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歷史上劉姓名人

歷史上劉姓名人

1、劉仁贍

劉仁贍(900-957),字守惠,彭城(今江蘇徐州)人,五代時期南唐大將。仕南唐,累官武昌節度使,徙清淮軍節度使,鎮壽州。周師入淮,仁贍堅守不下。

會病甚,其副使孫羽以城降,世宗命舁至帳前,賜以玉帶禦馬,拜檢校太尉兼中書令天平軍節度使。是日卒,年五十八,追封彭城郡王。

2、劉禹錫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河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占洛陽”,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為中山靖王劉勝。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

劉禹錫貞元九年(793年),進士及第,初在淮南節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記室,為杜佑所器重,後從杜佑入朝,為監察禦史。貞元末,與柳宗元,陳諫、韓曄等結交於王叔文,形成了壹個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集團。

後歷任朗州司馬、連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禮部郎中、蘇州刺史等職。會昌時,加檢校禮部尚書。卒年七十,贈戶部尚書。

3、劉锜

劉锜(1098年-1162年2月25日),字信叔。德順軍(今甘肅靜寧)人。南宋初年名將,瀘川節度使劉仲武之子。

劉锜自少隨父征戰,宋徽宗時為閤門祗候。南宋建立後被授為隴右都護,多次戰勝西夏,頗著威名。之後受名臣張浚提拔,參與富平之戰。又扈從宋高宗,兩任權主管侍衛馬軍司公事。紹興十年(1140年),在順昌之戰中大破金將完顏宗弼軍,並派兵協助嶽飛北伐。

次年,於柘臯之戰再破金軍。此後被罷去兵權,兩知荊南府。晚年再獲起用,率軍抗擊南下侵宋的金帝完顏亮,但因老病而無功。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劉锜去世,獲贈開府儀同三司,謚號“武穆”(壹說武忠)。宋孝宗時追封吳王,加贈太子太保。著有《清溪詩集》,今已佚。《全宋詩》錄其詩七首。

4、劉福通

劉福通(1321-1366),潁州(今安徽省阜陽市界首市)人。元末北方紅巾軍領導者,與韓山童等長期利用白蓮教在民間進行活動。

韓山童戰死後,劉福通擁立韓山童之子韓林兒為帝,國號“大宋”,定都亳州,後遷開封建元龍鳳。他為樞密院平章,旋改任丞相,掌握軍政大權。不久率軍攻克汴梁。

但好景不長,劉福通先在汴梁為元將察罕帖木兒所破,後在安豐為誠王張士誠派遣的呂珍所圍,劉福通向朱元璋求救,朱元璋趕到之前,劉福通戰死,救出小明王,安置於滁州,隨後朱元璋命水軍將軍廖永忠接小明王去應天(今南京),途經輾轉瓜州渡口,沈沒,船上包括小明王無壹幸免。

5、劉墉

劉墉(1719年—1804年),字崇如,號石庵,祖籍安徽碭山,出生於山東諸城。清朝政治家、書法家。大學士劉統勛長子。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寧府知府、內閣學士、體仁閣大學士等職,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潔聞名於世。劉墉的書法造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學大家,被世人稱為“濃墨宰相”。

嘉慶九年(1804年)十二月病逝,時年八十五歲,追贈太子太保,賜謚號文清。

百度百科-劉仁瞻

百度百科-劉禹錫

百度百科-劉锜

百度百科-劉福通

百度百科-劉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