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前掌握4個要點,點1,選擇合適的土豆:
土豆因澱粉含量不同,可分為粉狀土豆和蠟質土豆。顧名思義,粉狀馬鈴薯澱粉含量高,因為它質地柔軟。炸好後吃起來外脆內密,相當好吃!澱粉含量低的蠟質土豆,因為質地堅實,不建議用來做薯條,適合用來煲湯。
常見的馬鈴薯中,皮白的“大葉膝伯”屬於粉狀馬鈴薯,也是產量最高的品種;不過國外進口的紅菇和愛達荷土豆也是粉狀土豆,澱粉含量高,想自己在家做可以買薯條。買回家的土豆也要用適當的方法保存,防止土豆發芽產生毒素(所謂的綠色薯條),才能健康食用!
第2點先焯壹下:
富含澱粉的土豆遇濕受熱會開始膨脹,這樣脆皮土豆就不需要裹粉,外面就能形成壹層充滿氣泡的脆皮;並且通過熱燙過程,可以將土豆多余的糖分(單糖)洗掉,避免在脆片油炸過程中過度焦糖化,使薯片變成深棕色,甚至產生苦味。
切好的土豆會釋放出很多澱粉,洗燙後會更美味!(Pixabay)
第三點高溫二次轟炸:
炸好的薯片放在架子上互不重疊,既能排幹多余的油,又能防止薯片因蒸汽而變軟。然後在更高的溫度下第二次油炸,以擠出多余的油,並增強薯條的金黃色和脆脆的口感!經過第二次熱燙和油炸後,薯條的外皮會更加酥脆,即使冷卻後也能在壹段時間內保持酥脆的口感。
第二次用高油鍋炸,會有很多泡沫。
第4點最好冷凍油炸:
如果有時間,或者壹次削不完太多土豆,可以把土豆焯壹下,第壹次煎壹下,涼了送冷凍室保存,再拿出來第二次煎,不僅味道更好,而且裏面更軟。因為冷凍可以將土豆內部的水分轉化為冰晶,破壞澱粉的結構,所以在油炸加熱時,水分更容易轉化為水蒸氣釋放出來,更加蓬松可口!
建議妳可以壹次切大量薯條,先大量煮沸油炸壹次,冷卻後放入密封袋冷凍,可以保存2個月左右,然後就可以吃到隨時可以油炸的美味薯條了!
冷凍和油炸的薯條更美味!皮膚的脆度也可以更持久!
薯條的烹飪步驟:1。選擇合適的土豆,去皮,切成條狀。可以先用清水洗壹下,去掉多余的澱粉。
2.準備壹鍋水,放入薯片,倒入八分飽水和1 ~ 2勺白醋和鹽,大火煮至沸騰,拿起壹片薯片確認已經變軟(但不要煮到散),然後關火。薯條瀝幹水分,鋪在廚房紙巾上靜置5 ~ 10分鐘。
3.拿起油鍋,開大火加熱。放壹根竹筷測試油溫。如果筷子周圍有很多氣泡,可以放入薯條。用筷子或勺子輕輕攪拌,避免粘鍋,直到土豆變成半透明,然後撿起來,放在架子上瀝油,冷卻。
4.將油鍋轉大火至開始冒煙,然後放入薯條,在高油溫下快速炸20 ~ 30秒至外表金黃,然後取出,稍微瀝幹油,然後鋪在廚房紙巾上吸油,再撒上鹽或胡椒粉即可享用!
如果不想馬上吃,可以鋪在烤盤上,放入80 ~ 90度的烤箱中,保持熱騰騰的酥脆感。
把薯條放在烤箱裏低溫加熱就可以保溫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