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名合格的棉花相關人士,需要掌握快速準確轉換的方法。目前網上專門為此設計了壹個快速計算工具。但由於諸多不確定或不可比因素,速算工具不宜列出所有技術參數,只能是粗略計算。不考慮服裝損耗率和加工費計算的皮棉成本,只從籽棉中扣除,比如衣分38%,理論上棉籽率62%。實際計算應給出為61%。現在我們不反轉種子,所以我們必須將棉籽損失(1%)分攤到皮棉上。可以看出,這個成本相當於過去籽棉收購皮棉結算模式下皮棉的收購價格。從成本核算來看,與實際情況差距較大。
籽棉折算成皮棉計算中幾個指標的說明:
1,衣分:購買籽棉時用皮輥或鋸齒試磨得到,壹般在38%左右。
2.損失率:用棉花收購的棉籽因大鋸齒加工造成的損失(破碎)壹般不超過1%。
3.服裝損失率:指棉纖維的損失。軋棉損失率是軋棉廠皮棉產量與實際皮棉產量之差的百分比,國家規定為3.5%~4%(高級指標對壹般指標),為了盡量減少皮棉中的短絨含量,最低要求不低於2.5%,為了盡量減少皮棉資源浪費,最高要求不超過6%。實際上壹般不超過3%,文中的衣損率是基於軋花廠生產的皮棉占籽棉的百分比,這裏也要換算壹下:由於品級不同,衣損率不同,1~2的品級計算為1%,相當於軋花廠的衣損率為2.6;3-4級按1.5%計算,相當於軋花廠的3.9%,5-7級按2%計算,相當於軋花廠的5.3%。
4.棉籽單價:棉籽與籽棉壹起收購時的成本可以略高於加工後的收購價格,以彌補加工損失。壹般按照1.0-1.2元/斤計算,具體價格根據市場情況確定。
5.加工費用:加工廠人員工資、設備折舊、電費、包裝費等。目前普遍水平為600元/噸,具體費用根據各加工企業實際情況確定。
6.回潮率和雜質含量:可以按照國家標準換算成條件重量,所以和這個計算關系不大。
因此,也可以從了解收購市場、計算糧棉價格、分析預測形勢的宏觀角度出發,僅考慮皮棉率、損失率和棉籽單價來計算皮棉價格。統壹這個口徑,便於長周期、大範圍的比較。但是,從成本核算的角度來看,當妳想購買或者已經購買了未加工的籽棉時,妳必須在未來將其轉換為皮棉,然後才能進入市場。市場只有皮棉每噸的賣價,加工必然有虧損,有加工費,有儲運費,有利息。即使籽棉每斤壹分錢,也會直接影響皮棉的單價。
計算過程將簡要描述如下:
現在以1公斤籽棉為例。假設籽棉單價4.3元/公斤,衣分38%,損失率1%,服裝損失率1%(這裏的服裝損失率是相對於籽棉數量)。收購棉籽單價1.1元/斤,加工費0.3元。
1,籽棉收購成本=收購數量×籽棉單價=1×4.3=4.3元;
2.棉籽成本= (1-衣分-損失率)×收購棉籽單價=(1-0.38-0.01)×1.1 = 0.671元。
皮棉成本如下:
3、如果簡單計算(不含服裝損耗率和加工費):
(1)折算皮棉成本=(籽棉收購成本-棉籽成本)/衣分=(4.3-0.671)/0.38=9.55元/公斤;
(2)每包皮棉成本=折算皮棉成本×100=9.55×100=955(元/包);
(3)每噸皮棉成本=每擔皮棉成本×20=955×20=19100(元/噸)。
4.如果計算完成(計算服裝次品率和加工費):
(1)折算實際皮棉成本=(籽棉收購成本-棉籽成本)/(衣分-皮棉損失率)+加工費=(4.3-0.671)/(0.38-0.01)+0.3 = 65438。
(2)每包皮棉成本=折算實際皮棉成本×100 = 10.1081×100 = 1010(元/包)
(3)每噸皮棉成本=每擔皮棉成本×20 = 1010.81×20 = 20216.2(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