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反式脂肪酸每天最大攝入量約2.2g如何達到這個標準?

反式脂肪酸每天最大攝入量約2.2g如何達到這個標準?

反式脂肪酸=健康殺手?數據顯示,反式脂肪酸每年導致超過5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成為壹大健康殺手。

為此,早在2018,世界衛生組織就發出呼籲,要求所有國家在5年內全面停止在食品中使用人工反式脂肪,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1,什麽是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是所有含有反式雙鍵的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部分氫化後,順勢脂肪酸就會變成反式脂肪酸。

雖然只是小變形,但完全變質,“殺人”無形。

反式脂肪酸的來源主要分為兩類:

天然來源:肉類,牛奶和奶制品,如牛和羊。加工來源:部分氫化植物油、精煉植物油、高油溫長時間蒸煮等。好在牛羊等動物體內的反式脂肪酸含量較低,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不幸的是,人造反式脂肪酸早已潛入我們喜愛的食物中。糕點零食、快餐、奶茶飲料、日用食用油等。,無處不在。

2.反式脂肪酸是有害的。人們為什麽使用它們?

不得不說,雖然現在反式脂肪酸被大家喊的沸沸揚揚,但是反式脂肪酸在很久以前也走上了神壇。

在人工反式脂肪酸出現之前,人們普遍使用動物油加工食物,使食物的口感更加酥脆。但是,當時的動物油根本滿足不了市場需求。

直到20世紀初,德國化學家威廉·諾曼(William Norman)發現加氫技術可以將植物油變成固體,由於其熔點高、穩定性好、風味獨特、價格低廉,被廣泛應用於食品加工。

反式脂肪酸壹時間成為食品行業的寵兒,甚至被視為健康食品,引領“新潮流”。

反式脂肪酸“興風作浪”了近百年,人們才真正意識到它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於是,反式脂肪酸開始走下神壇,甚至被丹麥、瑞士等30個國家限制或強制標註。

反式脂肪酸之罪如上所述,過量攝入反式脂肪酸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早在1997年,哈佛醫學院等機構就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了壹項研究:日常飲食中來自反式脂肪的熱量占總熱量的比例每增加2%,冠心病的發病率就會增加壹倍。

換句話說,攝入的反式脂肪酸越多,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越大。

除了心血管損害,反式脂肪酸還有很多潛在的威脅。

1,損害記憶,促進阿茲哈莫氏癥的發展。

2019日本九州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在國際期刊《神經病學》上發表研究報告:人體血清中反式脂肪酸的濃度與癡呆癥密切相關,食用富含反式脂肪酸的垃圾食品會增加患癡呆癥的風險。

該研究對1628人進行了10年的隨訪,發現血清中反式脂肪酸水平較高的人患癡呆癥的風險增加了52%-74%。

2、影響生育和下壹代的健康。

美國的壹項研究表明,高水平的反式脂肪酸會減少雄性激素的分泌,影響精子的質量,從而增加不育的概率。

另外,孕婦或哺乳期婦女不宜過多食用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會間接影響胎兒或嬰兒的生長發育。

3.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反式脂肪酸可增加人體內胰島素的水平,降低紅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從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另壹項研究表明,大量攝入反式脂肪會增加30%的二型糖尿病風險。

可見,反式脂肪酸不僅可能折磨老人,還可能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然而,必須指出的是,反式脂肪酸對阿爾茨海默病、生育力和糖尿病的影響仍處於研究階段,尚未得到認可。但可以肯定的是,反式脂肪酸有害無益。

如何降低反式脂肪酸的危害?看到這裏,相信很多朋友都崩潰了。妳不能吃這個或那個。活著有什麽意義?

等等,等X博士說完。反式脂肪酸雖然有害,但對健康的危害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只要不多吃,對健康的風險還是可控的。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反式脂肪酸每日最大攝入量不應超過總能量的1%。(約2.2g)

如果我們想達到這個安全標準,那麽我們應該怎麽做?

1,可以閱讀:知道如何識別包裝上的反式脂肪酸

每次購買食物,壹定要查看營養成分表是否含有反式脂肪酸。不僅要看,還要能看。

有些營養成分表標明反式脂肪酸為0,但這並不意味著食物中不含反式脂肪酸。

因為衛生部頒布的《食品營養標簽管理規範》規定,當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 0.3 g/100g時,可以標註為0。

也就是說,只要上面標註了反式脂肪酸,哪怕是0g,最好也不要選。

另外,註意壹些隱藏的反式脂肪酸。比如可可脂替代品、植脂末、氫化植物油、氫化植物油都含有反式脂肪酸。

看到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還是少吃為好。

2、會吃:減少反式脂肪酸的攝入。

調查顯示,我們食用的反式脂肪酸中,有近50%來自植物油。所以我們在做飯的時候,要盡量減少食用油。

此外,油溫過高、反復煎炸也容易產生反式脂肪酸,養成良好的烹飪習慣可以避免反式脂肪酸的過量攝入。

更重要的是,不要把奶茶、蛋糕、餅幹、油炸食品作為主食。每壹口都在侵蝕妳的健康。

最後,希望大家在保持健康的同時滿足味蕾。只有當妳有壹個健康的身體,妳才能享受更多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