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種植豆類的技術和方法

1.選地整地:以土層深厚、肥力均勻、無鹽堿、排灌方便的壤土或砂壤土為好。地塊要深翻平整,壟面要平整精細,結合整地施基肥。

2.播種育苗:播種多在終霜凍期後,氣溫穩定在10℃以上時進行,多采用幼苗移栽方式。

3.田間管理:做好澆水、施肥、搭棚、修枝控藤、病蟲害防治。

4.適時采收:開花後7-10天,莢果基本達到成熟,此時可以批量采收。

種植豆類的技術和方法

1.選地整地:以土層深厚、肥力均勻、無鹽堿、排灌方便的壤土或砂壤土為好。地塊要深翻平整,壟面要平整精細,結合整地施基肥。

2.播種育苗:播種多在終霜凍期後,氣溫穩定在10℃以上時進行,多采用幼苗移栽方式。

3.田間管理:做好澆水、施肥、搭棚、修枝控藤、病蟲害防治。

4.適時采收:開花後7-10天,莢果基本達到成熟,此時可以批量采收。

種植豆類的技術和方法

1.選地整地:以土層深厚、肥力均勻、無鹽堿、排灌方便的壤土或砂壤土為好。地塊要深翻平整,壟面要平整精細,結合整地施基肥。

2.播種育苗:播種多在終霜凍期後,氣溫穩定在10℃以上時進行,多采用幼苗移栽方式。

3.田間管理:做好澆水、施肥、搭棚、修枝控藤、病蟲害防治。

4.適時采收:開花後7-10天,莢果基本達到成熟,此時可以批量采收。

第壹,土地選擇和整地

1,豆類對土地要求不是很嚴格,只要不是太粘和低窪潮濕的地塊都可以種植,但土層深厚、肥力均勻、無鹽分、排灌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更好。保持輪作3年以上,其他品種豇豆不能在100米範圍內種植。

2.選好地塊後,翻過來整平,盡量挖深。至於壟高,如果土壤是沙質的,可以矮壹點,否則會高壹點。壟面壹定要平整精細,起壟後要立即用塑料薄膜覆蓋。整地時撒適量肥料作為底肥。壹般每畝可施有機肥2000-3000公斤,再加尿素10公斤,磷酸二銨20公斤,硫酸鉀20公斤,防止地下害蟲的危害。

二、播種育苗

1,豆類不宜早播,多在終霜凍期後,氣溫穩定在10℃以上,4月底至5月初盡量避開晚霜。播種前將種子在太陽下暴曬1-2天,然後用30℃的溫水浸泡5-6小時,去黴、去糠、去雜後播種。播種深度為3-4厘米,每穴播種2-3粒種子。

2.豆類種子小,低溫陰雨天氣易爛,苗差,常采用育苗移栽法。育苗移栽用小塑料袋紙管,5?5cm營養土塊育苗,每穴2-3粒,透水,註意保溫,控制徒長。當幼苗剛展開第1對真葉,苗高10cm時,應及時定苗。

第三,現場管理

1,澆水:豆類萌芽期、苗期不宜澆水過多,畦田積水易造成爛根、死苗;開花結莢後,要求有適宜的空氣濕度和土壤濕度,及時保持土壤濕潤、濕透或灌溉,但水分不能過多,否則容易爛根,造成落花落莢。春夏雨季要及時排水,田間不能積水。

2.施肥:苗期應適當控制氮肥用量,每畝施用有效氮肥3-5公斤;開花前3-4天追施復合肥、過磷酸鈣和鉀肥,促進開花結莢;進入開花結莢期後,應多施磷鉀肥,以磷肥為主,每畝可施復合肥25-30公斤;在豆莢旺盛生長期,再施復合肥;盛莢期後,根據植物生長情況追施糞水。

3.擱架:豆類是縱向藤本作物,擱架有利於豆類和藤本的上架。壹般在苗期就可以進行棚架,苗長30cm左右就可以進行棚架。架設方式有人字架、掛藤、直架等多種,其中掛藤和人字架的經濟效益最高。壹般情況下,種植藤蔓應在晴天的中午或下午進行,不要在濕露或雨天進行,以免藤蔓斷葉。

4.修枝控藤:及時去除側芽,下部側芽長到3cm時,及時去除,提高植物基部的通風透光。坐莢過程中要註意削尖,掐掉枝條和藤蔓頂端的生長點。當葉腋只長出葉芽而不長出花芽時,可以在側枝長到兩片葉子時摘芯。藤蔓控制的主要目的是抑制植物的旺盛生長。如果出現旺盛生長,可以噴灑多效唑。

5.病蟲害防治:豆類的病害主要有銹病、葉斑病、根腐病,蟲害主要有薊馬、蚜蟲、菜青蟲。物理方法可以與農藥控制相結合。壹旦發病,要及時治療,有針對性。為了防蟲,可以在棚裏刮藍黃板,提前噴農藥防蟲。

第四,適時收獲

莢果開花後7-10天,莢果基本可以達到商品成熟期,此時莢果飽滿柔軟,應及時采收。采摘時,不要損傷花序上的其他花蕾,不要壹起采摘花序梗。按住豆莢的底部,輕輕地向左右扭動,然後拾取。收割可以分批進行。如果采收不及時,豆莢會肉質疏松、皮厚、莢腔中空、品質差,產量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