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如何看b超

如何看b超

懷孕了,產前檢查是每個孕媽媽在孕期必須要做的事情。很多孕媽媽都有這樣的困惑:每次拿著b超報告問醫生,醫生都說很正常。那麽,b超報告上的名詞和字母是什麽意思?怎樣才能了解b超圖像中胎兒在母體中的位置以及b超單上的各種數據?下面將為您壹壹解答以上問題。

b超英文縮寫的解釋

63

GS-胎囊

也叫妊娠囊。月經來潮規律28-30天的女性,35天就會停經,b超可以看到子宮腔內有胎囊。孕6周孕囊直徑約2 cm,孕10周直徑約5 cm。胎囊的位置在子宮的底部、前壁、後壁、上部和中部是正常的。形狀正常為圓形、橢圓形、清晰;如果胎囊不規則、模糊、位於下方,孕婦可能會在同時出現腹痛或陰道出血的情況下進行流產。

Fe-胚芽

早期胎兒。b超可見孕6 ~ 7周的胚胎芽。

頭部和臀部長度

是胎兒頭臀之間的距離,表示平行於胎體縱軸測量的最大長軸,主要用於確定胎齡7 ~ 12周。

估計孕齡在6-13周(周)=頭臀長+6.5(cm)。

胎兒頭

輪廓正常,缺損、變形異常,腦中線正常,無移位、腦積水。

BDP-胎頭雙頂徑

胎兒頭部左右兩側之間最寬處的長度,也叫“頭大橫徑”。足月時應該達到9.3厘米以上。按照壹般規律,懷孕5個月後,基本與懷孕當月重合,即懷孕28周(7個月)BPD約為7.0 cm,懷孕32周(8個月)約為8.0 cm,以此類推。懷孕8個月後,平均每周長0.2厘米左右是正常的。當前期不能用CRL確定預計交付日期時,常用BPD進行預測;中期以後,在估計胎兒體重時,經常需要測量這些數據。

胎兒心臟

孕7 ~ 8周、第壹次妊娠第6周末b超可見胎心搏動。胎心搏動的正常頻率在每分鐘120-160次之間。

FL——股骨長度

就是胎兒大腿骨的長度,也叫“大腿骨長,股骨長”。指從胎兒大腿根部到膝蓋的股骨長度。其正常值與相應妊娠月份的BPD值相差約2-3 cm。例如,BPD為9.3厘米,股骨長度應為7.3厘米。BPD是8.9厘米,股骨的長度應該是6.9厘米。通常,在懷孕大約20周時,通過測量FL來檢查胎兒的發育。

sp-脊柱

孕12周後可見胎兒脊柱,但孕20周時可清晰分辨。胎兒脊柱連續正常,缺損異常,脊柱可能變形。

胎動

孕8 ~ 9周b超可見胎動。強則正常,弱則可能導致胎兒睡眠或異常,要結合其他項目綜合分析。

臍帶-臍帶

正常情況下,臍帶應該浮在羊水裏。如果在胎兒頸部看到臍帶像,可能是臍帶繞頸。

胎盤

位置是指胎盤在子宮壁上的位置;正常足月胎盤的厚度應該在2.5-5厘米之間。

GP(胎盤分類)壹般來說,胎盤分為0、I、II、III級:

ⅰ級為胎盤成熟早期,回聲均勻,孕30-32周可見;

ⅱ級表示胎盤接近成熟;

ⅲ級提示胎盤成熟,胎盤內有較多鈣化,為小沙粒,壹般不會對胎兒生命構成威脅,但應引起註意。越接近足月,胎盤越成熟,回聲不均勻。

羊水

MVP(羊池最大垂直羊水深度)正常在3-7 cm之間,羊水增加超過7 cm,羊水減少低於3 cm。

AFI(羊水指數)以孕婦的臍部為中心,分為上、下、左、右四個區域。羊水指數是將四個區域的羊水深度相加得到的。孕晚期羊水指數正常值為8 ~ 18 cm。18 cm以上為羊水增多,8 cm以下為羊水減少。AFI在判斷羊水量方面更科學。

模數轉換器

胎兒臍動脈收縮壓與舒張壓的比值與胎兒血液供應有關。當胎盤功能失調或臍帶異常時,這個比例就會異常。正常妊娠情況下,隨著孕周的增加,胎兒需要S增加才能減少,D增加,這樣比例就會減少。在近孕期,S/D小於3。

胎兒b超列表的常見縮寫包括

TCD:小腦橫徑

HC:頭圍

AC:腹圍

胎兒腿部皮下脂肪的厚度。

估計胎兒體重Y(g)的公式如下:

公式1: y =-4973.72+260.69hc。

等式2:y =-2686.60+171.48 AC。

等式3: y =-2232.56+747.42fl。

等式4:y =-2513.51+1049.90 fth。

等式5:y =-5168.32+100.97 HC+110.86 AC+143.09 fl+331.43 fth。

妳可以用任何壹個公式計算,公式5的精度最高。

AC-腹圍

aptd——腹部前後之間的厚度,又稱“腹部前後徑”。在檢查胎兒腹部發育和估計胎兒體重時,有必要測量這些數據。

BDP——雙冠徑頭部左右兩側之間最長部分的長度,也稱“頭部大橫徑”。當前期不能用CRL確定預計交付日期時,常用BPD進行預測;中期以後,在估計胎兒體重時,經常需要測量這些數據。

