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上個月紅米發布的新壹代旗艦K40系列來說,這款手機各方面的配置和參數都堪稱完美,而且起售價只要1999元,可以說是壹款性價比極高的機型。所以在紅米K40正式開售之後,國內很多消費者都加入了搶購的熱潮,但真正能買到的人卻並不多。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紅米K40的備貨嚴重不足,根本滿足不了這麽多消費者的需求。而且後來小米集團副總裁盧偉冰也公開表示,紅米K40的備貨確實不夠充足,這是因為芯片供應出現了差錯,沒想到消費者的熱情這麽高。
從盧偉冰的話中不難看出,紅米K40缺貨的主要原因是缺芯,畢竟沒有芯片,手機也就無法完成組裝。而在此之後,OPPO方面也表態稱:當前整個手機行業確實存在缺芯的問題,任何壹家廠商都不能完全避免,但OPPO絕對不會是最難受的那個。
大家都知道,國內手機廠商最主要的芯片供應商是美國巨頭高通,那麽面對缺芯,高通持有怎樣的態度呢?據知情人士稱,在小米、OPPO接連表態之後,高通也無奈承認:當前全部物料的交付周期都延長到了30周以上,處理器芯片自然也不例外。
不僅如此,據各大手機廠商的芯片采購人員反饋稱,高通驍龍888處理器的訂單已經排到了9~10個月以後。這意味著如果手機公司現在向高通下訂單,要等到今年12月份左右才能拿到貨,驍龍888芯片的緊俏程度顯而易見。
毫無疑問,高通無奈承認反映出來的問題和上述小米、OPPO的表態如出壹轍,最終的矛頭都指向缺芯。這是如今半導體行業普遍存在的現象,之前大多發生在 汽車 廠商之間,而現在已經波及到了手機市場,必須要引起重視。
那麽就目前的整體局面來看,手機缺芯背後隱藏著什麽?為什麽壹到2021年,國內外各大公司都先後曝出了同樣的缺芯問題?其實如果仔細想想,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就很簡單,無外乎三個原因。
首先,第壹個原因是2021年國內發布的絕大多數新機都開始註重性價比,配置方面有所提升,但價格反而變低了。這樣壹來,那些競爭力強的手機產品自然會引起消費者的搶購,買的人變多了,芯片自然就會供不應求,更何況國內有這麽多手機廠商。
其次,第二個原因是當前芯片代工市場的產能不足已經成為了常態,無論是臺積電還是三星,它們的高端芯片產能都不夠充足。因此,高通能拿到的芯片數量肯定會相應地下降,最後分給各大手機公司的芯片同樣會比之前少。
最後,第三個原因是華為因芯片規則的影響,導致手機出貨量下降了很多。而這個時候,國內其它手機公司的銷量必然會出現壹定程度的上漲,所以它們對芯片的需求也變高了,僅高通壹家廠商根本滿足不了這種需求。
綜上所述,手機缺芯是有原因的,其背後隱藏著半導體行業和手機行業不容忽視的各種問題,希望以後能夠得到妥善的解決。同時也相信缺芯只是暫時的,只要我們國內實現芯片的自給自足,這種情況就再也不會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