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請問大黃魚苗種培育技術中都需要註意什麽呢?

請問大黃魚苗種培育技術中都需要註意什麽呢?

1、親魚選擇

大黃魚雌雄性征區別不明顯,雄性性成熟早。最好選2冬齡以上,顏色鮮艷,活力好的。

親魚強化培育和催熟:在水溫低於15℃時,移入越冬地,水溫16±1℃,雄雌混養;3~4月份,挑選部分親魚進行強化培育,投餵小的鮮活動物餌料,春冬兩季定期用藥物摧熟。

選取人工養殖2齡以上,體重超過500g,體壯無傷痛的成魚進行強化培育,將選好的親魚放在網箱中,投以優質,新鮮小雜魚為主,輔以配合飼料,並添加1—?2%的魚用維生素。冬天海水溫度較低時,將親魚移入室內水泥池中,投餵牡蠣、沙蠶等高營養餌料,同時保持水質清新,使親魚食欲旺盛。此期間延長光照時間、升溫、激素促熟等辦法,加速親魚性腺發育。

2、人工育苗

人工摧產:雌魚腹膨大而柔軟,雄魚腹部柔軟,輕擠有精液。催產劑用鯉魚腦垂體,LRH—A,DOM十SGARH,單用或混用,壹次性註射。註射部位在胸鰭基部無鱗處。註射時間在上午10~12時進行。

產卵與受精:用新鮮的過濾海水,預先充氣,產卵過程適當水流刺激;發情前緩慢遊動,30小時後進入發情前期。雄魚喜在水中上下層不停遊動,雌魚遊動緩慢,生殖孔發紅外突;35小時,親魚開始發情,群體追逐,可聽到“咕咕”的叫聲。發情持續2~3小時進入高潮,持續至午夜後,則進入產卵階段。產卵時雌魚產出霧狀淡黃色細粒的卵子,雄魚側臥,排出精液。

受精卵收集:卵徑1150~365um,油球319.8um左右,浮性卵;用80目網箱流水法收集或撈取法收集。

受精卵運輸:采用30L的膜袋加10L的海水充氧,外加泡沫箱包裝運輸,壹般長途空運加汽車運,短途汽車運。

4月份後,親魚性腺逐漸成熟,當性腺成熟指數(GS1)達20%時,.即可進行人工催產。催產前施用丁香酚麻醉,註射LRH-A3劑量為50~100。產於池中的自然受精卵用流水法或篩絹收集,移入育苗池孵化。在18~4℃條件下,孵化過程約27~42。

產卵季節在官井洋產卵場采捕能擠出成熟卵及精液的親魚,以於法現場進行人工受精,分離出受精卵,運回育苗室後經再次篩選入池孵化。另外,從人工培育的親魚中挑選出體壯無傷病的,雌魚腹部膨大而柔軟,卵巢輪廓明顯,雄魚能擠出濃稠精液的親魚,經丁香酚麻醉後註射不同劑型和劑量的激素,然後按雌雄1:1的比例放入產卵池中,連續充氣,定時沖水以刺激親魚自然產卵,受精卵用流水集卵法或撈卵法收集,經篩選後計數入孵化箱或池。

3、苗種培育

環境因素控制:水溫10~32℃,最適水溫20~28℃,鹽度20‰~32‰,太低容易產生畸形;光照突然變化立即出現不安狀態,大量跳躍,仔稚魚上浮,並出現休克和死亡現象,仔稚魚對弱光呈趨生性,光照強度應控制在小於2000Lx,後期對光照尤為敏感,應控制在500~800Lx以內。

水質條件:采用靜水或流水培育,前期靜水,壹天換1/5~1/4,仔魚後期用間歇性流水培育,每天2次,以後流水量加大,壹般靜水投餌2~3小時再流水;氨氮〈0.3ppm,pH為7.8~8.5,溶氧為壹個氣石/2m2。

仔稚魚培養密度:仔魚期3~5萬尾/m3水體,稚魚期1~3萬尾/m3水體,幼魚期0.5萬尾/m3水體;幼魚期鱗片長齊後即移入海區網箱養殖。

土池培育苗種:在開口攝食鹵蟲2~3天後移入土池繼續培育。土池要預先清池,同時做好"肥水"。與室內培育相比,土池苗種長勢較快,活力較好。體色較為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