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豌豆苗栽培技術

豌豆苗栽培技術

流程簡單:選豆→漂洗→燙豆→泡豆→鋪盤→催芽→放在架子上或鋪盤在地上見光→收集豌豆種子,在豆科植物中屬於子葉離土型。無土栽培時,子葉和種皮留在苗盤鋪好的基質上,直到子葉中儲存的養分全部用完並解體,下胚軸不再伸長,胚芽生長形成嫩的苗莖和真葉。根系特別發達,它的根系會形成厚厚的“根氈”,所以收割或食用時不會把子葉和根取出來。由於豌豆苗的幼莖、幼葉和新梢是由豌豆種子的幹物質和外界提供的水分吸收的,所以在生產過程中壹般不需要噴施專用營養液。

生產豌豆苗所用的豌豆可選用種皮厚、種子小的麻豆,或枝條粗壯的青豌豆、中晚4號、中晚6號、白宇豌豆。青豌豆顆粒小,皮灰綠色,耐高溫,菜質優良,不易纖維化,味甜,口感好,但生長速度慢,抗病性稍差。成品蔬菜復葉小,莖、苗略細。馬豌豆顆粒大,成品菜芽莖特粗,特大號復葉,外形美觀,抗病性強,不腐敗,生長特別快,但易纖維化,口感略差。種子原則上要求無黴變、蟲蛀、無雜質、種子飽滿、大小均勻、純度高、純度好,發芽率應在98%以上。盡量不要買黃皮、白皮或綠皮的大豌豆,生產中容易糊化腐爛。

豌豆苗生產的選種比其他芽苗更關鍵。特別是夏季生產,壹定要選擇當年收獲的新種子。

豌豆的發芽率不僅影響豆苗的產量,而且不發芽或發芽慢的豌豆在高溫高濕的條件下會迅速糊化腐爛,甚至侵染蔓延到整盤豆苗,不能正常生長。

對於豌豆苗的生產來說,品種的純度也很重要,因為純度不足會使生長速度不壹,豌豆苗參差不齊,嚴重影響成品蔬菜的外觀質量。

生產前,必要時可采用人工篩選和分揀。由於豌豆顆粒較大,比較容易剔除蟲蛀、破碎、發黴、腐爛、變形的種子。先用55℃溫水燙豌豆(每5公斤豆子需10公斤55℃溫水)約15分鐘,不僅消毒殺菌(可有效避免豌豆葉片褐條病和褐斑病),而且開始休眠(因為豌豆種皮厚,發芽困難)。燙豆子的時候要不停的攪拌,讓豆子受熱均勻。然後浸泡在2 ~ 3倍於豌豆重量的25 ~ 28℃的水中。豌豆種子最低需水量為自身重量的186%,浸泡時間約為6 ~ 24小時(夏秋季節時間短;冬天和早春需要很長時間;棚內或室內溫度高,耗時短;棚內或室內溫度低,時間長。浸泡時註意換水1 ~ 2次,水溫25 ~ 28℃。)當種豆充分吸水膨脹,皺紋消失時,宜在透明的種皮中清晰地看到膨出的椎胚。

浸泡豌豆時不要使用金屬容器,尤其是鐵制品,否則有的豌豆在浸泡中容易變成深褐色,生產中也很難分辨出黑黴爛豆。

浸種後用1PPM高錳酸鉀溶液浸泡20分鐘,防止對豌豆苗生產危害最大的根腐病。消毒後,用清水沖洗殘留藥液。浸泡種子後,再次擦掉種豆表皮上的粘液,直至豌豆在水中無粘膩感、無白色泡沫,然後瀝幹多余的水分,將種子均勻地撒入塑料秧盤內(塑料秧盤需覆蓋壹層吸水保水性強的衛生紙,生產後的殘渣便於處理,或幹凈無毒的報紙、包裝紙等。,而且紙比托盤底部大,因為豌豆苗已經發根,會卡在洞裏。使用前,應在鋪好的紙上噴水,使其吸收足夠的水分並徹底浸透,然後將多余的水瀝幹。),播種後可以用手反復搖動秧盤,直到基本平整,然後用木刮刀將豌豆刮平,刮得均勻均勻,在秧盤上鋪得密密麻麻(具體用種量視種子的粒度和發芽率而定)。種豆顆粒大,千粒重重,發芽率低,每盤耗種量需0.45公斤左右;種豆顆粒小,千粒重輕,發芽率高,每盤種子用量約0.35公斤),然後開始疊盤,加速發芽。每堆10盤,上下蓋墊壹個空的塑料秧盤,上面蓋浸濕的麻袋或白棉布保溫、保濕、遮光。板材擺放要順直,疊放要扣牢,不能歪、斜,不能有空隙。每疊板之間留20 ~ 30 mm的空隙,加強通風,便於均勻發芽;千萬不要把每壹疊盤子挨著放,以免造成氣滯,影響豌豆苗的正常生長。

