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魚,俗稱老鱉,也叫團魚。本質上它不是魚,而是兩棲爬行動物。它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可用於治療壹些疾病,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和經濟價值。
壹、籠捕法
用竹子、柳條、鐵絲、鋼絲編織,再用竹條編織成漏鬥狀的須籠頭,漏鬥內留有或插有壹些傘狀的尖尖的竹條,讓烏龜能爬進去,卻爬不出來。用這種小胡子籠,用豬肝或浸過雞血的豆餅,或摻有麥麩的雞血作誘餌(用紗布包好,固定在籠內),用繩子系住小胡子籠的脖子,扔進海龜出沒的水域,海龜就會自動鉆進籠內。如果胡須籠是柳條編的,就很輕,所以籠內要加壹塊石頭,方便下沈固定。如果妳釣魚,妳可以在籠子裏放壹些羊骨頭。壹般前壹天晚上放進去,第二天早上再來取。如果沒人知道,可以把牽繩插入水底,在岸邊做好標記,晚上不用看守。如果選擇的水域有很多甲魚,可以多放壹些籠子,增加捕獲量。因為這樣抓到的烏龜沒有受傷,抓到後可以人工餵養,長途運輸。
二、鋼叉法
有尖倒鉤、上粗下細的叉子,是用鋼條制成,用鐵皮壓成筒狀,配以竹柄或木柄,就是適用的叉子工具。也可以根據需要在帶柄鐵管下焊壹根水平圓鋼,再焊壹個帶壹個或多個齒的叉子,隨著季節的變化選擇不同的叉子。從寒冷的冬天到第二年春天是甲魚的冬眠時期。這時候叉甲魚比較合適,比如淺水區,2 ~ 3齒叉,穿水褲。如果在水深2米以下的水域乘船,可以使用2齒叉,既方便又容易操作。春秋兩季,在甲魚出沒的水域,無論是穿運動褲還是乘船,都要小心翼翼地叉開。關鍵是:硬的是石頭,軟的是泥沙,不軟也不硬。插入龜蓋時,會發出輕微的空響,刺穿硬物後有失重感。因為叉子上有倒刺,所以無論刺到龜的哪裏都不可能輕易提起。當叉子被擋住的時候,大部分都是刺烏龜。有時候在鄉村附近的水域,偶爾可以叉進壹只膠鞋,很像烏龜的手感。比如在無叉龜的練習中,我們不妨把壹只舊膠鞋放入水底的泥沙中試著叉壹下,體驗壹下烏龜的手感。當叉子夠到烏龜的時候,妳應該先擰壹下再舉叉子。壹是容易出水,二是叉子到了裙子上不容易掉下來。拿叉子的時候,只能用左手的拇指和中指扣住後肢根部的“龜窩”才能摘下來,還能防止被手咬到。接過叉子後,烏龜都受了重傷,除了那些穿越到裙子裏的,其他的都快死了。所以要盡早處理,越早處理質量越好。
夏季是甲魚非常活躍的時期。當它沿著腐殖土層爬行覓食時,能發出壹連串的氣泡,爬行速度相對較慢。這時候打獵最好用多齒叉——6 ~ 10齒的雙排叉。對準氣泡的方向,用壹排牙叉敲打,壹般會很準。水溫20℃左右時,甲魚在離水約15米的沙灘上產卵。如果能看到爬行的爪印或鼠糞之類的排泄物,可以在15米範圍內找到,尤其是在有草的沙灘上。當來不及看到人或聽到入水的腳步聲時,它往往會跑去藏在草叢裏。這時妳要拿著壹把單齒叉,找到了就對準它的裙邊紮進去。用這種方法捕獲的龜質量好,容易餵養或運輸到很遠的地方。如果壹時找不到烏龜,漁夫可以躲壹陣子。只要沙灘上有蛋窩,它就壹定會爬上岸,因為烏龜有“守蛋”的特性。
第三,徒手抓捕法
