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懷孕後會更加擔心。畢竟胎兒的發育是無法用肉眼實時看到的。我當初也是壹樣,特別是懷孕初期,有很多疑問,擔心胎兒的健康。
胎兒不穩定有六種表現。
女性懷孕後身體會有壹些變化,主要是黃體酮引起的,不代表胎兒壹定有問題。比如胸悶、著床出血、腹脹疼痛。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用太擔心。
1,孕酮低。
孕激素是妊娠後黃體分泌的,有利於子宮內胎兒的健康發育。如果母體黃體功能不全或過早衰退,可能導致著床不穩,容易發生先兆流產。壹般前期會做驗血,了解孕酮指數。
2、強烈的腹痛感。
如上所述,有些母親在受精卵著床時會有輕微的疼痛,但並不強烈,通常會在五分鐘內消失。但如果疼痛劇烈且持續時間較長,則可能是胎兒出現了異常情況,需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溫馨提示:孕中期會有胃緊的感覺,壹般是假性宮縮。如果是在孕晚期,而且持續時間比較長,可能就是胎兒要開始了。孕媽媽要註意分辨假宮縮,避免鬧烏龍(假宮縮不痛,持續時間短)。
3.妊娠反應突然消失。
剛懷上寶寶,有的媽媽會有妊娠嘔吐惡心的現象,壹般會在12周左右消失,這與HCG的水平有關。但如果出現早孕反應,兩天後就消失了,就要考慮是不是流產引起的了。
4、生產檢驗不夠。
這裏面涉及到的情況很多,比如胎心異常,胎心監護不好,都說明胎兒在子宮裏可能有壹定的危險,孕媽媽要註意。
5、胎動不規律。
壹般懷孕28周後,胎動會有壹定的規律性。建議每天按時數胎動,每次1小時,壹天三次。三次胎動之和乘以4就是12小時的胎動次數,大概是20次。
胎動突然增多或減少,或減少後突然增多,可能是由於胎兒宮內缺氧、臍帶繞頸、臍帶打結、羊水質量下降、胎盤老化等原因引起的,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溫馨提示:28周前胎動規律不明顯。不建議數胎動,容易嚇到自己。
6.有溫熱的液體流出。
這種情況壹般發生在孕晚期,還沒到預產期。孕媽媽感覺下體有溫熱的液體流出,可能是羊水過早破裂或胎盤早剝引起的。孕媽媽要及時平躺,擡高臀部,由家人護送去醫院。
孕媽媽遵循三個原則順利度過孕期。
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健康發育,直到順利分娩。但是總有壹些因素可能會幹擾胎兒的發育。因此,建議做好以下幾點,促進胎兒健康發育。
首先,調整飲食。
母親提供給胎兒的營養儲存在胎盤中,胎兒通過臍帶吸取營養。所以,如果母親自身營養不足,胎兒就無法吸收營養,也就無法很好地發育。
有營養學家建議,孕期每天應保證15種以上食物的攝入。如果達不到,至少也要10種,能保證胎兒的生長發育。
小貼士:瘦肉、牛奶、豆漿、魚、新鮮蔬菜、水果等。
其次,適當運動。
孕期有規律的體育鍛煉,如散步、慢跑、遊泳、瑜伽等,可以讓孕媽媽保持較好的狀態,也可以很好的控制體重的增加,對順產也有幫助。
所以建議每天保持合理的運動量。如果孕前有健身的習慣,孕後可以減少運動量1/3。
最後,按時檢查。
整個孕期大概要做10~12次檢查,每次產前檢查都是有針對性的檢查。比如早期NT篩查,就是檢查胎兒後頸部透明層的厚度,以確定胎兒是否有唐氏綜合征的風險。孕中期四維檢查是對胎兒目前的發育情況進行系統的評估,篩查畸形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