發芽期間,棚內溫度保持在65438±08 ~ 23℃之間。

用噴壺每天噴水2 ~ 3次,噴水量為豌豆和基質。秧盤內不宜大量出水或存水。每次噴水的同時,改變秧盤的位置,從上到下,從前到後,從左到右,使其接受相同的光照和溫度,達到均勻發芽的要求。

每次噴藥時要註意:如發現糊化、腐爛的種豆,要及時用鑷子取出扔掉,甚至連周圍有粘液的種豆也要取出扔掉,並對整盤豆苗(特別是病源處)用1g的腐菌清和15kg的20 ~ 24℃溫水進行噴藥消毒,以免擴大侵染傳播面積,防止爛苗和黑白。

這個階段,濕度要保持在80%左右。如果濕度過高,豌豆容易發黴腐爛。因此,在進行必要的通風除濕時,應自覺將豌豆洗凈或泡洗,避免豆類發臭發粘。

噴水溫度應控制在18 ~ 25℃之間,使豌豆正常快速發芽生長。註意不要用低於14℃或高於28℃的水噴灑。因為低溫噴水,豌豆苗會明顯發芽,生長緩慢,容易纖維化。長大後會身高不壹,甚至不可食用。但噴水溫度過高會導致豆芽白長,豆芽過於細長,後期容易倒伏,同時食用口感也會嚴重變差。

炎熱的夏天,如果簡易大棚裏的溫度實在難以降到30℃以下,豌豆種子嚴重發黴,我們可以提前結束堆置發芽,再也不用悶在高溫高濕中了。但在上架或放在地上生產時,必須用遮陽網或黑色塑料薄膜覆蓋遮光保濕,並註意增加噴水次數,保證豆苗有序生長。此外,為防止豆苗因病害和感染而倒伏或倒伏,可在苗高20 ~ 30 mm時噴施2PPM磷酸二氫鉀或同等濃度的尿素,連續噴施兩天,每天65,438+0次,以補充種植豆所需的養分,使苗莖健壯,促進其返青,避免變黃。經過約48小時的疊盤加速發芽,豌豆苗可長到30 ~ 40 mm,此時可將秧盤放在立體栽培架上。如果空間面積較大,就不需要投資準備壹個立體框架,直接把秧盤壹個個放在地上就可以了。

為了使豌豆苗從加速發芽的黑暗高濕環境順利過渡到光照和綠化的培育過程,可以先在空氣濕度相對穩定的溫室中的中弱光區或後弱光區鍛煉壹天,再正式轉入中強光區和強光區。

這壹階段的溫度應保持在65438±08 ~ 23℃之間;濕度要保持在80%左右。註意雨、霧、雪天氣或室內溫度低、濕度大時,噴水間隔可長壹些,噴水量少壹些;晴天時,室內溫度高、濕度低時,噴水間隔時間可短些,噴水量可大些。總之,豌豆苗要時刻保持濕潤,芽莖或復葉都需要噴。

豌豆苗高度在30-80mm之間時,噴水量壹定要大而徹底,以“濺”在菜底為宜。苗高80 mm以上後,由於其發達的根系交織在壹起,根本沒有空隙,已經能保持足夠的水分。這個時候水量大,根部容易有水,會導致爛根爛苗。所以這個時候可以用壹個薄的蓮蓬噴頭或者噴霧器,少噴多噴,噴在莖葉上,時刻保持濕潤。壹定要勤快,因為當所有的豆苗在光照下變綠的時候,生長速度特別快,水分蒸發也特別快。要及時補充所需水分,防止豆苗萎縮萎蔫。