當妳看到壹只烏龜浮出水面曬太陽,或把頭伸出水面吸氧,或水面上出現壹連串的氣泡,或岸上有爬行的爪印和鼠糞,而壹時又沒有狩獵工具,妳就要“徒手抓烏龜”。
潛水去抓的時候,盡壹切努力發出水的聲音,這樣膽小的烏龜受到驚嚇後就會鉆進泥裏,壹動不動。這時候用腳在龜的下沈區域踩踏。碰到既不是石頭也不是泥沙的硬物時,要彎腰或潛入水中,用手順著腳面找出是什麽東西。當確認是踩在甲魚身上時,應將手插入它的身體下方,找出它的後腿窩,用大拇指和手指卡住、夾在它的腿窩後,再擡腳將甲魚擡出水面。不出水的甲魚壹般不會咬人,因為捏了後腿後腦袋壹直縮著,不敢出來。這種徒手抓的方法非常適合水庫、湖泊、河流等附近的水域。,而且妳可以通過休息或遊泳來方便地抓住它。
四、網捕法
用1 ~ 3指孔的普通絲掛網,在網腳上綁些鉛墜使其沈入水底,就是好網。狩獵前,用新鮮雞血或剁碎的新鮮豬肝將網浸紅,用塑料袋密封,這樣不會幹燥變質。當場時,投在有龜的下風處,或河的上遊。平時黃昏撒網,每30分鐘或1小時巡邏壹次。
烏龜被扔進網裏後,壹定要把它挑好。妳必須先用壹只手的拇指和中指扣住兩邊的後腿窩,然後才能用另壹只手把它從網裏挑出來。否則,烏龜壹旦離開水面,除非放回水中或砍下腦袋,否則絕不松口。所以,脫網的時候壹定要小心。裝甲魚的帆布包,頂部壹定要用同樣大小的多股橡膠編織網擋住,這樣不僅有利於通風,也有利於挑選和裝甲魚,方便攜帶。
為了將甲魚自動誘入網中,還可以將米醋、酒曲、清水等份混合,加入山茱萸肉5克左右浸泡2小時以上,再加入150克切碎的豬肝攪拌均勻。用這種液體浸泡網,用塑料袋密封,使其幹燥不變質。現場鑄造如上所述。也可以將豬肝切塊,加入適量冰片粉、茴香粉、香油,混合均勻後敷在網上,效果也不錯。不管用什麽樣的誘魚液,它的氣味對其他魚種也是有吸引力的,鯉魚或其他魚類撒入網內就能被釣到。但壹定要註意,用雞血或豬肝泡網後,不可長時間存放在塑料袋中,以防變質和產生異味,否則會影響垂釣的效果。獵龜用的掛網高10 ~ 15厘米,長50 ~ 60米。用兩個手指插進網裏,鉛墜的重量大於網的浮力,保證網落到底部。
動詞 (verb的縮寫)陷阱法
廢缸、罐、壇等容器有裂縫或漏孔也沒關系。選擇海龜出沒的水域,在近岸約1米的淺灘區挖壹個大小合適的坑。放入容器後,沿容器外壁用泥沙填滿,使容器口與淺灘地面壹樣平。將兩塊竹片或兩塊不到5厘米寬的木板綁成十字形,平放在壇子或壇口,用石塊或泥沙將十字架固定在容器外側。在十字交叉處系誘餌(如豬肝拌茴香、冰片、香油;也可以用蘸網的剩菜用紗布包好掛起來;也可以把殺雞的血和麥麩混在壹起,用紗布包好,綁在十字架中央。烏龜聞到後,會掉進壹個壁光滑的罐子或壇裏,變成甕中之鱉。如果把陷阱設在隱秘的地方,誰也註意不到,但可以常年不動,每3 ~ 5天換壹次餌,同時可以把陷阱裏抓到的烏龜撈回來。用這種方法捕撈的甲魚質量最好。但是到了第二年,淤泥就要從容器中取出來了。在深秋到第二年春天的冬眠期,除了用鋼叉法是抓不到烏龜的,所以不需要經常換餌。
六、引誘甲魚自動上岸。
用麥麩攪拌新鮮雞血,或絞碎上述蘸網的殘羹剩飯,或用茴香粉、冰片、香油絞碎豬肝,選擇其中壹種用甲魚沿水域海岸拋撒,從水中拋撒,不斷向岸邊擴散,達到約1平方米的壹段(餌料應撒在河流的上風或上遊區域), 然後,在距離誘餌2-3米的地方,時機成熟時,要迅速系牢旋轉網,壹網能打幾個。 拋網的技術要求更高。只有把網完全展開,準確地推算出甲魚的集中點,才能獲得大豐收。
