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觀不同
母豬肉:胴體較大,皮膚厚硬、粗糙發黃、皺紋多,毛孔粗大而深,皮肉層次分明,結合處疏松。肉皮下脂肪脆硬,呈青白色,觸摸時粘的脂肪少。肌肉呈深紅色或暗紅色,肌纖維粗,紋路明顯,斷面顆粒大,含水分少。
手摸無粘液,乳頭長而硬,乳頭孔特別明顯,縱切乳房,可見到淡粉色海綿狀乳腺。肉肋骨扁而寬,骨膜白中透黃,排骨彎曲度大,背脊骨筋突出,顯黃色,骨頭特粗。骨髓呈汙紅色,且有黃色油樣液體滲出。母豬頭比較大,嘴巴長,嘴兩邊有較長的獠牙,豬蹄粗大且磨得扁平,
公豬肉:胴體較大,肉具有腥臭味,以唾液腺、脂肪和臀部肌肉最明顯。毛孔也大。臀中線兩側有陰囊的皺褶皮膚,有睪丸的陳跡。皮膚和脂肪刀切阻力較大,切開後可見脂肪顆粒粗大,且邊緣結締組織多,整個脂肪呈網狀布局。特別是頸部和臀部肌肉呈暗紅色,無光澤。肌肉纖維粗拙。
2、口感不同
公豬肉吃起來鮮嫩可口,香氣十足,肉質緊實,並且很容易烹飪。母豬肉吃起來皮粗肉糙,香氣不足,肉質較松,口感又老又柴,並且很難烹飪,味道上遠沒有公豬肉好吃。人們常說的“有些豬肉怎麽煮也不爛”,指的正是母豬肉。
公豬肉和母豬肉的第三個區別,就在於口感不同,公豬肉味道鮮美,口感軟嫩可口,母豬肉又粗又老,皮糙肉厚,口感上沒公豬肉好。
3、營養不同
雖說公豬肉和母豬肉中的營養成分差不多,但是母豬的生長周期較長,在這個過程中,母豬體內會聚集較多的毒素。母豬中還含有壹種叫“免疫球蛋白”的物質,如果長期食用會對人體造成傷害。而母豬肉制成的菜肴不宜咀嚼,也不易消化和吸收。
公豬肉和母豬肉的第四個區別,就在於營養不同,公豬肉中聚集的毒素較少,容易消化和吸收,母豬肉中聚集的毒素較多,還含有免疫球蛋白,不易消化吸收,營養價值上不及公豬肉。
擴展資料:
挑選豬肉技巧
看:購買豬肉首先就要觀察壹下顏色,新鮮健康的豬瘦肉顏色呈鮮紅色,或者是粉紅色,沒有任何斑點,壹旦發現顏色呈暗紅色則表示質量比較次。
聞:新鮮的豬肉會有壹點點腥味,但是沒有任何異味、臭味,壹旦聞出有任何的腥味異味就要果斷放棄。
摸:購買的時候還可以用手指按壓豬肉,如果豬肉可以快速恢復則表示是新鮮的豬肉,如果手指按壓下去不能復原,並且特別粘手則表示不新鮮。
煮:買回家之後看壹下煮豬肉的湯汁,如果是清澈透明,還發出陣陣豬肉鮮香則表示是新鮮豬肉。
百度百科-豬肉
人民網-市民:買回豬肉加工後嚼不動?攤主:豬肉保證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