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樂山酒店川菜館
藏在西四街壹個低調的小院內,是四川綿陽駐京辦酒店的川菜館。可以品嘗當地認證,完全不用排隊。在它著火之前,快點!
綿陽人早餐開始吃的綿陽精粉,當然是必須的。很多當地人都嘗試過,味道達到了80%的還原。上蒜泥白肉的時候,我沒看到它的肉。我先聞到它的香味。辣油受不了芝麻蒜泥肉片的味道。麻婆豆腐、江油肥腸等菜品值得壹試。
店名:福樂山酒店川菜館
地址:黃羲城根北街21號(近地鐵4號線西四站B出口)
賴哥燒餅
藏在西四胡同的小店不大,每天外賣絡繹不絕。主菜是燒餅,裏面什麽都有。到了店裏,壹定要吃溢出來的壇肉燒餅。太適合冬天了~
招牌是壇肉燒餅,其實指的是把肉放進壇子裏,最大限度地燉出肉味的烹飪過程。去店裏做肘子蛋糕也是必須的。肘子肉肥而不膩,吃起來比壇子肉淡。還有雞蛋餅幹,香腸餅幹,雙層三明治。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點。
店名:吃個燒餅。
地址:西四北大街東張記烤羊腿(大唐坊胡同4號)
家鄉餐館
1983開的西城老店,這麽多年就靠著壹碗涼面火了起來,從小吃到大塊都有很多人沖這碗涼面。
店裏的湯料冷面有三個檔次:普通、招牌、高級。普通面和招牌面的味道不壹樣。高級冷面是招牌冷面的放大版。先上幾口湯是標準動作之壹,下到胃裏清涼。也可以加入辣醬和白醋調味。
店名:家鄉餐館
地址:西四北街59號(近平安裏)
興源飯店
50年代的國營老店,從壹碗刀削面火發展到現在,很多人都是從小吃到大的,從早到晚,幾乎沒有等待的時間。來吃飯的大多是老北京。中午他們就開始壹瓶二鍋頭,幾個熱菜壹碗面就能吃的熱火朝天。他們經常和鄰桌吃飯聊天。
鹵肉面是進店必點的。這碗面的靈魂,就是亮醬!很多人的標準就是壹碗面,壹碟菜,壹碟小涼菜,吃壹頓就好吃了。糖醋丸子宮保雞丁糖醋裏脊軟炸裏脊很受歡迎。
店名:興源餐廳
地址:西四北街24號
1901咖啡館
Xi安門內大街101號,壹座特別顯眼的巴洛克式古建築,從1901至今已有100年的歷史,是西施庫教堂的壹部分。它其實是壹個咖啡店,壹個在鬧市區拔地而起的三層獨立空間。來這裏喝咖啡看書真的很愜意。
這棟樓有三層,每層都有很大的空間。壹樓是點餐,二樓和三樓是用餐。二樓寬敞明亮,三樓是略顯昏暗的閣樓。點壹杯1901的咖啡,甜甜的口感中帶著咖啡和酒的香氣,可以花壹整個下午喝咖啡,看書,做生意。
店鋪名稱:1901咖啡館
地址:Xi安門街101號(近西什庫街)
我能參觀什麽?
紅樓宮* *圖書館
老建築,建於20世紀30年代,原為紅樓俱樂部,1945改為紅樓電影院,2018升級為圖書館。現在它是紅房子公共圖書館。這座有著70多年歷史的建築位於北京繁華的西四街。看起來很古老,外墻斑駁,但歷史悠久,承載著北京文化的發展記憶。
室內設計開放溫馨,從進門踏入店內,古今的切換仿佛能感受到時間的流逝,帶給讀者壹份靜謐。書架呈四邊形擺放在墻上,排列有序,以暖色調為主,感受圖書館傳統簡約的氛圍。整個空間最吸引眼球的應該是通往二樓的大樓梯。寬闊的臺階設計成座椅,視野開闊。坐在樓梯上環顧四周,大家要麽自習,要麽靜靜地找書。
店名:紅樓宮圖書館
地址:西四南街24號
正陽書店
老北京人開的書店只賣老北京的書,就在北京最古老的磚塔胡同和宋萬老人塔下面。這裏收集了最全的關於北京的書籍和資料,可以壹邊喝茶壹邊舔貓。
小院是典型的老北京四合院,有閱覽室、圖書館、檔案室。據店員介紹,這裏經常有說北京話的北京老大爺,有的低頭專心看書,有的喜歡和店員聊過去,聊小時候的趣事。宋萬老人塔建於元代。幾經裝修,正陽書店來了,保留公司。書店開在古塔旁邊,並不雅致。
店名:正陽書店北京磚讀空間
地址:西四南街43號宋萬老人樓院內
妙應寺白塔
有750年歷史的元代古塔,妙應寺白塔也是北京的精神地標。由尼泊爾工匠夏嫣設計建造的中國最古老、最大的喇嘛廟是北京城市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
妙應寺,俗稱白塔寺,建於元代,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最具標誌性的建築之壹白塔,是中國最早、最大的元代藏式佛塔,距今已有750年的歷史。經過兩年修繕的白塔寺,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建築本身的歷史信息。在第二個大廳裏,有關於項目改造的說明,從建築本身到改造的細節。
店名:妙應寺(又名白塔寺)
地址:阜成門內大街1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