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娟是復旦大學的壹名年輕教師。她有令人羨慕的工作和令人羨慕的家庭。她就是她媽媽所說的“別人家的孩子”。
她在學校、工作、家庭都非常努力,幾乎壹刻不停,但高強度的負荷也讓她的身體崩潰。
31歲時,她患上了癌癥。
生命的最後,她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在癌癥面前,加班、買房、買車都是浮雲。
於娟,65438-0978,山東濟寧人,復旦大學青年教師。
2010,她留下了感動無數人的《癌癥日記》。在日記中,於娟用溫暖樸實的文字記錄了自己痛苦的患病經歷和人生感悟。
在沒有癌癥的前30年,於娟的生活像教科書壹樣精彩。優秀的大學老師和名牌大學的海歸,壹直在為自己的學業和工作努力,在考研方面也沒有掉隊。剛畢業結婚,30歲卻生下了下壹代。
這樣的生活是很多人做夢都想不到的,但命運卻跟她開了壹個大玩笑。
剛開始只是輕微的腰疼。於娟沒把它當回事,繼續按部就班地生活。她為自己設定的新目標是在兩三年內成為副教授。
她在拼命寫文章,做研究。她經常在家和學校轉來轉去,甚至花很多時間睡覺,對這點小腰痛也不在乎。
後來整個人腰痛的下不了床,連襪子都不能自己穿。她老公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就開始帶她去看醫生,去了很多醫院。無壹例外,他說是腰肌勞損,開了很多膏藥。但是腰痛的癥狀不但沒有減輕,反而加劇了。
奇怪的是,我做了核磁共振,驗血,被救護車送到各個醫院做其他檢查,還是查不出病因。於娟的病情在很短的時間內惡化了,她壹接觸身體就感到疼痛。甚至救護車上的顛簸都會讓她抽搐。
即便如此,醫生也沒查出病因,在急診室等了兩個月。沒有治療計劃,於娟只能忍受痛苦。盡管於娟很堅強,但還是有很多時候他堅持不下來,有時他甚至想把這壹切都結束掉。
她甚至想過自己的遺囑,但壹想到年幼的孩子,她還是忍著痛。母愛給了她求生的欲望。
經過艱難的穿刺,病因終於有了結果,竟然是乳腺癌。因為治療,花光了家裏所有的資源,壹周的醫藥費四五萬。頻繁的化療也讓於娟失去了美麗的頭發,藥物的副作用讓她痛苦不堪,四肢冰涼。
無奈之下,她放棄了在正規醫院的治療,誤信了壹個叫“楊醫生”的江湖騙子。
壹個偶然的機會,他們聽說有壹個專門治療癌癥的“楊慎醫生”。在“楊醫生”的炒作下,放棄了在正規醫院的治療,選擇相信楊醫生。
與於娟同行的還有兩名癌癥患者。楊醫生讓他們去山上的村莊,因為他說那裏的空氣好,富含硒,有利於治療癌癥。
還要求用他學的“饑餓療法”和中醫調理控制病情,20天壹個療程,3個療程,保證康復。
饑餓療法要求每天不能正常進食,只能吃壹些葡萄和芋頭充饑,這讓原本就很虛弱的患者餓得非常痛苦,難以維持生命。
放棄了正常營養補充的病人,身體很虛弱,還要喝楊神怡不知道是什麽成分的中藥。和於娟壹起去的兩個病人都有咳血、吐血的癥狀,但楊慎壹不同意藥效有效,把“癌細胞”都吐出來了。
三個病人繼續掙紮。他們遠離市中心,不得不留在這裏。直到第40天,壹個病人突然休克,被送到正規醫院搶救,他們才意識到這可能是個騙局。
案情披露後,於娟是唯壹壹個經過搶救而幸存下來的人。
死亡病人的家屬向警方報案。為了幫助他們,於娟讓案件早點水落石出,讓死者安息。她拖著虛弱的身體,積極配合警方揭露騙局。
她在日記中寫道:我有壹個布滿癌細胞的脊椎,因為支撐不了自己的體重而壓縮骨折,不得不弓著腰。我決定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
最後,詐騙小組被繩之以法,但於娟錯過了最佳治療期。壹個多月的“饑餓療法”讓她備受煎熬,體內的癌細胞也發生了轉移。
走出騙局的於娟沒有繼續在醫院接受治療,而是選擇在家休息。
她用網絡記錄自己的病情,並與來自全國各地的癌癥患者交流經驗,互相鼓勵。
她希望大家能通過她的文字改變過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好的享受生活。她每天堅持更新兩個博客,開始回顧自己短暫而輝煌的壹生。
當她年輕的時候,她總是很忙。基本上12點之前她都沒睡。考研復習,看參考書,考GT成了她熬夜的理由。有時候為了考試,她看書21小時。
保齡球、蹦迪、卡拉ok也是她“夜生活”的壹部分。有時候她會熬夜,她從來沒有想過熬夜的後果。
雖然熬夜對身體傷害不大,但是積累起來也很嚇人。此外,於娟非常好勝,愛發脾氣,想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
這讓於娟在身體和精神上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也給了癌癥很長壹段時間的可乘之機。
很難想象,壹個年輕時意氣風發的女強人,後來卻在病榻上徘徊不去。回顧自己的壹生,她給自己貼上了“無意義”的標簽,因為她因為追逐名利而透支了自己。
也許於娟是壹位好老師、好學生和好朋友,但她不是壹個好女兒、好妻子和好母親。她在家的時間太少,每天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壹次次透支身體,奔向生活。
每個人的生命只有壹次。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壹定要欣賞日月星辰、山川湖海的美,感受生活最簡單最溫暖的美。
面對生死,於娟也明白了,加班、買房、買車都是浮雲。好好活著才是“王道”,名利不過如此。
她希望自己以後能多陪陪孩子,放棄讓自己很累的工作,多陪陪自己愛的人,過平淡快樂的生活。
她直到去世才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對幸福的理解也和以前不壹樣了。人的幸福其實很簡單。有時候,簡單的生活,沒有巨大的權力,沒有成堆的金錢,也可以很幸福。
理想和目標是我們的目標,但不是我們生活的枷鎖。
2011年4月,於娟經搶救無效死亡。僅僅過了33年,她已經度過了短暫的壹生。
壹個人壹輩子為了什麽而活?
當然,為了擁有美好的人生,如果我們無時無刻不在為金錢、名利而努力,那麽我們很多人也會像於娟壹樣,在生命即將燃盡的時候,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貴,後悔沒有和自己愛的人熱烈擁抱。
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和事故哪個先來。我們唯壹能做的就是熱愛生活,享受生活的美好,努力讓每壹天都過得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