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大致分為七種,喜、怒、憂、思、悲、恐、驚。
七情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的活動範圍內,壹般不會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的情緒刺激,超過人體本身正常生理活動範圍,使人體氣機紊亂,臟腑陰陽氣血失調,才會導致疾病的發生。
七情與臟腑的關系:人體的情緒活動與臟腑有密切關系。
淺析情緒的變化對身體的影響
情緒大致分為七種,喜、怒、憂、思、悲、恐、驚。
七情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的活動範圍內,壹般不會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的情緒刺激,超過人體本身正常生理活動範圍,使人體氣機紊亂,臟腑陰陽氣血失調,才會導致疾病的發生。
七情與臟腑的關系:人體的情緒活動與臟腑有密切關系。
溫煦推動作用,血對人體臟腑則具有濡養作用。氣血是人體精神情緒活動的物質基礎,情緒活動與氣血有密切關系。臟腑氣血的變化也會影響情緒的變化。故曰:“血有余則怒,不足則恐。”臟腑的生理活動必須以氣血為物質基礎,而精神情緒活動又是臟腑生理功能活動的表現,所以人體情緒變化對人身體的影響很大。
知道了以上這些道理,就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能大喜、大悲,保持平和心態。要作到:調飲食,慎起居,適寒溫,和喜怒。是實為養生之道也。
什麽是情緒:喜、怒、哀、樂,喜指的是:高興,歡喜。怒指的是:生氣,憤恨。哀指的是:憂愁,悲傷。樂指的是:愉快,開心。
人的情緒,會隨著年齡、環境、事件、心態的變化,而更改。
童年時期因為天真,因為純潔,而無憂無慮,總是快快樂樂的;少年時期因為貪玩,因為不懂生活艱辛,所以才不識愁滋味;青年時期開始背負民族的興亡,國家的建設,個人生活的選擇,情感的追求,事業的競爭,各種人生的得失隨之而來,煩惱與快樂,悲傷與歡喜,希望與絕望,成功與失敗,在矛盾中爭紮,在困惑裏生存; 中年時期挑起家庭的重擔,撫育兒女,善養老人,或是陷入金錢的旋窩,或是陷入婚姻的危機,或是陷入家庭的困境,或是陷入事業的低峰,悲歡離合,各種滋味,都會品嘗壹遍;老年時期走進人的最後階段,面對日漸壹日的衰老,身體功能的減退,內心充滿了憂傷,要是兒孫孝順,盡全力讓他們高興,才能健康快樂地安度晚年。
生活環境、工作環境、學習環境的變遷,對情緒的影響,是很大的。舉個例子吧:我剛從北方歸來時,對周圍的壹切都感到陌生,甚至感到不安和擔憂。那時,對自己故鄉人思想觀念的更新期望太高,以為回來就能感受壹個全新的故鄉。可回來的所見所聞,卻讓我感到了悲傷和難過。我接觸的人中,思想觀念傳統而保守,甚至還有封建迷信的思想。我開始失落了,悲憤了,困惑了,迷惘了。這樣的環境,讓我這個離開家鄉八年的青年,感到難以適應。經過幾年對人和事物的接觸,對生活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心情才慢慢地恢復平靜。當妳離開壹個熟悉的環境,到了壹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要有適應的過程。有些人很快就能適應新的環境,投入到新的工作與學習中,對周圍所有的變化,心理已經做好了準備。這些人不會因為環境的更改,情緒有所撥動,更不會有緊張和恐慌的情緒出現。有些人則相反,很難去適應新的環境,需要別人給他提供壹個好的工作和學習環境,他才能慢慢地進入新的角色。
當妳的親人和朋友忽然生病或出了什麽事,心情壹定會變得沈重,情緒也很難穩定下來。會隨著病情和事件的發展,而有所變化。若親人和朋友的病或事件往好的方向發展,心情就變得輕松愉快,情緒也會興奮起來。若親人和朋友的病或事件往壞的方向發展,心情就變得沈悶憂郁,情緒也會失落的。這種突發事件,對人情緒的影響最大,能讓人從高處跌入低谷,它是非常殘酷無情的。在沒有任何準備下,它發生了,叫人壹下子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那份擔憂令人無法安寧,總企盼親人和朋友能早點好起來,在等待中度過難熬的每壹天。
壹個健康的心態,就能讓妳擁有壹個快樂的人生。活在這個世界,本來就有許多的無奈,何必要斤斤計較,用壹顆平常的心,去看人生的得與失。如果壹個人不能擺正自己的心態,對任何的人和事,都失去了平衡,總感覺自己想要的不曾得到,永遠都不知足。有這樣的想法,有這樣的心理,會導致妳這輩子,都不知道快樂的滋味。其實,這幾天,我試著去感受了壹下,想著別人對自己的不公平,整顆心馬上就失去了平衡,種種的委屈,種種的不公,在心頭翻起,就像被針紮壹般地難受。盡管那是試驗,也很難讓我的情緒立即平靜下來,找回快樂的感覺,讓那顆心恢復安寧。可見長期處於這種狀態的人,情緒如何能平靜,又怎麽可能擁有快樂,心又如何才能得以安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