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關於植物名稱和事實的考證
拼音名稱:yīzhīmī
目錄
1,別名
2.來源
3.原來形狀
4.棲息地分布
5、化學成分
6、藥理作用
7.性品味
8.功能指示
9.用法用量
10,附件
11,摘錄
另壹個名字
續斷(江蘇植物名錄)、雪蓮(東北藥用植物記錄)、白芝麻(黑龍江中藥)、糯米、吸草(浙江民間藥材)、元寶草、泡花子(貴州民間藥材)、野麻(湖南醫藥記錄)、蠶卵(浙江民間藥材)
來源
為唇形科野生芝麻的花或全草。5-6月采花或全草,陰幹。
原來形狀
多年生草本,30 ~ 55厘米高。莖直立,單,四棱形,具粗毛。葉對生,心橢圓形,長3 ~ 9厘米,寬1 ~ 5.5厘米,尾長,頂端尖,基部心形,有時近截形,邊緣有粗糙的齒,兩側有細毛;葉柄長6 ~ 50毫米。聚傘花序生於上部葉的葉腋之間;苞片線形,長1.8 ~ 5毫米,有毛;花萼5裂,裂片圓錐形或針形,稍長於萼筒或近1倍長;花冠白色,長20 ~ 30毫米,二唇形,長毛,上唇向下彎曲成口袋狀,下唇3裂下垂;雄蕊4,2強,花絲有毛,花藥深紫色;子房4深裂,花柱接觸房間的地板,柱頭2深裂。小堅果三角形,深褐色,長約3毫米。花期為5-6月。結果期為6-7月。
這種植物的根(野芝麻根)也入藥,另文詳述。
棲息地分布
生於林緣,林中空地,灌木叢,或溪,山麓,路旁草地。分布在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南、河北、山西、陜西、江蘇、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化學成分
葉含粘液、鞣質、揮發油、抗壞血酸0.56%、胡蘿蔔素15 mg%和皂甙。花含有黃酮苷等成分;黃酮苷類含有異槲皮苷、山奈酚-3-葡萄糖苷、槲皮苷1.07%、山奈酚-3-二糖、芝麻苷和蘆丁;其他還有膽堿、粘液、揮發油0.05%、皂苷、抗壞血酸0.72%、組胺酪胺、鄰苯二酚胺5.2%、綠原酸、咖啡酸等。另據報道,黃金植物的含水量為2.01%。
藥理作用
野芝麻提取物能使動脈和子宮收縮,可用於子宮出血。這種植物含有溶血作用很強的皂甙,但不在花中。小鼠口服從野生芝麻中分離的黃酮類化合物,可抑制可卡因的興奮作用。
性品味
浙江民間草藥:味微甘,性平。
功能指示
治療肺熱咯血、血淋、白帶、月經不調、小兒虛熱、跌打損傷、腫毒。
①《東北本草錄》:花,治白帶,痛經。
②黑龍江中醫:花,清血止血,治月經不調,月經前後腹痛。
③浙江民間草藥:莖、花、止咳和血、清肺熱。
劑量
內服:煎服,3 ~ 5元,或研磨。外用:新鮮搗碎或磨碎混合。
附加處方
①治咳血咳嗽:吸草五元至壹兩元,鹿銜草五元。穿著油炸的衣服。(浙江民間草藥)
②治宮頸炎,小便不利,月經不調:野芝麻五塊錢。水煎服,每日兩次。(吉林中草藥)
③小兒虛熱治療:野芝麻三錢、枸杞三錢、金釵石斛。用水煎服。(江西本草手冊)
④治血淋:將野芝麻炒熟研成粉末,每次用熱米酒送服三錢。(江西本草手冊)
⑤閃光、挫傷、扭傷的治療:新鮮的土蠶卵全草、新鮮的佩蘭、新鮮的梔子葉。* * *打爛外敷。(常用中草藥配方)
⑥骨折治療:抱團草、威靈仙、接骨丹、接骨藤均等,傷處搗煎。(貴州草藥)
⑦治療腫毒、毒蟲咬傷;野生芝麻,生菜和黃花菜搗碎,並適用於受影響的地區。(江西本草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