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黃芪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

黃芪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

黃芪又稱膜莢黃芪,是植物和中草藥的總稱。黃芪產於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黃芪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黃芪、黃芪的根,具有益氣固表、利水消腫、排膿生肌的作用。本文將詳細介紹黃芪的功效和作用。

益氣固表,黃芪入脾經,是健脾的重要藥物,可治療脾氣虛弱,乏力納差的便溏。

斂汗除黃芪能補肺脾之氣,益衛固表止汗,治療脾肺氣虛引起的衛氣虛、表裏不足、自汗。由於黃芪長於升陽解郁,故還可治療慢性腹瀉、脫肛、內臟脫垂等。

利尿消腫黃芪既能健脾益氣治本,又能利尿消腫治標。是治療氣虛水腫的重要藥物,可治療脾虛、水濕虧損、水腫、少尿等癥。

黃芪具有補氣養血的作用,能扶正祛邪,斂毒排膿,生肌斂瘡,可治瘡、瘍、潰。

黃芪又稱膜莢黃芪,是植物和中草藥的總稱。黃芪產於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黃芪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黃芪、黃芪的根,具有益氣固表、利水消腫、排膿生肌的作用。本文將詳細介紹黃芪的功效和作用。

調節血壓黃芪的降壓成分為γ-氨基丁酸和黃芪甲苷,對血壓有壹定的雙向調節作用。黃芪能明顯降低麻醉犬腦血管、外周血管、冠狀動脈和腸系膜上動脈的阻力,對這些部位的血管有擴張作用,但對腎血管有收縮作用。黃芪的降壓作用主要是直接擴張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的結果。

增強免疫功能黃芪能顯著增加血液中白細胞總數,促進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的吞噬和殺菌能力,增強人體免疫功能。

黃芪具有保肝作用,特別是對四氯化碳肝損傷引起的血清總蛋白和白蛋白下降的恢復作用,並能阻止四氯化碳引起的肝糖原下降,適用於慢性肝炎患者,能提高清除病毒或抑制病毒擴散的能力。

強心黃芪具有強心作用,使心臟收縮幅度和輸出量增加,特別是對中毒或疲勞的心臟。此外,黃芪多糖可對抗垂體後葉所指示的急性心肌缺血。

黃芪又稱膜莢黃芪,是植物和中草藥的總稱。黃芪產於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黃芪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黃芪、黃芪的根,具有益氣固表、利水消腫、排膿生肌的作用。本文將詳細介紹黃芪的功效和作用。

營養價值黃芪主要含有黃芪甲苷、黃芪多糖和黃酮類化合物,還含有氨基酸、蛋白質、核黃素、葉酸、維生素D、β-谷甾醇、胡蘿蔔素、咖啡酸、綠原酸和微量元素。

1.黃芪多糖能促進RNA和蛋白質的合成,使細胞生長旺盛,延長壽命,抗疲勞,抗流感病毒。

2.黃芪多糖和甙能保護和促進造血功能。

3.黃芪黃酮和苷對缺血缺氧心肌有保護作用。

黃芪的食用方法是1。治療胃脘痛,用砂仁6克,黃芪20克,豬肚1。將豬肚洗凈,將砂仁、黃芪放入豬肚中,加水燉制,調味即可食用。本方具有益氣健脾、消食開胃的功效,可用於脾胃虛弱引起的胃脘痛的輔助治療。

2.治療糖尿病用黃芪30g,山藥100g,生地15g。將黃芪和生地加水煎煮取汁,將山藥磨成粉;將前汁煮沸,勤撒山粉,攪拌均勻,煮成粥。該方劑具有益氣健脾、滋陰清熱的功效,可用於糖尿病患者的輔助治療。

3.黃芪30g加紅棗15g治療氣血兩虛。將黃芪、大棗洗凈,去棗核,加入適量水,大火煮開,文火煮30分鐘。拍幾次。該方劑具有補益氣血的功效,可用於氣血兩虛患者的輔助治療。

4.川芎6克,黃芪15克,糯米50 ~ 100克用於治療胎動不安。將川芎、黃芪加水煎煮取汁,與糯米同煮成粥,早晚溫服。可益氣安胎,適用於胎動。

5.治瘡瘍黃芪能補氣、排膿、生肌、斂瘡。常與人參、當歸、升麻、白芷等配伍。

黃芪的食用禁忌是1。黃芪不僅能加重上火癥狀,還能止汗。因此,不適用於外感病發作、無汗、積食停止、熱毒過盛者。

2、陰虛的人不宜食用。黃芪味甘,微溫,對陰虛患者會助熱,易傷陰活血。

3、濕熱之人不宜食用。濕熱患者容易邪氣郁結,使病情加重。

4、孕婦慎吃。黃芪是補氣的中藥。懷孕後期不能吃黃芪,因為它屬於補氣。如果後期吃黃芪,會造成胎兒過大,不利於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