CRL ——頭臀長是指頭臀距離,表示平行於胴體縱軸測量的最大長軸,主要用於確定胎齡7~12周。

HC-頭圍

FL ——股骨長度是胎兒大腿骨的長度,也稱“大腿骨長”。股骨是指從大腿根部到膝蓋的長度。通常,在懷孕大約20周時,通過測量FL來檢查胎兒的發育。

GS ——停經35天後月經規律的女性,b超可見子宮腔內有妊娠囊。孕1.5個月孕囊直徑約2 cm,2.5個月直徑約5 cm。胎囊的位置在子宮的底部、前壁、後壁、上部和中部是正常的。形狀正常為圓形、橢圓形、清晰;如果胎囊不規則、模糊、位於下方,孕婦可能會在同時出現腹痛或陰道出血的情況下進行流產。

HL-肱骨長度

TTD-腹部的寬度,也稱為“腹部橫徑”。懷孕20周後,用APTD檢查胎兒的發育情況。有時測量腹部的面積。

GP ——胎盤分類。壹般胎盤分為0、I、II、III,有時也有III+。

AFI羊水指數。做b超時,孕婦的臍部分為上、下、左、右四個區域,將四個區域的羊水深度相加,得到羊水指數。孕晚期羊水指數正常值為8~18(24) cm。

S/D ——胎兒臍動脈收縮壓與舒張壓的比值,與胎兒血液供應有關。當胎盤功能失調或臍帶異常時,這個比例就會異常。正常妊娠時,隨著孕周的增加,胎兒需要增加S來減少,增加D來增加,這樣比例就會減少。在近孕期,S/D小於3。

雙頂徑:BPD代表胎頭雙頂徑,是指在胎頭兩側測量的數據,也是計算胎兒大小的指標之壹。按壹般規律,懷孕3個月時小於3cm;懷孕5個月後,與懷孕當月基本壹致,即懷孕28周(7個月)BPD約7 cm,32周(8個月)約8 cm,以此類推。懷孕8個月後,平均每周長0.2厘米左右是正常的。

胎盤位置:位置是指胎盤在子宮壁上的位置;胎盤的正常厚度應在2.5-5厘米之間;有報道將胎盤的位置劃分為ⅲ級,ⅰ級為胎盤成熟早期,回聲均勻,可見於孕30~32周。ⅱ級表示胎盤接近成熟;ⅲ級表示胎盤已經成熟。越接近足月,胎盤越成熟,回聲不均勻。如果檢測到胎盤位置過低,可能會堵塞宮頸,影響正常分娩。

羊水範圍:羊水範圍的數值可以間接判斷胎兒是否異常。壹般來說,羊水深度在3-7厘米之間是正常的,7厘米以上是羊水增多,3厘米以下是羊水減少。如果羊水範圍過大,說明胎兒的神經管或消化道可能有異常;如果羊水範圍太小,可能是胎兒泌尿系統有問題。

胎動:胎動可以表明胎兒在子宮內的正常情況,是預測胎兒在子宮內是否安全的重要信號。孕18 ~ 20周以後,大部分準媽媽都能感覺到胎動,剛開始比較輕微,頻率較低。孕28 ~ 32周胎動最強,孕36 ~ 38周後胎動幅度和頻率逐漸降低。胎動在上午8 ~ 12時相對均勻,下午2 ~ 3時最少,下午6 ~ 10時最頻繁。如果報告註明“是”“強”正常,“否”“弱”可能是胎兒睡著了,也可能是異常,要結合其他項目綜合分析。

胎囊:孕早期才見到胎囊。孕1.5個月直徑2 cm左右,2.5個月正常。胎囊的位置在子宮的底部、前壁、後壁、上部和中部是正常的。形狀正常為圓形、橢圓形、清晰;如果胎囊不規則、模糊、位於下方,孕婦可能會在同時出現腹痛或陰道出血的情況下進行流產。

胎頭:輪廓正常,異常缺損和變形,中線正常無移位和腦積水。BPD代表胎兒頭部的雙頂徑,當懷孕到足月時應該達到9.3厘米或更大。按照壹般規律,懷孕5個月後,基本與懷孕當月重合,即懷孕28周(7個月)BPD約為7.0 cm,懷孕32周(8個月)約為8.0 cm,以此類推。懷孕8個月後,平均每周長0.2厘米左右是正常的。

胎心:強是正常的,弱是不正常的。正常的胎心率在每分鐘120-160次之間。

股骨長度:是胎兒股骨的長度,其正常值與相應妊娠月份的BPD值相差約2-3 cm,如BPD為9.3 cm,股骨長度應為7.3cm;BPD是8.9厘米,股骨的長度應該是6.9厘米。

脊柱:胎兒脊柱連續正常,缺損異常,可能是畸形。

臍帶:正常情況下,臍帶應該浮在羊水裏。如果在胎兒頸部看到臍帶像,可能是臍帶繞頸。

胎位是先露部在母體骨盆中的位置,即在骨盆的四個時相——左前、右前、左後、右後。

頂骨先露的代表骨是枕骨(縮寫為O);臀位的代表骨是骶骨(縮寫為S);首先出現的是Mentum(縮寫為M);肩先露的代表骨是肩胛骨(縮寫為Sc)。

胎位的書寫由三個方面表示:

1表示骨骼在骨盆的左側或右側,縮寫為左(L)或右(R);

2、代表骨的名稱,如頂先露為“枕”,即“O”,臀先露為“骶骨”,即“S”,面先露為“頦”,即“M”,肩先露為“肩”,即“SC”;

3.意思是骨頭在骨盆的前面,後面或者橫跨骨盆。比如先露頂,枕骨在骨盆左側,面向前方,那麽胎位就是左枕前(LOA),這是最常見的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