如果當地要求枝條粗壯,復葉肥大,當枝條長到60mm左右時,取20ml無根劑和20ml增稠劑,用噴霧器噴壹次20 ~ 24℃溫水20kg。

豌豆苗生長過程中,要註意光照強度,盡量控制在2000 ~ 3000勒克斯(LX)之間。這樣,豌豆苗的第壹節低,壹定不能長時間暴露在太強的光線下,特別是豌豆苗缺水和幹旱同時發生時,容易使豌豆苗的纖維含量增加,品質降低,影響食用口感,甚至不能食用。但光照不能太弱,尤其是棚內濕度過高時(空氣相對濕度盡量不要超過80%,否則容易導致病害),容易使豌豆苗長勢單薄,甚至倒伏腐爛。還要註意豌豆苗的向光性。當我們發現豌豆苗向壹個方向生長有彎曲時,要及時改變盤子的位置,或前後,或左右,或上下,使豌豆苗長得筆直挺拔。

生產中壹定要註意控制棚內的溫度和濕度,進行必要的通風,避免爛苗。如遇爛苗,可提前收割;爛苗嚴重時,要及時銷毀。棚內室內最低溫度不得低於14℃,低於14℃時應立即采取升溫措施;當棚內室內溫度高於35℃時,應立即遮光通風或噴水或噴霧降溫。加熱和冷卻的具體措施請參考“綠豆芽生產工藝”。

在收獲前2 ~ 3天,為了增加豌豆苗的葉綠素,可在其葉片上噴施2PPM尿素,效果很好。苗高100 ~ 150 mm,豆苗下半部乳白色,晶瑩剔透,豆苗上半部淺黃綠色,整齊壹致,無爛頸、爛莖、枯葉;其上生有鱗片狀小葉,初生葉未展開,嫩亮;它有壹種香濃的豆香味,沒有異味。

豌豆苗的根氈可作為牛、羊、豬等家畜的飼料,也可堆肥後作為有機肥施於田間。

塑料秧盤回收後,用10g腐菌清25公斤20 ~ 24℃溫水浸泡半小時以上,進行消毒滅菌。

每周要用10克腐生菌噴灑10公斤20 ~ 24℃的溫水對生產現場進行消毒。

在豌豆苗生產過程中,應采取控制溫度、濕度、通風等生態防治措施解決病害,盡量不使用化學農藥防治病害。

因為豌豆苗現在世界各地的市場都有,為了保持新鮮美觀和便於保存,壹般都是整盤批發,或者直接供應給飯店、酒店等。,而不是被生產者切割後裝進塑料盒或塑料袋裏作為凈菜上市,壹次播種收獲三次的再生技術已經很少使用了。在這裏,為了滿足壹些地方讀者的需要,我們將介紹壹次播種三次收獲技術的壹些註意事項。三元復合肥應在第壹茬作物刈割前2 ~ 3天每天噴施壹次,每10克三元復合肥可噴施80盤以上豌豆苗。割第壹茬和第二茬時,註意不要割豌豆種子或破壞基質,以免造成新芽不再生長而引起腐爛。壹般在10 mm以上切面豆,即留1腋芽或壹枝,但註意不要留二枝以上,以免影響豌豆苗的生長周期和產品質量;及時挑出糊化腐爛的豆子,避免病害的發生和傳播;扡插後在5000 ~ 7000勒克斯(LX)的強光下培養,促進第壹腋芽或枝條的生長;2天後,當腋芽或枝條明顯拉長時,可在2000 ~ 3000勒克斯的光照下培養。此時,如果光照強度較低,腋芽或枝條會生長緩慢、消瘦,但如果光照強度過強或長時間在強光下栽培,豌豆苗的纖維含量會增加,品質會下降。當然,妳用的豌豆能不能種三次,主要看種子本身積累和儲存的營養成分的多少。如果在第壹茬作物刈割後種子仍較硬,說明種子中的營養成分還沒有完全轉化和流失,仍有營養成分可以繼續為幼苗的生長提供。生長溫度控制在18 ~ 23℃,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0%左右。每天早晚噴2 ~ 3次。壹般第壹茬產量占總產量的40-50%(品質最好),第二茬產量占總產量的30%左右(品質較好),第三茬產量占總產量的20%左右(品質較差)。

豌豆苗適應性很強。對於初學者來說,只要掌握好豌豆種子的質量,控制好溫室或室內的溫濕度,註意上面提到的其他相關事項,生產出優質高產的豌豆苗並不難。