作:
1、初加工:烙刀燒紅,烙去狗肉殘毛,入溫水中浸泡10分鐘,刮洗幹凈,改成重約250克的塊。雞架骨洗凈。老姜拍破。大蔥挽結。所有香料清水沖洗,與花椒壹同入香料袋中。紅棗、枸杞去雜質,洗凈。狗化油切成米粒狀。
2、浸漂:狗肉入清水中浸漂3-4小時,用木棍敲擊,排盡淤血,中途換水3-4次,撈出,瀝凈水。
3、碼味:狗肉入盆中,加適量蔥段姜片、料酒、精鹽、五香粉拌勻,腌漬碼味6-8小時。
4、汆水:狗肉入清水鍋中汆壹水,用清水沖洗,瀝凈水。雞架骨入沸水鍋中汆壹水,用清水沖洗,瀝凈水。
(2)鍋底制作
1、熬湯煮肉:狗肉、雞架骨入湯桶中,放入老姜、大蔥、胡椒粒、料酒、香料袋,摻入清水,用旺火燒沸,撇凈浮沫,改用中火煮至狗肉熟軟時,撈出,晾涼。
2、兌鍋:取壹砂鍋,調入精鹽、姜片、砂仁粉、胡椒粉、雞精、味精,摻入狗肉原湯,放入蔥段、紅棗、枸杞加蓋,鍋底即制成。
食用方法:
砂鍋置爐具上,點火,味碟入桌,燙食原料經加工後分別整齊入盤,圍在鍋的四周,下適量狗肉,湯鹵燒沸後,揭蓋,先喝少許原湯,然後涮燙,熟後蘸碟而食。
溫馨提示:
1、挑選約3千克重的黃褐色小狗最佳。
2、狗肉須浸泡、敲擊、碼味、汆水,以利去盡腥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