第壹餌區的漁獲量較大,隨著捕獵次數的增加,上岸龜的數量會減少。如果只有壹兩只甲魚上岸,可以用長木棒打在頭上造成輕微腦震蕩,但不致命。然後,兩邊後腿扣好,裝袋。在這種情況下,需要考慮在合適的時間選擇另壹個捕捉點。
七、釣魚方法
有兩種方法:壹種是用海竿拉釣,壹種是用竿搖釣。
(A)海竿捕魚
把竿扔遠後,稍等片刻,再慢慢滾動輪子收線。當突然出現類似“勾”的阻力感時,就要暫停收線。它吞下魚餌後,會感覺到線的拖拽而逃跑。這時候就要迅速提竿搖輪收線,先拉離水底,再收線上岸。如果突然提竿,它很可能會把吞掉的魚鉤拉出來,或者它會用四只爪子抓住底部,不動就收線。在整個收線過程中,不能掉以輕心,哪怕離岸只有1 ~ 2米。
如果沒有魚咬,可以先收線再扔,然後慢慢收起來。在甲魚活動的水域,要壹犁壹地,拉魚竿,就像農民犁地壹樣。還要把漁區拉個遍。挑鉤時,壹手緊緊握住主線,另壹手捏住龜脖子。最好是把它放在地上用腳踩,然後用力捏脖子,讓它張開嘴把鉤子吐出來。如果吞鉤太深,用挑鉤器也無能為力,只好剪斷腦線,重新勾鉤,再拋竿拉釣。
漁具組裝。用比鯽魚釣略粗的10 ~ 15 cm腦線,系三個鉤釣鯽魚。鉤子要系在鉛墜後面,每隔5厘米系壹個鉤子。也可以用縫紉針把有孔的壹端剪掉,這樣總長度2.5厘米,就削尖了。在線中間滴壹滴稀硫酸或食醋,待其微銹後,用絲線或多股棉線紮緊數次。掛鉤的方法如上所述。
用這種直鉤釣甲魚時,稍有張力,“鉤”就會穿過喉嚨,容易下咽,吐不出來。這種方法很難挑鉤,只好剪斷腦線。釣魚前要多準備壹些直鉤,為釣魚爭取更多的時間。
誘餌。將生豬肝用刀切成寬1cm見方,長3 cm的條狀,按以下比例放入容器中:魚肝油4 ml,金黴素眼膏半支,開賽露10滴,混合均勻。經過這種處理後的肝條光滑,香味濃郁,有韌性,易上鉤,誘魚性好。鉤子要從肝條中央插入,將針拉到插入的壹側,再插入另壹側,使針恢復原狀,埋入3厘米長的肝條內。此法裝鉤,拋竿收線不掉餌。也可用活河蝦或活而粗的蚯蚓來勾,但效果不如加工過的肝條。
(2)搖竿插釣
用竹笤帚壹樣粗的竹子或柳條,長度50 ~ 65 cm,打磨光滑,將粗的壹端削尖,以便容易插入泥沙中固定。在細的壹端系壹個釣魚鈴以發出警報。主線為直徑0.35 ~ 4 mm,長1.5 ~ 2 m的尼龍線,壹端連接直鉤或鯽魚鉤,另壹端系在搖桿的釣鈴上。為了方便拆卸,可以在拴繩鉤的前端系上壹個重量較輕的掛件,掛鉤間距適當,在末端的主線上系上壹個耦合器,和用海竿釣魚時的掛鉤方法壹模壹樣,只是掛件較輕,只要魚餌能沈到水底即可。
釣魚。要在海龜出沒的岸邊選擇釣位,用魚鉤或針狀直鉤做誘餌並與主線連接,然後拋入水中,插入搖桿。這種搖桿可以同時做十幾根,沿釣位插壹排,桿距約1米。釣魚通常在黃昏後或雨天進行。白天可以找到樹木覆蓋的水面,也可以在海岸邊插壹排搖桿。拋竿後找個隱蔽處(較遠但能聽到漁鈴)休息。聽到警鈴時,要輕柔緩慢地靠近報警區域,防止甲魚逃跑。這壹點非常重要。有的漁民幹脆不系漁鈴,黃昏拋竿,22點左右壹起收。這個方法也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