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季養生原則
1,飲食清淡
在夏天,由於天氣炎熱,壹些疾病會隨著高溫而來。同時,隨著夏季的炎熱和出汗,體內流失的水分也會增多,脾胃的消化功能會陸續減弱,營養攝入也會減少。所以吃清淡薄的食物是夏季飲食養生的重要方法,可以增加營養的攝入。
宜采用增酸減苦、補腎益肝、和胃理氣的原則。飲食宜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少吃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食物。加入綠豆、蓮子、荷葉、蘆根、扁豆等。成粳米和煮粥壹起,放涼後食用,還能起到健胃祛暑的作用。夏天不要太貪吃冷食,吃冷食也需要克制。
2.早睡早起
中醫認為,暑氣與心氣相通。長夏要註意早睡早起,註意休息,避免運動後出汗傷陽。在飲食護理方面,適用於增酸減苦、補腎助肝、和胃理氣的原則。飲食要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粗糧,起床前做幾個小動作,有利於增強體質,延年益壽。
3、重度午睡
夏天白天長,夜晚短,睡眠相對較少。另外,出汗容易疲勞。適度的午睡可以滋陰護陽,放松大腦和全身,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體力。午睡,註意臥室通風涼爽,睡覺時蓋薄被子,防止著涼。
4、補充維生素
夏天,人體對維生素的需求量是普通標準的兩倍甚至更多。大劑量的維生素B1、B2、C甚至維生素A、E對提高耐熱性和體力都有壹定的作用。西紅柿、西瓜、楊梅、甜瓜、桃子和李子中維生素C含量特別豐富,維生素B在谷類、豆類、動物肝臟、瘦肉和蛋類中含量更豐富。
5、少鹽,助腎排水。
這壹招只針對夏季做劇烈運動或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出汗少的白領不適合。人體攝入的鹽主要通過腎臟排出體外。當攝入的鹽過多或腎臟出現病變時,體內攝入的過量鈉就不能及時排出體外。當血液中鈉離子濃度升高時,更多的水分進入血管,容易產生水腫。如果沒有明顯的過度出汗,夏天還是應該吃低鹽飲食。其中,中老年人的鹽攝入量應少於普通人,腎病患者的鹽攝入量應嚴格控制。
6、養肝吃草莓
對於肝火旺盛的人來說,草莓不僅能養肝,還是清肝的高手。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草莓性涼,酸甜可口,能養肝護肝,又因為紅色入心,能祛心火。另外,草莓是典型的漿果,富含維生素C,有助於人體吸收鐵元素,滋養細胞。它的天然抗炎成分可以減少自由基的產生,以保持腦細胞的活性。在這個春困的季節,它還可以幫助提神。
7.不要馬上吃冰鎮食物。
很多人喜歡吃壹些清涼的食物來消暑,冷飲、啤酒、冰鎮西瓜等從冰箱裏拿出來吃也不好。胡學軍說,太冷的食物會刺激胃腸道,影響消化液的分泌,降低食欲,引起消化不良、厭食、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疾病。此外,冷食雖然能暫時緩解燥熱,但冷刺激後容易引起唾液腺、舌味覺神經、牙周神經迅速冷卻,有時甚至出現麻痹,會刺激咽喉,引起咽炎或牙痛等不良反應。
8.熟練的練習
適量運動有助於調理氣血,維護陽氣。但是,運動不能太劇烈,不能出汗。出汗容易傷陰損陽。最好選擇壹些輕運動,比如打太極拳、散步、慢跑等。,而且最好是早晚鍛煉。運動少的人可以經常擴胸,踢手、割手也有好處。
9.運動後多喝水。
夏天運動,必然會出很多汗。如果運動時間稍微長壹點,人體會流失更多的水分,難免會感到口渴。有些人運動後會喝很多水。首先,他們感到快樂。第二,他們覺得多喝水可以盡快補充身體需要,平衡體液。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
人在運動的時候,四肢的肌肉裏會殘留大量的血液。如果運動後立即大量飲水,胃腸道部分血管會急劇收縮,吸收能力減弱,人會感到胃部沈重、浮腫,阻礙橫膈膜的活動,影響正常呼吸。所以,夏季運動後,要補充壹些水分,尤其是鹽水,不要快速大量飲水。
10,心理健康
漫長的夏季過後,天氣轉熱,人的心靈很容易受到幹擾而不安。要特別註意精神調理,加強心臟的保養,尤其是老年人。我們要保持愉快的心情,放松自己,享受生活,避免突然的喜悅和悲傷,保持壹種平靜快樂的狀態。
11,經常梳頭可以黑。
漫長的夏季過後,許多人都延長了白天的工作時間。健康專家提醒大家,及時調整工作計劃和生活節奏。即使很忙,也要記得梳頭保健,不僅可以緩解壹天的疲勞,還有助於保持頭發烏黑亮麗。每天梳理3 ~ 5次,每次不少於3 ~ 5分鐘。經常梳頭可以讓臉色紅潤,神清氣爽。
12,註意消毒,防止室內病菌。
長夏過後,人們在室內要采取必要的遮陽措施,盡量減少或避免壹些熱源和光線。窗戶要掛淺色窗簾,最好在窗戶玻璃上貼壹層白紙或蠟紙,保持涼爽。如果可能,調整影響室內通風的家具,使室內保持足夠的自然風。此外,夏季過後會加強對客廳的消毒。由於夏季氣溫高,病菌繁殖快,要用適量的消毒劑對房間進行消毒。
夏季保健要做好,減少生病的幾率。同時,夏季是皮膚病的高發季節,壹定要註意祛濕;適當添加衣物預防感冒也是必要的。
2、夏季衛生註意事項
1,頸椎最怕對著空調吹頸椎,周圍的軟組織會產生病變,形成肌肉和皮下組織的慢性炎癥,造成持續的頸部痙攣、背痛等後果。建議室內空調溫度不低於25℃,肩背不要直接對著空調。如果溫度無法自行調節,可以在肩膀上搭個披肩,晚上洗個熱水澡。
2、喝水最怕快。因為氣溫高,體內缺水的速度也會加快。很多人習慣大口喝水。喝水太快,水會迅速進入血液,在腸道被吸收,稀釋血液,增加血容量,心臟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會出現胸悶、氣短等癥狀,嚴重的可能導致心肌梗死。所以夏天喝水不能太快,要多次少量。
3、眼睛最怕被烈日暴曬,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專家提醒,眼睛喜冷怕熱,如果不註意防曬,很容易提前衰老,引發各種眼疾。如果妳要在早上10到下午4點出門,最好戴上墨鏡、帽子或雨傘,多吃壹些醒目的食物,如桂圓、山藥、胡蘿蔔、紅棗等。
4.家裏最怕灰蒙蒙的,悶熱的夏天,濕度大,更容易讓灰塵附著在空氣中,進入人的皮膚和身體。因為很難被肉眼發現,所以人們往往忽略了對它們的清理。它們長時間漂浮在空氣中,大量附著在物體表面,成為空氣中塵蟎和黴菌孢子的棲息地。這些臟東西會趁機進入呼吸系統,導致哮喘、鼻炎等疾病。建議夏季增加清潔頻率,兩三天壹次。
5、胃最怕冷夏天是腸道疾病的高發期,這個季節要吃太冷的東西,尤其是早上起床時和晚上睡覺前。為了讓“胃”及時保暖,在吃冷食時,不妨加點生姜或芥末,既能暖胃,又能殺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