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苗田養蟹的方法

苗田養蟹的方法

苗田養蟹的方法

壹、蟹稻田的選擇

應選擇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質無汙染、交通便利、保水性強的田地,尤其是田埂不能漏水。壹般中低產田的水田都可以養螃蟹,增產增效更明顯。

二、建設米蟹工程

稻田養蟹田間工程應根據蟹、稻對生態環境和養殖技術的要求,合理設計,科學建設。主要是挖壹套蟹溝,加高加固周圍的田埂。

l,挖個螃蟹溝。蟹通信通常由環溝、場溝、暫養池三部分組成。壹般在距離水田田埂約2-3米處開挖環形溝。溝寬2-4米,深1-1.5米,坡比1: 2。其總面積約占水田面積的10-15%。田間溝又稱邊溝,主要用於河蟹爬進稻田覓食、躲藏。根據田地的大小,在稻田中間挖3-5條寬50-70厘米、深30-40厘米的田溝。田間溝渠以環狀結構相連,其形狀可為“十、井、半”。暫養池主要用於暫養蟹種和收獲商品蟹。有條件的話,田頭的天然溝渠和池塘可以在整理後作為螃蟹的臨時池塘,也可以由稻田的進出水渠改造而成。方法是在外面加高加固排水溝邊,達標後可以組合使用。如果沒有,在水田的壹端或壹角挖壹個約100-150m2深的臨時池塘。環溝、場溝和臨時池塘的總面積不得超過場總面積的20%。

2、壹般嶺低。它又短又小,水位保持在低位。為了養河蟹,必須把田埂擡高加固,壓實牢固。大塊的土要碾碎,壟裏不能留縫隙,造成漏水和螃蟹逃跑。加高和加固的山脊可以防止洪水泛濫和魚蟹逃跑。

3.取水和排水系統的建設。進出水最好用管子,管子內外都要包網,中間要更換兩次。網目大小要根據河蟹的個體大小來定。特別要註意的是,管道與山脊之間不能有縫隙,要用水泥澆築密實。否則,如果進水口和出水口有輕微水流,就會造成蟹種逃逸。

三、防逃設施的建設

1,鈣塑板逃生墻

選擇抗氧化能力強的鈣塑板,埋在蟹水田周圍。通常鈣塑板的高度為60-70 cm,被埋者為10-20 CrN,高出地面50cm。用木樁或竹樁支撐固定,用細鐵絲紮牢,連接處應嚴密無縫隙,轉角處做成圓弧。這種防逃設施防逃性能好,能抵禦大的風災襲擊,所以是常見的。

2、塑料薄膜逃生墻

選用農用塑料薄膜,以竹子或小樹樁為樁,在稻田周圍每1米布設5根樁,用鐵絲固定,用木樁支撐。通常使用雙層塑料薄膜。實踐證明,這種逃生墻比較耐用,成本低,易於維護和加固。

3、水泥板逃生墻

按照設計要求,用鋼筋水泥預制成壹定規格的水泥板,鋪在稻田周圍。水泥板埋在土裏20—30厘米,墻高50—60厘米,墻角呈橢圓形。水泥板內壁應盡量平整,墻基應夯實壓牢,提高防逃性能。

4、磚墻。

選擇普通紅磚在水田四周砌墻,墻底20-30cm的土,腳壓牢,墻高40-50cm,靠近水田的壹面要用水泥找平。墻頂要建“倒檐”

第四,水稻種植

1.水稻應選擇生育期長、前分化強、高產性能好、耐肥、抗倒伏、抗蟲、抗淹、葉片直立、株型緊湊的品種。比如山友63,燕京87。

2.種植方式有寬有窄,溝、塘的種植密度要適當增加。壹般每畝種植2-3萬叢左右,每叢3-5株,保證基本苗5萬株左右。早稻寬行晚稻直接免耕移栽。

3.種植前施足基肥,每畝農家肥60-70擔,餅肥150-200斤。移栽前2-3天使用壹次高效農藥,防止水稻病蟲害傳播。

五、蟹種的質量和運輸

稻田養蟹,要求養殖的蟹大小適中,規格整齊,體格健壯,爬行活躍,附肢完整,無病無傷。他們來自長江系統,不要買遼蟹或者巨蟹。選購蟹種時,可采用“壹查二看三稱”的方法。壹查就是搞清楚蟹種的來源和產地。二是看蟹種規格是否整齊,附肢是否完整,爬行是否活躍,性腺成熟的蟹比例是否過大。特別要註意的是,性成熟的蟹和巷子蟹不宜作為蟹種,否則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3.稱重是壹種隨機抽樣的方法。所有規格在120-160/斤,規格整齊,爬行主動的螃蟹質量都很好。

運送蟹種的方式有很多。可以用聚乙烯網做網袋,網的大小以蟹種不會爬出來為原則。裝蟹種時,先泡網袋,然後包裝,每袋3-5斤,再用汽車運輸。千萬不要擠。蟹苗箱也可以用於裝運。蟹苗裝在人蟹苗箱裏,五箱為壹組集中裝運。鍛煉時加強管理,定期噴灑淡水,防止風吹雨打,提高運輸成活率。

六、稻田養蟹模式及蟹種

在放生蟹種之前,先用田間水噴蟹種3-4次,讓蟹種逐漸適應水,然後讓它們自己爬進田間。千萬不要把蟹種扔到人家水裏,以免環境變化太大導致蟹種死亡。

稻田飼養幼蟹,可分為畝產20多斤、30多斤、50多斤等幾個產量等級。蟹種的放養量直接關系到每畝商品蟹的產量。壹般畝產20公斤以上的商品蟹,每公斤可放規格120-160的蟹4-5公斤;商品蟹畝產30公斤以上的,可投放6-7公斤以上規格的螃蟹;商品蟹畝產50公斤以上的,要放蟹10公斤。蟹種放養時間仍以65438+2月至次年3月為主。壹是稻田暫養池暫養蟹種,加強飼養管理。秧苗栽插後,田裏的水加深,螃蟹就可以在稻田裏生長了。放養蟹種前,應對池塘進行徹底的清理,並用生石灰等藥物進行消毒,還應對蟹種進行藥物浸泡,消除蟹溝內和蟹身上的寄生蟲和致病菌,提高放養成活率。

商品蟹是在稻田養早苗的當年開發的。利用蟹苗在2、3月份的早期繁殖,通過塑料大棚和溫室的室內精養,培育出400-600只螃蟹。它們在5月中旬或6月份被放入稻田,用動物餌料輔以植物餌料精心餵養。到當年年底,培育出規格超過100克的商品蟹。這種模式具有周期短、成本低、效益高的優點,但商品蟹規格較小。通常每畝可投放規格為400-600/%kg的蟹種2-4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