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長松林下得靈根!這種食材利水祛濕,用來煮水有助減肥

長松林下得靈根!這種食材利水祛濕,用來煮水有助減肥

茯苓功效

宋代黃庭堅寫詩贊美茯苓道:“湯泛冰瓷壹座春,長松林下得靈根。吉祥老人親拈出,個個教成百歲人。”茯苓功效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健脾開胃,以助消化茯苓雖不屬於補益藥,但它健脾補中之功效顯著。對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的人來說,日常食療中選用茯苓、人參、白術和山藥來搭配進食,能健旺脾氣,促消化。

利水祛濕,以消水腫茯苓是利水滲濕之要藥,其藥性平和,不論寒熱虛實體質均可使用。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在晨起經常會出現眼皮腫的現象,到了下午又會自然消腫,還有些人,白天因勞累過度,晚上雙腳腫脹,而茯苓能起到很好的利水消腫的作用。《用藥心法》曰:茯苓,淡能利竅,甘以助陽,除濕消腫之聖藥也。《傷寒論》中所記載的利水名方五苓散,主藥就是茯苓。此外,有肥胖困擾的朋友,尤其是對身上的肥肉松松垮垮的、喝水都胖的人來說,每天堅持用茯苓(50~100克)煮水飲用,也會有很好的減肥效果。

養心安神,以治失眠茯苓寧心安神的作用也非常顯著,它可使心神煩躁之人靜下心來,明顯改善睡眠質量。《神農本草經》記載茯苓能治療“驚邪,恐悸”,“久服安魂,養神”。心的神明就是神,神不安則睡眠不佳。心安神定,睡眠自然就好了。張仲景治療失眠的千古名方酸棗仁湯中就包含著茯苓這味藥。

化痰祛濕,以治脫發古人雲,“百病皆由痰作祟”,茯苓能利水滲濕,使濕得以化,則痰無所生。痰瘀濕阻是頭禿的主要病因,就像平時澆花,水過多,花盆下面的孔又塞住,水濕下不來,瘀在裏面,就會腐爛根子,導致植物掉葉甚至死亡。對於人體而言也是壹樣,如果水瘀在體內,就會上泛巔頂,水濕腐蝕發根,頭發就容易脫落了。多食茯苓能把人體亂竄之水吸走,改變人體水循環狀態,使得陽氣升發,氣血運行通暢。又如脂溢性脫發的人群,該人群頭油較多,與濕邪泛濫有關,而使用茯苓剛好對證。知名老中醫嶽美中先生喜用“壹味茯苓飲”治療脫發,可謂是他的壹手絕招。

茯苓藥膳

現在給大家介紹幾款簡單易上手的藥膳,趕快學起來。

茯苓餛飩

材料:黃母雞肉400克,茯苓粉200克,豆豉50克,水2000毫升,餛飩皮、食鹽適量。

做法:將豆豉加入水中,大火燒開轉小火煮半小時,取汁棄豆豉,備用;將母雞肉剁碎,加入茯苓粉,再加入適量食鹽,調制成餡;用餛飩皮包成小餛飩,入豆豉汁中煮熟即可。

功效:茯苓餛飩出自《本草綱目》,李時珍認為其能治療“老人噎食不通”,“三五服效”。

茯苓養胃湯

材料:茯苓20克,鮮懷山藥100克,芡實20克,蓮子20克,豬骨250克。

做法:豬骨洗凈焯水,芡實、蓮子溫水泡1小時。向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煮沸,納入上述材料,慢火煮1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補中益氣,健脾滲濕。適用於便溏,腹瀉,食後腹脹的者食用。

最後註意,茯苓雖好,但孕婦慎用。因為,茯苓利水滲濕,其藥勢下行,藥性趨下,容易引起滑胎。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和更年期的人也應盡量少用,如果非用不可的話,最好配合甘寒養陰的藥材使用,如熟地黃、枸杞子、甘草,這些都有滋補津液的作用,配合使用就會達到補腎陰的效果。

綜合:中國中醫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