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蛋怎麽放鹽煎蛋的時候,等到鍋裏的油熱了,在油裏撒上鹽,用鍋鏟攪拌均勻。這時候鍋裏的鹽粒會很分散,然後妳就可以在攪拌好的雞蛋裏打進去了。如果直接往雞蛋裏加鹽,雞蛋不會漲,煎出來的雞蛋不夠蓬松,又醜又香!
煎蛋需要加糖嗎?煎蛋不能加糖。
雞蛋加糖煮熟後,由於高溫,其間會生成壹種叫做糖基賴氨酸的物質,破壞雞蛋中對人體有益的氨基酸成分。糖基賴氨酸有凝血作用,進入人體後會造成危害。
雞蛋的錯誤吃法:
錯誤的吃法1:暴食雞蛋。
雞蛋是公認的營養食品。但是,雞蛋是高蛋白食物。如果吃多了,會導致代謝產物增加,同時增加腎臟的負擔,導致腎功能受損。
正確的吃法: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為了保證飲食均衡,滿足身體的需要,又不至於營養過剩,壹般情況下,老年人壹天吃1 ~ 2個雞蛋是合適的。中青年人,從事腦力或輕體力勞動者,每天可吃2個雞蛋;從事重體力勞動、營養攝入較多者,每天可吃2 ~ 3個雞蛋;孩子身體長,新陳代謝快,每天要吃2 ~ 3個雞蛋。孕婦、產婦、乳母、體弱者和大手術後恢復的病人需要增加優蛋白,每天可以吃3-4個雞蛋,不能多。
錯誤的吃法2:生吃雞蛋
吃生雞蛋是西方的壹種吃法。許多OLs把吃生雞蛋或半生不熟的雞蛋視為壹種健康時尚。其實雞蛋在形成過程中會攜帶細菌,不成熟的雞蛋無法殺死細菌,容易引起腹瀉。而且雞蛋蛋白中含有親和素,需要高溫加熱破壞,否則會影響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引起食欲不振、全身無力、肌肉疼痛、皮膚發炎、除眉等癥狀。
如何正確食用:煮的時間不同的雞蛋,在人體內的消化時間也不同。“3分鐘蛋”最容易消化,大約需要1小時30分鐘;“5分鐘”雞蛋在人體內消化2小時左右;煮太久的雞蛋在人體內需要3個小時才能消化。
錯誤吃法3:雞蛋+豆漿
早上喝豆漿的時候吃壹個雞蛋,或者把雞蛋煮在豆漿裏,也是很多人的飲食習慣。豆漿是甜的,含有植物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多種營養成分。單獨喝有很強的滋補作用。但有壹種特殊的物質叫胰蛋白酶,它與蛋清中的卵清蛋白結合後,會造成營養成分的流失,降低其營養價值。
如何正確食用:雞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是人體補充蛋白質的良好來源,但屬於動物蛋白,應根據蛋白質互補的原則,搭配植物蛋白,如大豆、木耳、蘑菇等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
錯誤四:煎荷包蛋和茶葉蛋。
煎蛋時邊緣會燒焦,蛋清中所含的大分子蛋白質會變成低分子氨基酸,在高溫下往往能形成致癌的化學物質。另外,茶葉蛋也要少吃,因為茶葉中含有酸化物質,與雞蛋中的鐵結合,刺激腸胃,影響胃腸道的消化功能。
如何正確食用:從營養吸收和消化率來說,水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煎蛋為98%,老煎蛋為81.1%,白開水加牛奶的水煮蛋為92.5%,生雞蛋為30% ~ 50%。可見煮雞蛋是最好的吃法。
錯誤的吃法5:加糖
很多雞蛋食譜都離不開壹種調料:糖。比如蛋糕,雙皮奶,鮮奶燉蛋,腐竹雞蛋湯,西紅柿炒雞蛋。事實上,雞蛋加糖煮熟後,由於高溫,兩者之間會生成壹種叫做糖基賴氨酸的物質,破壞雞蛋中對人體有益的氨基酸成分。值得註意的是,糖基賴氨酸具有凝血作用,進入人體後會造成危害。
正確吃法:如果需要在雞蛋裏加糖,盡可能等久壹點,等稍微涼了再加,攪拌壹下,味道也不會降低。
煎雞蛋的小技巧1煎雞蛋的時候,在熱油裏撒點面粉,雞蛋會呈鮮黃色,很漂亮,油也不容易溢出鍋外。
小技巧二:鍋裏的油熱後,打入雞蛋,在雞蛋和面條呈半凝固狀態時,在雞蛋和面條周圍灑幾滴熱水。煎出的雞蛋均勻完整,色澤白亮,口感嫩滑。
技巧三:用鍋煎的時候,記得最重要的是用冷油加熱鍋(這樣不會粘鍋,蛋形好)。先用猛火加熱鍋,鍋熱後倒油,關小火,把鍋裏的油抖均勻,然後馬上就可以把雞蛋打下來了。再次關小火,蛋清變白時,小心翻面。生熟程度看妳自己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