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壹年進口5萬噸,今成垃圾食品賣不掉,牛油果成“熊油果”?

壹年進口5萬噸,今成垃圾食品賣不掉,牛油果成“熊油果”?

盡管看起來牛油果其貌不揚,可自2013年開始,它就火遍中國,從過去無人可知的水果變成健康養生的超級水果,其價格也持續上漲,壹個要賣上幾十元,因價格太貴也被打上奢侈品的標簽。

然而,這些年來,牛油果爭議越來越多,很多人認為它就是智商稅,也有人稱它是溫柔陷阱。

商家打著健康、養生、減肥的標簽,卻不知其脂肪含量頗高,再者它口感也不盡人意,和壹般水果差別較大。

而國人壹年可吃掉5萬噸的牛油果,在其母國澳大利亞,如今已成為垃圾食品,爛在樹上賣不出去,這是怎麽回事?

01、國人壹年吃掉5萬噸的超級水果

牛油果原產於中美洲,因其外皮十分怪異,它也被稱之為“鱷梨”,在澳大利亞種植面積最多。

最初時,牛油果被當成“偉哥”食用,實際上它本身並沒有這壹效果。

直到西班牙人來到美洲大陸,吃上這個口感緊密、熱量極高的水果,壹下子就被其征服,且發現它可以和多種食材百搭食用,如可就著洋蔥、番茄、咖喱等食用,歐洲人將其視為黃油替代品,塗抹在面包上咀嚼。

那些商人為了挖掘牛油果商業價值,決定推向美國市場,但美政府認為它油脂太高,拒絕將其當成健康食品飲用。

這讓不少種植大戶和商人著急了,他們聯合所謂的“專家”,硬生生將牛油果洗白成健康、減肥、高端的超級水果。

在這壹廣告效應下,果然牛油果在美國大火起來,20世紀70年代時,牛油果在歐美國家可賣出30多元壹個。

盡管大家不知道這個奇怪的果實到底有何食用口感,可仍會爭相購買,以彰顯自己的上流人士標簽。

不過,21世紀以前,我國對牛油果的消費基本是零需求,大家都不明白牛油果到底是什麽東西,再加上它口感太差,國內水果多種多樣,根本不差這壹款。

2005年開始,我國這才放開牛油果進口準入,澳國商人見狀,第壹時間將牛油果進口到國內,但直到2010年時,我國也才進口了2噸,價格也不是那麽貴。

不過,這些商人又坐不住了,他們知道中國擁有全球第二大的消費市場,只要打通中國的市場通道,那就會有源源不斷的資金。

在廣告重金宣傳之下,牛油果被打造為“養生萬金油”、“森林奶油”的標簽,並快速火遍國內,自2013年開始進口量加大,2017年時進口量已達到321000噸,翻漲了萬倍,而如今進口更是達到了5萬噸之多。

那些新式餐廳、茶飲店等紛紛將牛油果列在其中,以供顧客們選擇,大家為了追求健康也確實會食用牛油果。

02、被質疑是垃圾食品

吃過牛油果的朋友都會發現,這種水果根本就不好吃,沒有水果味,甚至感覺吃得像是蔬菜。

確實,牛油果中的果肉含量低,脂肪占比達20-30%,要知道肉類中脂肪也不過才10-25%。

也就是說,100g牛油果中的熱量為160千卡,等同於吃了2個雞蛋、3碗米飯,大家壹不小心可能就會吃胖。

盡管其中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為人體不可或缺,但如果過量攝入,依舊不妨礙大家變胖。

如此壹來,說它是垃圾食品壹點也不為過。

隨著人們對牛油果的認知加深,也開始不自覺的抵制起來,以至於其不再像當初時那麽火熱,市場價格也有所下滑。

最火時,壹個牛油果可在我國市場上賣出15-20元壹個,但如今已降至10-15元壹個。

而從批發市場來看,其價格已降至10-12元/斤,同比跌幅達30-45%,可以說牛油果幾乎已攔腰下滑。

從國際上來看,牛油果價格也大幅度回落,交易價已回落至6-7元每斤。

而澳大利亞,自2017年開始就擴大牛油果種植面積,以大量出口中國市場。

可牛油果產量提升了,但我國開始不待見了,沒有中國的龐大市場,2021年時澳洲牛油果就大跌50%,原本單個需要3.5澳元,但如今直接跌至1.9澳元壹個。

而那些澳洲果農更慘,上百噸牛油果賣不掉,市場供大於求,只能眼睜睜看著果實爛在樹上,還有壹些果農更是將已采摘的果實傾倒到溝渠中。

如今,我國四川、雲南、兩廣等地也開始種植牛油果,隨著這些果實大量進入市場,那牛油果價格還會繼續走跌,因而接下來留給澳洲牛油果的時間不多。

但至於國內牛油果是否能賣出太好的價格,目前還要打上問號,畢竟隨著牛油果的“溫柔陷阱”被揭開後,大家對其的購買需求大受影響,再加上牛油果是後熟水果,店裏出售的多是沒成熟的水果,也影響消費者的消費欲望,壹旦解決不了早采問題,恐怕會像獼猴桃壹樣口碑直線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