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蘿蔔的原產地在西亞,最早的產地在阿富汗。2000多年前南德地區的種植記錄。胡蘿蔔在10世紀從伊朗引入歐洲大陸。約在13世紀(或14世紀)傳入中國,在山東、河南、浙江、雲南種植最多。15世紀感染英國,作為地中海沿岸的主要種植區;16世紀傳入美國;日本胡蘿蔔最早是在公元16世紀從中國引進的。
胡蘿蔔最早出現的是伊朗紫胡蘿蔔,民間也有說法認為現在的胡蘿蔔是由野生胡蘿蔔進化而來。野生胡蘿蔔沒有現在的胡蘿蔔那麽甜那麽香,所以當時野生胡蘿蔔並不是很受歡迎,而且因為它們的種子有香味,所以人們只是把它們的種子磨碎,用作香料。雖然是民間傳言,但這種說法並非捏造。人們在德國和瑞士發現了將胡蘿蔔種子磨成粉末的遺址,估計距今約3000-5000年。
因為野生胡蘿蔔比較辣,人們不愛吃,所以阿富汗人把野生胡蘿蔔馴化成了香脆可口的蔬菜,和現在的胡蘿蔔沒有太大區別。從此,蔬菜的胡蘿蔔種子開始傳播到世界各地。阿富汗的胡蘿蔔原本是紫色的,但由於天氣、土壤、地理環境的不同,胡蘿蔔本身的顏色和形狀也發生了變化,出現了橙色、圓錐形、橢圓形等不同形狀的胡蘿蔔。
據說胡蘿蔔在元代傳入中國,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胡蘿蔔始於元代,微聞如蘿蔔”,故名胡蘿蔔。
還記載《紹興本草》是南宋的官制藥書,是在《大觀本草》的基礎上修訂的。在修訂的內容中,胡蘿蔔作為六種新藥之壹在書中盲目出現,所以胡蘿蔔早在元代就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
也有人認為胡蘿蔔是西漢張騫從西域帶來的,但這種觀點遭到很多人的反對,因為在《史記》關於張騫出使西域的部分,並沒有關於胡蘿蔔的記載。雖然爭議這麽多,但我們至少可以清楚地知道,在張騫出使西域之前,胡蘿蔔在我國是不存在的。
在古代,胡蘿蔔是廉價而被忽視的食物。在許多歐洲國家的語言中,胡蘿蔔最初的意思是“看起來像角的根”。
從歷史上看,胡蘿蔔在二戰期間真正受到重視。眾所周知,英國人愛喝下午茶,而下午茶最重要的就是甜點,而甜點的制作又離不開糖,所以糖在英國人心中就成了壹個比較重要的東西。而英國相對寒冷的天氣不利於甘蔗的生長,甚至蘋果的種植也受到影響。
後來發現15-20是胡蘿蔔最喜歡、最適合茁壯成長的溫度,他也喜歡陽光的滋養。所以胡蘿蔔可以很好的適應英國的氣候條件,也可以作為英國制作甜味的原料。就這樣,政府開始想盡辦法推廣胡蘿蔔。今天大家都說“吃胡蘿蔔對視力好”是當時英國推廣胡蘿蔔的口號。其實吃胡蘿蔔有助於改善視力,只是針對那些因為體內維生素A缺乏而導致視力不好的人,而不是針對所有視力不好的人。
由於政府的宣傳,現在流行用胡蘿蔔制作各種甜點,如胡蘿蔔布丁、胡蘿蔔蛋糕、胡蘿蔔冰棍等。今天似乎只有胡蘿蔔蛋糕還受歡迎,因為在制作胡蘿蔔蛋糕的過程中,不需要添加黃油,蛋糕就可以軟糯,胡蘿蔔的味道也不是很重。
最早的野生胡蘿蔔多為白色或淡黃色,馴化後出現黃色和紫色。據史料記載,紫胡蘿蔔雖然更甜,但會褪色,容易弄臟衣服和鍋碗瓢盆,所以人們更喜歡黃胡蘿蔔。17世紀,橙色胡蘿蔔以油畫的形式被畫出來,這是橙色胡蘿蔔第壹次出現。18世紀,荷蘭著名園藝家克諾普在他的書中寫道“橙色胡蘿蔔選自黃色胡蘿蔔”。當時雖然有黃、紫、白、紅的胡蘿蔔吃,但因為荷蘭的皇家顏色是橙色,所以荷蘭人大力培育和推廣橙色胡蘿蔔。
橙胡蘿蔔之所以後來風靡全球,得益於兩個方面:壹方面,由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成立,荷蘭對東方國家進行了殖民和掠奪,顯著提高了在世界上的貿易地位,對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所以橙胡蘿蔔通過這個渠道走向了世界。另壹方面,荷蘭的園藝技術在當時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他們培育的橙色胡蘿蔔種子口感和質量都非常好。所以橙色胡蘿蔔壹直很受歡迎,也深深的印在了人們的腦海裏。
現在,在胡蘿蔔的發源地阿富汗,各種顏色的胡蘿蔔被用作天然著色劑來完成加工糖果、果汁等。為了吸引消費者開始銷售“彩虹”胡蘿蔔,許多發達地區將不同顏色的胡蘿蔔放在壹起。雖然五顏六色的胡蘿蔔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但橙色的胡蘿蔔永遠是我們心中最難忘的。
也有很多人說胡蘿蔔和芹菜是感光蔬菜,吃了會變黑,所以很多愛美的年輕女孩不敢吃。其實這是對光敏蔬菜的壹個很深的誤解。吃胡蘿蔔不會變黑。光敏現象是指在收割胡蘿蔔、芹菜等光敏性蔬菜時,芹菜或胡蘿蔔葉的汁液大量塗抹在皮膚上,會增強皮膚對光的吸收,從而刺激皮膚引起輕微疼痛,甚至使皮膚起水泡。所以只吃光敏蔬菜不會讓皮膚曬黑。
胡蘿蔔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們的祖先壹直在不斷地培育和優化許多品種,這使得胡蘿蔔的味道越來越甜,越來越美味,深受人們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