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胃潰瘍真的會變成胃癌嗎?胃癌真的無藥可救嗎?

胃潰瘍真的會變成胃癌嗎?胃癌真的無藥可救嗎?

因為不僅患者自己擔心,醫生也經常這樣教育患者。醫生這麽說是因為課本上這麽說。最新版《內科》仍將胃癌視為胃潰瘍的主要並發癥。也就是說,大部分人認為胃潰瘍很可能會演變成胃癌,不管這個比例是大是小。只要有壹點點可能,我們就不能放過這個口子。但實際上胃潰瘍會轉化為胃癌,這是壹個從未得到充分肯定,甚至被各種證據質疑的觀點。查閱有關胃潰瘍與胃癌關系的文獻,壹般認為早期的胃潰瘍可以轉化為胃癌。但如果考慮到胃潰瘍和胃癌的診斷壹度嚴重依賴鋇餐檢查,這個結論就很值得懷疑了。在壹些老家夥們編輯的早期英文胃腸病學專著中,鋇餐的診斷價值還是被推崇的。難道不知道他們參考的那些英文專著已經更新了好幾次,鋇餐已經不再作為胃病的主要診斷手段了嗎?胃病診斷的金標準是胃鏡加活檢病理,這壹點已經得到了全世界胃腸病學家的認可。雖然後來有了胃鏡,但是六七十年代的胃鏡設備是不能和現在比的。管子粗,鏡體硬,病人很痛苦。這樣的設備,再高明再先進的醫生也達不到現在初級醫生的水平。病人用這種東西檢查不奇怪,奇怪的是完全沒有誤診。因此,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有人懷疑所謂由胃潰瘍轉化而來的胃癌,其實是被漏診或誤診為胃潰瘍的胃癌。後來做研究的時候排除了第壹次胃鏡後兩年內發生胃癌的人,因為這些人更容易被誤診。根據腫瘤發展規律,壹個非癌性病變發展成癌癥需要幾年時間。比如結腸腺瘤發展成結腸癌平均需要5-10年。排除這部分患者後,胃潰瘍患者的胃癌發病率大大降低。胃潰瘍會不會變成胃癌的爭論壹直持續到現在。畢竟,在以前的胃潰瘍手術標本中,經常可以看到小的癌竈,這支持了胃潰瘍成為胃癌的可能性。遺憾的是,隨著抗潰瘍藥物的革命性進步,胃潰瘍患者很少需要手術,所以無法考證。壹些動物實驗也證實,胃潰瘍後,小鼠再灌註致癌物更容易誘發胃癌。但平時恐怕很少有人拿純致癌物當飲料。即使所有胃潰瘍發現的胃癌患者都可以歸結為第壹次胃鏡檢查和病理檢查時的漏診和誤診,對患者本身也沒有什麽區別。患者只能關心將來被診斷為胃癌的可能性,是進化還是誤診。如果不大,治療完潰瘍就不用復查胃鏡了;如果可能性相當大,即使胃潰瘍治療後,仍需定期復查胃鏡。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明確兩點:第壹,目前良性胃潰瘍的誤診比例是多少;第二,良性胃潰瘍患者中胃癌的比例是否高於其他病變?因為我們都知道,即使是沒有胃潰瘍的患者,也有胃癌,壹些不是胃潰瘍的病變,如萎縮性胃炎、腸化生,其胃癌的比例也比正常胃黏膜略高。如果胃潰瘍的癌變率和這些病變差不多,即使對正常人來說,也沒必要定期復查胃鏡。從有摘要的文獻來看,確實在胃潰瘍患者的隨訪中可以發現很多早期胃癌患者。本次隨訪發現的早期癌癥患者的五年生存率遠高於同期因癥狀發現的胃癌患者。從這個角度來說,胃潰瘍患者定期做胃鏡檢查似乎是有意義的。但意義恐怕更多在於隨訪而非胃潰瘍。因為如果對壹些不是胃潰瘍而只是萎縮性胃炎的患者進行長期隨訪,恐怕可以發現很多早期胃癌患者。事實上,1987的文獻證明,有無萎縮性胃炎患者的早期胃癌檢出率無顯著差異。胃潰瘍似乎不會增加胃癌的風險。隨後的很多研究發現,有些胃潰瘍患者會發現壹些早期胃癌,更進壹步的壹些統計顯示,每50個胃潰瘍患者中,長期隨訪就可以發現壹個,但很遺憾的是,這些研究並沒有對同期的其他患者進行隨訪,所以價值是在隨訪還是胃潰瘍尚無定論。但許多研究指出,如果第壹次胃鏡檢查被胃鏡檢查和病理活檢都認為是良性潰瘍,這類患者重新檢查胃鏡的價值不大。但同時也指出,如果胃鏡或病理學家中有任何壹方懷疑有癌癥存在,都必須重新檢查。對於患者來說,如果胃鏡檢查認為潰瘍無論是顯微鏡下還是病理上都是良性的,那麽就不必過於擔心。當然,後續可能對大家都有好處。如果有人堅持養成定期隨訪胃鏡的習慣,歡迎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