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鯖魚屬於鱸形目,學名為鯖魚。藍點鯖魚也就是俗稱的燕子魚、板鯖魚、竹鯖魚、尖鯖魚、綠箭等。鮁魚體長扁平,銀色光亮,背部有深色條紋或青黑色斑點,嘴大,口鼻尖,牙齒鋒利,遊動迅速,性情兇猛。壹般長260-520 mm,最大可達1米,重20多斤。分布於北太平洋西部,產於我國東黃海和渤海。鮁魚,壹種暖性中上層魚類,以小型中上層魚類為食,夏秋季成群洄遊至近海,部分進入渤海產卵。秋季常在沿海島礁附近成群覓食,是北方海域的經濟魚類之壹。
鯡魚是淡水魚。
青鳉屬於鯉科、鯉科、鳉亞科和青鳉科。俗稱:黑鯧魚、綠鯧魚、螺青。英文名:Blak carp。
體長,略呈圓柱形,尾扁平,腹部圓,無腹肋。頭部略扁,尾部扁平。嘴處於弧形位置。上顎比下顎稍長。不需要。1排下咽齒,臼齒狀,咀嚼面光滑,無凹槽。背鰭和臀鰭沒有硬刺,背鰭與腹鰭相對。身體背部和上部為青黑色,腹部為灰白色,所有鰭為灰黑色。
壹般生活在底部有許多蝸牛的大型水體的中、下層。它們的食物主要是蝸牛、蛤、蛤等。,它們也捕食蝦和昆蟲幼蟲。生長快,2-3年冬齡可達3-5斤,最大個體可達70斤,長江常見個體體重約15-20斤。性成熟是4-5歲。4-7月在河流幹流流速高的地方繁殖。繁殖後常集中在河灣、通江湖泊育肥,冬季深水越冬。
黑鯡魚在我國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的平原地區,在長江以北很少見。是長江中下遊及沿江湖泊的重要漁業資源,是湖泊池塘的主要養殖對象。是我國淡水養殖的“四大魚”之壹。
黑鯡魚因其體型大、生長快,是我國重要的經濟魚類。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尤其是在冬天。每100克可食部分,蛋白質15.8-19.5克,脂肪2.6-5.2克,熱量96-125千卡,鈣25-72毫克,磷171-246毫克,鐵0.8-0.9。
黑魚味甘、性平、無毒,有祛濕、中和中焦、止瘧、養肝、明目、養胃的功效。主治:腳氣伴濕痹、煩悶、瘧疾、血淋等。其膽汁味苦、寒、有毒,能清熱消炎、明目退翳。可外用治療目赤腫痛、結膜炎、煩躁不安、突發性耳聾、惡瘡脫發。口服可以治愈扁桃體炎。因為膽汁有毒,不宜亂服。過量吞食鯡魚膽汁會導致中毒。半小時後,輕者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水樣便等癥狀。嚴重者腹瀉後出現昏迷、少尿、無尿、視物模糊、鞏膜色斑變黃,繼而出現騷動、抽搐、牙齒緊咬、四肢僵直、口吐白沫、眼球上移、深呼吸。如果治療不及時,會導致死亡。
鯖
鯖魚的拉丁名:鮐魚;俗名:鯖魚,鯰魚和巴郎。
生態特征
體厚略扁,呈紡錘形。壹般長20 ~ 40cm,重150 ~ 400g。它的頭很大,前尖呈圓錐形,眼睛很高,嘴巴很大,上下頜骨壹樣長。他們每個人都有壹排好牙齒。犁骨和十字骨有齒,身體小而圓,背部呈青黑色或深藍色。身體兩側的胸鰭在水平線以上。尾鰭深深分叉,基部兩側有兩個凸起的脊;胸鰭為淺黑色,臀鰭為淺粉色,其他鰭為淺黃色。
產地和季節
分布在西太平洋。它產於中國近海地區。主要有海島、聯青石、大沙、沙外等漁場,禁漁期壹般為4-7月。秋訊是9月到65438+2月。南海的沿海地區全年都可以捕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