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魚以其繁殖方便、繁殖周期短、產卵量大、體外受精、體外發育、胚胎體透明等優勢成為生命科學研究的新寵。全世界有1500多個斑馬魚實驗室。利用斑馬魚可以研究生命科學的基本問題,揭示胚胎和組織發育的分子機制。我們可以建立各種人類疾病和腫瘤的模型,建立藥物篩選和治療的研究平臺;可以建立毒理學和水產養殖模型,研究和解決環境科學和農業科學中的重大問題。
目前,中國有250多個實驗室使用斑馬魚開展相關科學研究。為進壹步加強國內斑馬魚研究人員之間的交流,在2011於廣州召開的第二屆全國斑馬魚研討會上,包括孟安明院士在內的全國斑馬魚研究學術團體壹致同意,今後全國斑馬魚大會以“PI大會”和“研究大會”的形式隔年交替召開,並決定從2012年起在水產所召開“全國斑馬魚大會”。第三屆全國斑馬魚研究大會將於2013至10至14在蘇州福朋酒店(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月亮灣路8號)舉行,由全國斑馬魚研究聯盟主辦,蘇州大學生物鐘研究中心承辦。
2012 10 6月10日至6月12日,首屆全國斑馬魚PI大會在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召開。國家斑馬魚資源中心第壹屆理事會名譽主席朱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生命科學部主任孟安明院士,以及來自、港、臺、美等地的90余名斑馬魚相關研究人員出席了會議。
大會開幕式由孟安明院士主持。朱院士介紹了國家斑馬魚資源中心成立的背景及相關情況。水產研究所所長趙進東院士致歡迎詞。國家斑馬魚資源中心主任孫永華研究員匯報了中心建設進展,介紹了國家斑馬魚資源中心揭牌儀式和理事會成立大會。本次會議分為6個報告和37個口頭報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林碩教授做了斑馬魚構建亨廷頓舞蹈癥模型的專題報告。其他研究人員從早期發育、信號通路、器官發育、疾病模型和環境健康等方面討論了斑馬魚研究的最新進展。
目前,中國有250多個實驗室使用斑馬魚開展相關科學研究。全國斑馬魚研究人員壹致呼籲,盡快在水產所建立國家斑馬魚資源中心,將國內學者構建和保存的各類斑馬魚突變體、轉基因品系、工具質粒、抗體等進行集中保存,供國內同行共享,以優化資源,避免重復,促進國內斑馬魚研究的發展和壯大。2011年初,水產科學研究所啟動斑馬魚資源中心建設,先後獲得科技部國家重大科研計劃和中科院重點部署項目支持。國家斑馬魚資源中心的落成對中國斑馬魚研究具有標誌性意義。
2012,10,10上午,國家重大科研計劃中國斑馬魚資源中心揭牌儀式暨理事會成立大會在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舉行。科技部基礎司朱、孟安明院士、張先恩司長、傅曉峰司長,湖北省科技廳廳長,中科院武漢分院黨組書記陳,中科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蘇副局長,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生命科學部顧主任等有關領導和有關高校、科研單位的專家,水生所所長院士、胡研究員,黨委書記、副主任、研究員等出席揭牌儀式。
揭牌儀式由副主任徐旭東主持,主任趙進東院士致歡迎詞。名譽理事長朱院士宣布國家斑馬魚資源中心理事會成立,並介紹了國家斑馬魚資源中心籌建情況及理事會成員。孟安明院士、主任、蘇副主任、張先恩主任分別致辭。相關領導代表科技部基礎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生命科學部、中科院生物局、湖北省科技廳為國家斑馬魚資源中心揭牌。
同時,成立了以朱院士為名譽主席、孟安明院士為主席的國家斑馬魚資源中心第壹屆理事會,並召開了第壹屆理事會第壹次會議。會議由理事長孟安明院士主持,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彭教授、中心主任孫永華研究員分別向會議作了報告。會議審議通過了《國家斑馬魚資源中心章程(試行)》。該中心的定位是在科技部國家重大科研計劃支持下成立的非營利性科研服務機構。該中心的主要任務是收集、創建、組織、保存和共享斑馬魚研究資源,主要目的是為全國的斑馬魚研究人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