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野生蘑菇,哪些可以吃?

野生蘑菇,哪些可以吃?

1,猴頭菇

生長環境:朽木的樹幹、樹樁或樹枝。形狀:球形,壹般直徑6-10 cm,白色或微黃色,味香,微苦。

2.冷杉菌,即松茸。

生長環境:松林下,尤其是剛被枝葉覆蓋的幼齡松林下,是原生的。鄂西北常見的有兩種。蘑菇帽的柄是蛋黃色的。嫩的時候蘑菇滾圓,成熟的時候傘帽展開,中間凹進去,底部有褶皺。壹種菌體為橙黃色,蓋略呈灰藍色,沒有前者的明黃色。

3、花櫟木耳,又名綠豆木耳。

生長環境:橡樹林或雜木林下,原生。蘑菇帽的直徑為6-12厘米。蘑菇帽上表皮綠色,有時呈綠豆色,扁平或微凹,下部傘褶白色,有蘑菇味。當它老的時候,它的莖和蘑菇蓋都長滿了蟲子和蛆。

4.大紅袍

生長環境:橡樹林下,原生。蘑菇帽直徑4-8厘米,上表皮紅色或粉紅色,傘褶白嫩。到了老年,菇柄和傘帽肉裏也有蟲和蛆,嚼起來微辣。這種細菌毒性小,口感差。

5、雞爪菌,即雞樅,又稱珊瑚菌。

生長環境:箭竹、手杖竹(龍頭竹)林下,或橡樹疏林下、林緣荒坡上,為原生。菌體呈珊瑚狀,灰色,高5-8厘米。

6.羊肚菌

生長環境:在混交林和灌木下,原生。我特別喜歡大火後燃燒的林地。葉狀體白色或灰黑色,帽呈雞心狀,外有羊肚狀褶皺。

7.冷杉真菌

生長環境:多生長在海拔800-1800米的潮濕腐朽樹幹上。常生長密集,葉狀體潔白、鮮嫩,菌柄常歪斜。

8.蘑菇

生長環境:長多了會倒在海拔800-2200m的橡木朽木樹幹上,喜歡群居。帽褐黃色,有時有白花,俗稱“花菇”,柄暗黃白色,香氣濃郁。

9、漆樹木耳,又名雞冠花木耳。

生長環境:常生長在漆樹或其他腐朽木材的樹幹或樹樁上。葉狀體果肉紅色,深裂成重雞冠,無傘褶,老時木質。

10,茅草木耳

生長環境:廢坡草或腐爛的雜草。這種細菌是白色的,通常成團生長。

11,柿子木耳

生長環境:常生長在柿子樹幹的爛疤上或砍伐後的樹樁上。葉狀體白色,帽大,肉厚,質鮮嫩,柄歪斜,呈簇狀長。

12,刺桐

生長環境:常生長在桐樹腐爛的疤痕中或砍伐的樹木上。形狀與柿木耳相似,但帽薄。

13,牛肝菌

生長環境:松林下或櫟雜林下。鄂西北常見的牛肝菌為黃色,菌蓋較厚,頂部有油狀物質,底部無傘褶,氣孔密集。

14,雞蛋蘑菇

生長環境:常生長在海拔1000-2000米的山林下,原生。菌體白色,球冠,鴨蛋狀,可逐層剝開。

擴展數據:

吃野生蘑菇要註意以下幾點:

1,不要挑自己不熟悉的菌類,尤其是顏色鮮艷的菌類。不要拌野蘑菇。最好壹次吃壹個野生蘑菇。

2.不要把采集的野生菌都放在壹起炒,因為不同種類的野生菌混合炒容易發生化學反應,無毒的蘑菇變成有毒的。加工時要小心,像吃牛肝菌,最好的辦法是先煮熟,以降低毒性,減少中毒的可能性。

3.去市場買蘑菇的時候,最好買已經吃了沒有任何危險的蘑菇。買回來後,要徹底炒熟再吃。

4.吃細菌的時候不要喝酒。有些野生蘑菇雖然無毒,但其中含有的壹些成分會與酒中含有的乙醇發生反應,產生毒素,引起中毒。所以吃野蘑菇最好不要喝酒。

5.如果食用該菌後感到不適,出現惡心、頭暈、嘔吐、視力不清或幻聽等癥狀,應立即到醫院就診。萬壹來不及就診,應立即采用簡單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藥物進行催吐、洗胃、導瀉或灌腸,以盡快消除體內未被吸收的殘留細菌或減緩有毒物質的吸收,從而減輕中毒程度,防止病情惡化。經過這些治療後,要盡快轉到醫院治療。

人民網-野蘑菇不是想吃就能吃的。

百度百科-野生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