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妳聽說過鱖魚的馴化方法和程序嗎?妳知道怎麽養鱖魚嗎?

妳聽說過鱖魚的馴化方法和程序嗎?妳知道怎麽養鱖魚嗎?

自然狀態下鱖魚的攝食行為受光照強度、溫度等因素影響較大,攝食行為多表現為晝夜節律變化。觀察到其攝食活動壹般在黃昏時較強,白天較弱,其攝食行為具有條件反射的生理特征,在應激條件下或通過人工馴化可以在壹定程度上改變。

所以可以通過壹定的時間和手段馴化,讓它吃死餌或者配合飼料。但壹旦選定攝食時間或馴化後已形成規律的攝食行為,就不宜頻繁改變,以免打亂飼養對象形成的攝食節律。攝食時間的確定應適應鱖魚攝食節律的變化規律或符合人工馴化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攝食習性,壹旦確定,不得隨便改變。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壹些鱖魚養殖單位開始進行馴化鱖魚的試驗,效果最好的是選擇體長2.5 ~ 3cm的健壯鱖魚進行網箱馴化。馴養鱖魚吃死餌或人工餌料,既減少了活餌魚的投餵量,又降低了生產成本。

1.馴服食物的方法

投餵鱖魚第壹天投餵餌料魚,前三天投餵足量活餌料魚,從第四天開始逐漸減少投餵量馴化鱖魚形成快速準確的投餵反應,大約需要7天。之後,可以用壹些死餌魚來餵養活餌魚。投餵前先開動水泵,使籠內的水形成水流,然後試著投餵少量餌料,待餌料魚浮上水面進食時再投餵大量餌料魚。因為餌料魚隨著水流上下浮動,可以被鱖魚搶食。

但水流速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鱖魚的攝食。因此,應盡可能地調節水泵,使網箱內的水流速度達到0.4 ~ 0.7 m/s,這樣可以有效地促進鱖魚對死餌魚的攝食。馴化初期,黑暗條件下鱖魚的視覺分辨力有意識降低,多次重復建立條件反射。之後恢復了正常的視覺條件,鱖魚可以正常吃死魚。隨著投餵的發展,死餌魚的比例可從投餵初期的10%增加到全部投餵死餌。

在馴養過程中,要根據天氣、水溫、鱖魚的攝食情況來調整餌料的量。任何馴養鱖魚的籠子,都要適當增加鱖魚魚苗的放養密度,增加鱖魚與食物相遇的概率,以利於馴養。

2.馴化程序

餌料投餵的順序是:從死魚到添加引誘劑的人工餌料,最後到人工配合餌料,讓鱖魚的味覺和視覺逐漸適應人工配合飼料。

投餌信號的建立:每次投餌前,發出投餌信號,建立條件反射,使鱖魚在投餌前群集。網箱中的鱖魚種類壹般分布均勻。鱖魚伏擊捕食。鱖魚采用特定的攝食技術後,由伏擊變為伏擊追擊,最後形成群體搶奪食物。

這時候就可以開始群體馴化了。馴化過程如下:鱖魚從埋伏活餌過渡到成群搶活餌。建立良好的投餌反應後,逐漸減少活餌的投餌量,增加死餌魚或魚塊的投餌比例。在鱖魚能充分攝食死餌魚或魚塊後,添加含有引誘劑的人工顆粒飼料,然後引誘劑含量逐漸減少,最後完全適應人工配合飼料。飼養時間可安排在19 ~ 20,整個飼養過程需要7 ~ 10天。

飼料的加工要求:配合飼料的原料要超細粉碎,能過80目篩。各種原料混合後,加入25% ~ 40%的水混合均勻,然後造粒。配合飼料的形狀應為條狀,長寬比(直徑)為2:1或3:1。馴養2.5 ~ 3 cm鱖魚夏花時,人工配合飼料的直徑為3 mm,長度為6 ~ 8 mm,隨著鱖魚種的生長,配合飼料的顆粒也要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