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浮萍是怎麽形成的?

浮萍是怎麽形成的?

浮萍是壹種生長在稻田或池塘中的小型漂浮植物。很多人都很好奇浮萍形成的原因。下面我為大家詳細介紹壹下浮萍的相關知識。

浮萍形成的原因是植株呈三角形,漂浮在水面上,橫臥的莖短而細長,有羽狀分枝,下有根,上有小葉。葉很小,有鱗,互生,莖上有兩排帶狀皰疹。每片葉子分裂成兩個重疊的裂片,上葉為紅褐色或綠色,具有光合功能,常含有固氮藍藻(魚腥藻)。下葉浸沒在水中,膜質,結孢子囊果。生長期短,繁殖快。

浮萍的形態特征生長在稻田或池塘中的小型漂浮植物。該植物呈三角形,幼時呈綠色,生長迅速,在水面上常長成壹片。秋天和冬天

到了季節,它的葉子裏含有大量的花青素,團成紅色,所以叫紅浮萍。個體很小,直徑約1cm,呈三角形、菱形或類圓形。根狀莖纖細,平臥,羽狀分枝,須根下垂入水中。葉小如鱗片,肉質,在莖上排成兩排,互生;每片葉子深深地分成兩瓣:上瓣肉質,浮在水面上,綠色,入秋後變紅,可以進行光合作用;下瓣,斜生於水中,無色素;孢子被成對生在枝基部的沈水葉上。浮萍通常與魚腥藻(Anabaena)聯系在壹起,魚腥藻是壹種藍綠藻,可以固定大氣中的氮。因此,浮萍可以作為水稻的優質綠肥,也可以作為魚和牲畜的飼料。

紅浮萍也叫?紅蘋果和綠蘋果?。蕨類植物,杜鵑花。植物很小,呈三角形,漂浮在水面上。根是叢生的。葉子小而多肉,排成兩排,春綠秋紅,形成壹大片紅色水面的景觀,十分壯觀,故名紅浮萍。繁殖快,生於水田或湖沼,廣泛分布於我國東南、西南地區。全草可作為魚、畜的飼料,也可入藥。常生有尾孢菌* *,具有固氮作用,是優良的綠肥。

浮萍的防治策略應采取農藝措施與化學除草相結合的方法。

(1)農藝措施主要包括:壹是建立平壟溝滑、保水性好、自由灌溉的水稻生產環境;二是結合種子處理消除雜草種子,結合翻耕整地消除土壤表面的雜草種子;第三,實行定期水旱輪作,減少雜草的發生;四是提高播種質量,壹次播種全苗,以苗壓草。

(2)化學除草。現在大部分地方用的是壹次性封育,即播種後1-3天內(催芽),每畝用40%?直播綠?可濕性粉劑60克,兌40-50公斤水,噴灑均勻,施藥時田塊保持濕潤。3天後,恢復正常灌溉和田間管理。化學除草後,如果後期仍有壹定量的雜草,可采用針對性的方法進行補充除草。

如在以稗草和狼毒大戟為主的田間,可在雜草3-5葉期用10%狼毒大戟乳劑50毫升加水30公斤,采用針對性的方法噴灑莖葉。施藥前壹天必須在田間排幹水分,施藥後兩天恢復正常管理。

例如,在以莎草和闊葉雜草為主的田間,播種後約30天,將20克10%汞可濕性粉劑和150毫升20%二甲基四氯醇混合,並噴灑30公斤水。水泥漿管理同上。

若田間長有各種雜草,可將48%苯達松溶液75-100 ml與20%二甲基四氯化碳溶液150 ml混合,采用針對性方法噴灑。

浮萍的飼用價值紅浮萍可以直接為春秋兩季的草食性魚類提供大量的天然優質綠色飼料。浮萍作為飼料作物,其粗蛋白含量為25.00%,高於苜蓿。粗纖維含量為11.50%,僅為苜蓿的壹半。隴東地區單位水面鮮草年產量可達540t/hm2,相當於11,250kg/hm2,是紫花苜蓿的8倍。據有關科研單位對浮萍的風幹分析,浮萍營養價值很高,含粗蛋白21%以上,粗脂肪2.57%,粗纖維14.6%,無氮浸出物50.97%。另外浮萍大小適中,可以直接餵魚,尤其是草和辣蓼。

在池塘、湖泊、水庫等漁業生態系統中,浮萍群落有利於草食經濟魚類食物資源的增殖,促進其生長,提高其產量。如果用浮萍鮮草或幹粉代替部分精飼料作為配合飼料的壹部分,每年可節約大量飼料糧,從而降低養殖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經濟價值

浮萍不僅具有很好的飼料價值,如果能合理利用,還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以浮萍為原型,建在湖泊水庫裏?平?雞肉?魚?三元物質生產與循環的集成配套技術和稻田建立的高效、低耗、低汙染的可持續生態模式,在生產應用中顯示出良好的經濟效益。

生態值

凈化水質

紅浮萍蕨水分利用效率高;能降低水的鹽度,調節水的pH值,凈化水,富鉀。

固氮

浮萍不僅是優質的魚畜綠肥和飼草,也是優良的水生固氮植物,年固氮量為249~300kg/hm2。

富集金屬元素

浮萍對重金屬離子如鉻、鎘、銅、錳、鋅的強吸附和硒的揮發。

浮萍的主要功能是發汗、祛風、透疹、利尿。

1.治療外感發熱、風濕痛、風癢、蕁麻疹、麻疹、小便不利、白帶過多[1]。煎服:3 ~ 9g。

2.治療燒傷和燙傷,研磨和應用油。

看看紅色浮萍是如何形成的,看看:

1.浮萍怎麽養?

2.浮萍的功效與作用

3.浮萍怎麽養?

4.橫斷山脈是如何形成的?

5.中國文史知識競賽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